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和把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切实做到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它们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610页)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一个重要特点。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保护…  相似文献   

2.
劳动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建国以后制定的三部宪法,都有这个规定。但是,明确提出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所谓公民的劳动权,主要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并按照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取得报酬的权利。与此相对应,国家则有义务采取各种措施来保障公民享受这种权利。为此,新宪法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上作出批示强调,要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宪法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新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一内容是建国后三部宪法都没有的。只有大家都遵守和履行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应尽的各项基本义务,才能保障大家都享受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在资本主义社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不仅不是平等的,而且是根本对立的。这种对  相似文献   

5.
王琴 《党史博采》2005,(2):47-49
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这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行使制宪权,并且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它奠定了新中国宪法的基本框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现行的1982年宪法,就是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6.
梁华忠 《奋斗》2001,(6):15-16
现代社会的基石——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义务即法律责任)。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相似文献   

7.
新宪法的这一规定明确表明,我国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不是无限的,它是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的,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不可分离的原则。可是,有的人却把自由看成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他们迷恋资产阶级的自由,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自由可以  相似文献   

8.
海笑 《唯实》1993,(Z1)
权利者,《辞海》条目中曰:“法律用语。与‘义务相对’,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力和利益”也。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得不到纸上的权利,而只能得到纸上所规定的义务。如若不信,请作一番调查,公民现在真正享有了哪些权力,得到了哪些利益,又尽了多少义务。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社会要容纳宗教的存在,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一方面宗教赖以存在的自然根源、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还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宗教的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相适应。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规律、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我国管理宗教事务的方式和保持宗教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来看,依法治教是实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良性互动关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公民知情权是当代法治社会中的一项基础性人权,主要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予以实现。由于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现存的法规、规章在信息持有人范围和申请人资格方面的规定不够明确,公民知情权得不到有效实现。结合我国理论及实践现状,只有在立法中明确知情权的义务主体和知情权的内容范围,并尽量减少对权利主体行使权利的限制,才能有效实现公民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1.
迁徙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不仅为世界各国宪法所确认,也在国际人权公约中有规定。我国现行宪法没有规定公民的迁徙自由有历史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宪法中恢复公民的这一权利是大势所趋,对于中国农民而言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必须遵循如下几个原则。一是享受民主与履行义务一致的原则。公民只有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保征和发展公民的民主权利;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民主权利是随着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扩大的,脱离了公民对各项同民主建设有关的社会主义义务的执行,则是不可能得到保证的。二是享受民主与负有社会责任一致的原则。义务是一种法定的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民主和法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一方面需要推进法治另一方面需要保障民主。网络公共领域通过保障公民的表达自由、拓展公民的政治参与来促进民主建设;通过扩大网络参与和网络舆论监督来推进法治建设。网络公共领域通过对民主和法治的双重推动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4.
公共危机需要由政府使用包括紧急权力在内的紧急措施加以应对.对于现代社会的公民而言,在公共危机应对中需承担服从义务和协助义务,同时需要让渡部分权利以服务于公共利益和消弭危机.但危机应对中权利限制并不意味着政府权力溢过全部权利边界.现代国家和国际社会都禀持一定的制度和原则以保障危机应对中某些权利不被克减或侵害.  相似文献   

15.
《前线》1993,(17)
什么是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同公民的义务和权利是什么关系?所谓公务员的义务,是指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即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公务员所应该履行的某种责任。其涵义是:第一,国家规定公务员的义务,是为了保证公务员在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我国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一,是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准则。它的颁布执行对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保护公民、法人的民事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事主体民事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和法人。一、公民(自然人)  相似文献   

17.
学习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最重要的就是抓落实,注重实效,真正提高每个公民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围绕这两个方面,我们认为,公民道德建设应当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三种基本关系。一、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是国家依法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社会人。“公民”之公,在于它体现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从这样的关系来看公民道德建设,其核心问题在于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在道德领域,所谓权利就是指人们在道德生活中享有的坚持道义的权利,或者说是做符合道德要求的事的权利。所谓道德义务,则是指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所…  相似文献   

18.
于飞 《前线》20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其核心要义是维护人民权利。民法典是人民的权利法,民法典对民事权利全面系统的规定是维护人民权利的基础。公权机关既有贯彻实施民法典的职责,又有不侵害民事权利和积极实现民事权利的义务,依据民法典处理好民事权利与公权力的关系是维护人民权利的关键,加强民事司法活动是维护人民权利的保障。要在实施民法典过程中,不断维护和实现人民权利。  相似文献   

19.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现行党章规定了党员的八项义务和八项权利,并把党员义务规定在先,权利规定在后.党章这种规定顺序,正好与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先于公民义务相反,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党员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和自愿性,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摆正了党员的义务规定先于权利规定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民意识的普遍觉醒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在我国,公民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法律信仰欠缺、民主意识淡薄、权利责任意识缺乏等,其原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以及礼俗社会的伦理精神,抑制、抵制和排斥了公民意识的生成。在我国现阶段,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夯实公民意识生成的物质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为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制度保证;不断强化公民意识教育,为培育公民意识提供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