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公安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审美活动以感性的直觉为中心,统摄并调动着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审美中得到凝聚。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审美的感性发挥,对事物进行自由联想和想象,透视事物的本质。审美教育不仅为大学生构筑起意味隽永的精神家园,避免其因意志的薄弱而导致现实悲哀,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大学生由此体悟到做人的价值、人格的尊严和崇高的使命感,从而激发其追寻理想的昂扬激情,使人性在审美状态中得到净化和升华。审美教育还能培养公安院校大学生辨析现实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更好服务于公安实战。  相似文献   

2.
张勇 《重庆行政》2008,(1):102-104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中国进行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任,这是当今时代和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判断、选择和创造,培养具有正确审美观点,提高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美育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在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共同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使初中思品课程实施美育教育成为必然。作为思品教师应该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探索学科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自觉地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一、揭示学科美的特性,注重美育意识培养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  相似文献   

4.
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新形势下,把思想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明确教学目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读、写、听、说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观…  相似文献   

5.
论审美教育     
蔡佳 《前沿》2005,(11):80-81
审美能够培养人的整体反映方式的能力,造就完善的人格,它是一种特殊的渗透着理性的直觉思维。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要教育学生系统的掌握审美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审美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还要积极参加审美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6.
罗亚言 《传承》2008,(8):72-73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素质、语文素质、审美素质的教育,并改进考试的方法来达到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理论主张,在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是有机的统一。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高等教育不但培养专门人才,更要求为“人”而教,培育有职业道德和审美情操的高素质人才。大多数理工院校缺乏艺术美育教育与校园氛围,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素质、语文素质、审美素质的教育,并改进考试的方法来达到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论述英语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重要性.重点论述教师如何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利用英语课堂教学这个窗口,为学生创设美,向学生展现美,帮助和指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他们真正实现形象美和心灵美的统一和谐.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教育的滑坡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社会浮躁、思想贫乏、教育失败三个方面可以找寻到语文教育失落的原因。从小处来说,语文教育的缺失,只会让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思想狭隘、审美失却、精神萎顿的人;往大处说,语文教育的缺失,将让一个民族变成精神的荒漠。语文教育是关涉心灵的教育,更是立人的教育,它对塑造当代大学生独立的人格、提高他们自身修养,以及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正视语文教育在今天的艰难处境,并寻找拯救语文教育的正途。  相似文献   

11.
李晓玲  吴新颖 《求索》2008,(5):76-77
审美教育作为一个独立概念由席勒于1793年提出,席勒希望通过审美教育来解放被压抑的本性,因此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艺术审美教育,是社会弘扬人文精神,培育人文情怀,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艺术审美教育使受教育者增强了关感和审美观念,为健康人格发展,构建了一定的情感基础,因此,全社会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强化其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当今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使当代大学生摆脱庸俗、狭隘的观念,使之具有高尚情操。同时,提高学生的判断力,把握美丑的尺度和价值高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使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桑建良 《前沿》2006,(11):106-108
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风以化人”、“寓美于乐”、“寓教于乐”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它教育手段不能替代的。在音乐教育和教学中体现审美教育,则既要抓住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特质和音乐教育教学的规律,更要结合审美教育的特点,把音乐教育和审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审美教育自觉地融入音乐教育中。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种科学,它有严格的规律可循。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已明显滞后于2l世纪语文教学的需要,在很多方面违背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必须认真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能从生活中学语文,会在生活中用语文,不断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一、更新教学观念,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从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出发,接受现代语文教育思想,更新教育方法,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文化品位。为此,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张志公先生曾多次…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源于长期的教育实践和艺术实践活动。作为有助于培养人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审美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探讨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功能,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潘江宁 《传承》2009,(24):146-147
当今高职院校普通音乐课教学中存在偏向于"专业化"和"非艺术化"教学模式等现象,偏离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的音乐教育理念,违背了音乐教育原则和艺术审美教育规律,是学生喜欢听音乐不喜欢音乐课的成因,其出路在于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审美教育是相对于智育、德育而言的。与德育和智育一起共同承担塑造学生完善人格的这一伟大的历史重任。审美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古典诗词的特殊魅力对学生加强审美教育,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教学语言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职业学校美术教学自不例外。职业学校中的教学语言设计必须符合职业学校实际情况、培养职校学生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审美心理以及美术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树立良好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9.
当今高职院校普通音乐课教学中存在偏向于"专业化"和"非艺术化"教学模式等现象,偏离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的音乐教育理念,违背了音乐教育原则和艺术审美教育规律,是学生喜欢听音乐不喜欢音乐课的成因,其出路在于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黄亭山 《传承》2010,(3):148-149
体育运动中蕴涵着无限的美,如:形体美、动作美、造型美和协调美,它们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可谓魅力无限。体育课是进行审美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体育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大胆地表现和创造美,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