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建立智库的思想市场是新型智库发展的必然选择。"思想市场的发展将使中国经济的发展以知识为动力,更具可持续性",罗纳德·科斯从经济学视角阐述了中国发展思想市场的必要性。他认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思想市场不仅是学术卓越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础。在智库的思想市场中,智库是生产者和供给者,政府、媒体和公众是需求者和消费者。智库生产或提供的思想产品主要包括政策思想、专家知  相似文献   

2.
理论文萃     
《新长征》1997,(9)
市场与市场经济的区别王冰在《江汉论坛》1997年第6期撰文指出,市场与市场经济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市场与市场经济在性质上有区别。市场是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实现各自利益的纽带和桥梁,因而市场的性质就是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个相对独立运行的环节,它本身不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性质。市场经济则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优化组合生产要素、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形式,从本质上看,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或经济制度。其二,市场与市场经济在结构性上有区别。市场具有复杂的结构,如市场主体结构、市场客体…  相似文献   

3.
何为商标     
法之 《支部生活》2008,(3):42-43
商标是由文字、图形、符号或它们的结合构成,用以区别同类商品的标记。商标作为商品的标志,使不同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所生产和经营的同类商品有所区别,便于消费者选购,同时也便于对生产者的商品质量进行监督,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正>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粮食安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补贴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农村专业市场蓬勃兴起,加快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沟通和联结,促进了乡镇企业和家庭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近些年来,一些城市也相继出现大量的专业市场,专业市场已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从目前的经营状况看,专业市场并不令人乐观,除少数建立较早且影响较大的几个专业市场外,一些地方的专业市场发展速度已经放慢或停止发展,有些甚至衰落。这是不是专业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专业市场的前景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6.
李红梅 《新视野》2007,(5):36-38
从战略层面看,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环境下,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扩大粮食特别是大米的内需市场,稳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生产的主阵地。为此,必须从消费环节入手,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沟通渠道,稳定产销链条;倡导生产者与消费者相结合的农产品安全消费模式;树立科学健康的食物消费理念。与此同时,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稻米生产与消费质量安全分级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消费者与生产者健康饮食习惯的引导与培养;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论产品责任的法律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晓萍 《唯实》2003,(6):49-52
产品责任法是追究产品缺陷给消费者带来的人身或财产损害 ,进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产品责任法律制度 ,但在产品责任的立法模式、归责原则以及责任构成上尚显不足。对这一制度予以法律重塑 ,更有利于实现产品责任立法保护消费者权利、限制和消灭生产者或经营者的缺陷产品的法律宗旨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1999,(9)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企业则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因而也是市场主体和竞争的主体。国有企业积极主动地面向市场、适应市场,是搞活搞好的关键,也是检验国企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体制转轨的特定历史时期,如何使众多国有企业面向市场、适应市场,不断增强竞争能力,闯出一条脱困与发展之路,是深化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向市场,必须向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是“上帝”,能否获得他们的青睐,关键在于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一个厂家或商家,应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  相似文献   

9.
我国市场格局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生产者主权经济转变为消费者主权经济,消费者行为由被动适应型转变为主动选择型,因而出现了家计核算新趋势,家政管理新特点,理性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解决的一个微观基础问题即市场经济的主体问题。所谓市场经济主体,是指市场活动或商品交换行为的参与者,它包括商品的生产者、经营和消费者。政府、企业和居民都是市场商品交换活动的当事人,因此,他们共同构成市场经济主体。关于政府和企业市场经济问题,理论界也有较多文章论及,本文只就居民市场主体的塑造作粗浅分析。 一、居民市场主体塑造的必要 居民即固定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作为市场主体的人,主要是指经受过经济锻炼,培育、塑造的人,是与市场经济内在本质要求相适应的人。因此,居民要能进入市场充当真正的市场主体,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塑造过程。  相似文献   

11.
市场,按《辞海》的解释是指“商品买卖的场所”;而在英语里它是动名词,用来表示买卖双方及其营销行为和活动。传统理论认为市场是生产过程的终点,新潮观点则说市场是生产过程的起点。这些表述上的差异姑且不论,事实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外延和内涵在不断被放大和强化,包含着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实现商品和劳务的潜在交换的任何一种活动,已成为全部交换关系的总和。但是,不少同志的思维至今还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简单、机械地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建场所铺摊子。因而,一些地区的市场建设,至今仍存在着重“场”即交  相似文献   

12.
17.什么是消费者主权? 消费者与生产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的两种互相矛盾又互相依存的基本力量,消费者主权和生产者主权是用来描述二者关系的两个概念。 消费者主权包含两层互相联系的含义: 一是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享有充分的购买和消费选择的自由,运用自己的资源和收入的自由,进行市场竞争的自由。也就是  相似文献   

13.
韩菲 《党建文汇》2005,(2):45-45
“生产者责任制”的战略目标是建立一个“把今天的废弃物变成某种可利用的新资源”的循环社会,即生产者应对其产品在被最终消费后继续承担有关环境责任,而消费者则有义务对废弃产品及包装按要求进行分类并把它们送回到有关回收处。目前,瑞典通过了产品包装、轮胎、废纸、汽车和电子电器的生产者责任制法规。  相似文献   

14.
浅析集宁市集贸市场发展的几个问题张亚平市场是联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对沟通城乡经济,促进商品流通有着重要作用,集贸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组成部分,是城乡人民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换场所和重要的商品流通渠道。党的十一后三中全会以来,集宁市集贸市场的...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曾明确提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并强调“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时隔不到半年,全国猪肉价格普遍上涨,可是养猪的农民却并未从中受益;海南的香蕉才3分钱一斤,农民卖不出去只好拿来喂猪,而城里人却买不到便宜的香蕉。猪肉与香蕉价格一涨一跌,生产者与消费者都未从中受益反而受  相似文献   

16.
"社区支持农业"模式(英文简称:CSA模式)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模式,其中消费者是关键利益者。CSA模式的发展对地缘、土地质量、农户和消费者等都有要求,其运行涉及成立、劳动生产管理、配送等环节。CSA模式有利于消除市场和政府双失灵、方便农民获取信息、对接城乡经济和促进市民与农户共赢,起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作用。政府、研究机构、新闻媒体和农户等主体应采取有效措施推进CSA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厚翠 《理论建设》2011,(1):101-104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两层属性。人口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方面,研究人口问题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探讨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作用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支持农业”模式(英文简称:CSA模式)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模式,其中消费者是关键利益者.CSA模式的发展对地缘、土地质量、农户和消费者等都有要求,其运行涉及成立、劳动生产管理、配送等环节.CSA模式有利于消除市场和政府双失灵、方便农民获取信息、对接城乡经济和促进市民与农户共赢,起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作用.政府、研究机构、新闻媒体和农户等主体应采取有效措施推进CSA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42、为什么说发展商品生产要改变只抓生产不抓流通的老习惯? 答:只抓生产不抓流通,是生产者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养成的陈陋习惯。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经济,生产者生产产品不是为了在市场上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经济单位的需要,主要是满足他们自己的生活需要。自然经济排斥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每一个生产者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文化强国必须依靠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以能提供文化产品作为存在的根据。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中生产者(或提供者)和消费者联系的环节,文化产品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