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最高法院在新近判决的Teleflex案中认为判断非显而易见性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严格适用"动机-教导-启示"的标准与专利法并不相符,"协同效应"标准以及"出人意料技术效果"标准是可适用的有益标准。美国最高法院在Teleflex案中以及先前在判断非显而易见性时所采取的立场表明,一个国家的专利判断标准必须与其国家的经济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国专利的非显而易见性的判断标准过低,将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需要对之作出必要的修订。  相似文献   

2.
关健 《知识产权》2012,(7):108-112
非显而易见性要求是专利诉讼焦点之一,也是判定实践的难点之一,特别是对生物技术等一些新兴的领域。2009年Kubin案对非显而易见性的判定结果引发了关于基因专利非显而易见性的激烈讨论。通过结合相关实践案例分析,指出美国专利非显而易见性的判定实践的误区和难点。  相似文献   

3.
2007.4.30美国最高法院对于非显而易见性的认定标准作出了一项影响深远的判决-KSR案(KSR v.Telenex,550 U.S.--,127 S.Ct.1727,82 U.S.P.Q-2d 1385).这对于当时美国软件专利犹如脱缰野马般朝向开放的发展方向,可说是重重踩了煞车.虽然过去关于KSR案已有相当多的论述,然而对于影响非显而易见最为关键的因素("所属技术领域之通常知识者"的创造能力之演变)却探讨不多,因此将尝试重新检视美国对于非显而易见性的认定标准之演进,期能了解KSK案在其中的意涵,进而探讨对于美国软件专利发展之影响.  相似文献   

4.
管荣齐 《法学论坛》2012,(3):149-154
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是专利授权的三个实质条件,其中尤以创造性最主观、最难以把握。创造性在美国称为"非显而易见性",在欧洲称为"创造性步骤",在日本称为"进步性",其意义基本相同。而在我国,"创造性"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突出的实质性特点",等同于"非显而易见性",其构成要素之一是"现有技术"。为了有效防止垃圾专利泛滥,建议对"现有技术"做出最大范围的认定;二是"显著的进步",体现为"有益的技术效果",形式上看似中国专利创造性条件比其他国家更高,而实际上这是专利实用性条件的主要内涵。为了简化创造性的审查,建议我国在专利创造性条件中取消对"显著的进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人胚胎干细胞相关专利申请的审查政策和审查标准存在很大不同,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实行宽松的专利授权标准,以欧洲和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伦理道德审查,对人胚胎干细胞相关主题排除在专利授权之外.通过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利保护情况进行典型案例对比分析,试图对于我国人胚胎千细胞专利法律保护提出一些理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牛强 《知识产权》2009,19(4):49-57
"事后诸葛亮"问题在专利创造性判断标准的发展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非显而易见性"标准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止"事后诸葛亮".美国专利创造性判断中的"教导-启示-动机"标准是防止"事后诸葛亮"的一个重要武器,但巡回上诉法院却错误的适用了该标准.随着美国专利质量的下降和"KSR"案的到来,"事后诸葛亮"问题又得到人们的重新审视.我国<专利法>第22条规定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与(显著的)技术进步"标准及专利"审查指南"中的相关表述均存有问题,容易导致"事后诸葛亮"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专利实质要件之一的非显而易见性入手,首先阐述非显而易见性的内涵,引出中药专利保护的“困境”,然后从非显而易见性审查步骤和间接证据两个方面论述非显而易见性不构成对申请中药专利保护的障碍。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为中药专利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颖性、非显而易见性和实用性这专利“三性”标准的形成及每一标准的内在演进都遵循了特定的历史顺序.实用性最早诞生,并从模糊走向清晰;新颖性紧随而来,从相对变成绝对;非显而易见性产生较晚,变化也最为复杂.专利“三性”标准的历史演进体现了经济政策和科技进步的影响,并仍因这种影响存在变动的可能.上述历史经验表明,我国在专利审查实践中对“三性”标准的适用应符合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现状和需求.  相似文献   

9.
美国专利诉讼向来以耗时耗财著称,当面临专利争议时,多数国内企业因考虑到庞大的诉讼费用而采取"以和为贵"的避战措施,却遭致更多觊觎与财务上的损失.美国专利诉讼程序历经两百多年的演变,于现阶段因专利复审的高成功率与"非显而易见"原则(如KSR)的判例法发展,赋予准被告经济且有效的工具以制衡专利权人;准被告亦可利用专利法律意见,以较低成本避免加重赔偿的潜在威胁;此外,提起确认之诉标准的降低亦为准被告的一项利器,可反守为攻,制敌机先.  相似文献   

10.
4月30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位居"2006年度美国最高法院十大专利案件"榜首的KSR Intern.Co.v.Teleflex Inc.一案作出裁决:在判断一项专利是否满足非显而易见(即中国专利法中的"创造性")的检测标准上,应采取更加灵活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