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司法》2012,(2):98-106
2011年6月,司法部法律援助管理干部赴英国培训学习。培训期间,先后听取了来自英国法律服务委员会、法律服务监察委员会、法律行动小组、法律援助专家小组、青少年法律中心、伯明翰事务律师协会、伯明翰法律中心、伯明  相似文献   

2.
马燕 《法制与社会》2012,(25):36-37,45
目前,美国是世界上法律援助制度最完备的国家,其对其他国家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促进作周.本文主要针对英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3.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及法律服务人员,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并减免法律服务费,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实现的一种法律制度,是一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司法保障方式。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作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及律师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弱势群体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权利。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已经确立了法律援助助制度,  相似文献   

4.
美国法律援助制度概况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美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  美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分为刑事法律援助和民事法律援助两大体系,刑事法律援助主要由公设辩护人机构负责,民事法律援助则主要由政府出资通过法律援助公司,按各州贫困人口数量发放法律援助经费,选定各个独立的法律援助组织具体提供民事法律援助。美国刑事法律援助体系  (一)发展历程。美国刑事法律援助在很多年中都是律师义务提供法律援助。1932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规定任何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都要有律师辩护。50年代,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规定任何可能被判监禁1年的人都要有律师辩护;1967年,美…  相似文献   

5.
法律援助诉前调解,是指法律援助机构对受理的民事法律援助案件,指派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在查明事实、明确责任的基础上,说服受援对象及对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并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的规定,自愿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纷争的活动。按照调解人员的身份属性,法律援助诉前调解分为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主持的调解和律师等社会法律服务人员主持的调解两大类。笔者本文所称的法律援助诉前调解,仅指前者。  相似文献   

6.
新施行的《法律援助条例》扩大了法律援助的对象范围,将刑事被害人也纳入其中,充分保障了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该条例刚刚出台不久,没有在具体内容和操作等方面作出相应规定,使得实践的操作缺乏依据,本文拟通过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与其他对象法律援助的比较,阐述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的援助对象及其援助条件。  相似文献   

7.
孔德勤 《中国司法》2012,(1):109-111
2011年初夏,笔者有幸随全国法律援助管理干部培训团赴英国培训学习。培训学习期间,通过课堂教学、讨论交流、参观拜访等形式,先后与英国司法部、法律服务委员会(专门从事法律援助管理工作的机构)、法律服务监察委员会、法律行动小组、法律援助专家小组、公民咨询总局及分局、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中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是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权利,为未成年人免费提供辩护或代理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一向重视未成年人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也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然而随着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逐年上升,刑事诉讼中  相似文献   

9.
美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宫晓冰 《中国司法》2005,(10):97-98
在美国,刑事法律援助与民事法律援助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刑事法律援助是联邦宪法明确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因此,在联邦法院系统和绝大多数州的法院系统审理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都能够得到由政府财政保障的法律援助。美国的民事法律援助远不如英国有充分的资金保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好的做法,在制度上形成了有益的规范。纵观国内外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及时总结国内外法律援助经验,认真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预测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发展趋势,有针对性探讨相关工作措施、制度设计,对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舸 《中国司法》2010,(9):106-110
法律援助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司法救济方式。作为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近年来结合国情所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法律援助制度改革,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不可小觑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英国刑事法律援助质量控制体系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几百年刑事法律援助的传统和巨额的政府财政支持,培育了很多先进的法律援助质量控制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在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中加以学习和借鉴。本文认为,确立刑事及死刑辩护法律援助的优先地位,提高刑事法律援助律师办案的意愿和积极性,保证刑事及死刑辩护法律援助律师胜任办案的必要能力,建立刑事法律援助早期介入机制,细化工作程序和完善质量保证措施,建立系统化的质量保证体系,将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办案费用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等等,都是建立中国刑事法律援助质量控制体系需要参考借鉴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的颁布实施,推动了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而作为一种负载着多种社会功能的法律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变革中的社会实际需求。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着立法层次较低、法律关系不清晰、适用范围模糊等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法律援助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依据我国国情进行科学的立法选择。  相似文献   

14.
贺春云 《中国司法》2009,(11):79-83
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对于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援助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法律援助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何确保和提高办案质量已经成为法律援助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孙建 《中国司法》2009,(5):104-105
2004年,台湾地区当局正式公布《法律扶助法》,建立法律援助制度。法律援助,台湾称之为法律扶助。“法律扶助,乃是指对于需要专业性法律帮助而又无力负担诉讼费用及律师报酬之人民,予以制度性之援助,以维护其宪法所保障之诉讼权及平等权等基本人权。”根据《法律扶助法》,台湾法律援助包括诉讼或仲裁的代理或辩护,也包括法律咨询,调解、和解,法律文书撰拟,以及“其他法律事务上之必要之服务及费用之扶助”,“其他经基金会决议之事项”。  相似文献   

16.
美国法律援助制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建 《中国司法》2007,(7):99-101
一、美国法律援助体系的概况美国的法律援助体系主要由特点不同、各自独立运作的刑事法律援助体系和民事法律援助体系组成。刑事法律援助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出资、政府设立的公共辩护人机构(Public Defender Office)负责实施,是作为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设立的,也是作为刑事司法审判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要件而存在的。在美国,有一个全国性公共辩护人法律援助机构(NLADA,the National Legal Aid&Defender As-sociations)负责法律援助标准的制定,公共辩护人的培训,举办刑事法律援助方面的专题研讨会,向公共辩护人提供信息和技术方…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法律援助制度逐渐走向成熟,法律援助在保障人权、促进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的作用,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司法制度。但在法律援助的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成为制约法律援助发展的障碍,必须认真加以总结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许冷 《中国司法》2012,(3):100-102
与“点援制”类似的周边概念并非近两年的新生事物,十余年前便有相关介绍。但近年来,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心一直着眼于如何更好满足经济困难公民合理需求、提高法律援助保障水平、改善制度实施环境等实体方面,因此作为指派方式之一的“点援制”尚未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予以研究,2009年,司法部在全国推行“法律援助十项便民措施”,“点援制”即为其中一项。作为律师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北京市部分法律援助机构进行了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力图搭建一项符合律师资源丰富地区实际的点援制。  相似文献   

19.
法律援助管理体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宁 《中国司法》2008,(6):89-91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司法部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工作机制,提高保障能力,完善配套制度”的新思路,对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法律援助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法律援助经历了从 1 994年初起发展到今天的过程。法律援助的概念有广、狭二义之分 ;其性质是法律之助 ,即援助公民个人或者人民法院不向受援人收费或者少收、缓收从而在法律方面提供帮助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法律援助的特别包括 :具有国家、社会承担援助的公助性 ;受援人享受法律援助的无偿性和优惠性 ;律师、公证员等提供帮助的法律专业性。法律援助的理论基础有四 :权利保障之要求 ;实现控、辩双方力度平衡之条件 ;司法公正之所需和扶贫助弱法制化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