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3世纪,蒙古人登上世界历史舞台,结束了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动荡的历史,同时也继承、整合和发展了历代草原民族的文化,并积极吸收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的合理成分,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蒙古文化,成为北方草原文化的主流文化,并延续至今,影响日益扩大。世界各民族文化或多或少都带有多元性、复合型特征,但恐怕没有哪一种文化像草原文化这样具有鲜明的多元整  相似文献   

2.
李富  王文通  田鹏程 《实践》2011,(7):45-45
阿鲁科尔沁,蒙古语,“北方弓箭手”的意思。2009年以来,位于赤峰市北部的阿鲁科尔沁旗因为在其境内发现了《蒙古汗廷音乐》文本资料而引起了国内外历史界、考古界、文艺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大批专家学者亲临阿鲁科尔沁旗一探究竟。目前,  相似文献   

3.
乌云巴图 《实践》2005,(6):41-42
蒙古族游牧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容纳了狩猎文化和农耕文化,近现代又受到了工业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影响,从而逐渐演变为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综合型文化形态。今天,我们把这种具有中国北方特  相似文献   

4.
曲臣 《理论研究》2000,(5):24-2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是党中央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 ,高瞻远瞩 ,统揽全局 ,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中央把内蒙古列入西部大开发行列 ,这对内蒙古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就优势而言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是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从地理位置来看 ,内蒙古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陲 ,是我国古代北方剽悍、骁勇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 ,被称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从地形地貌上看 ,由东北向西南延伸 ,呈狭…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7,(17)
正有位老人,扎根黑龙江60载,将毕生精力用于北方民族文化的发展,用于祖国历史文化事业的研究。他研究历史,关注现实,提出建议,将黑龙江、将祖国更好发展作为自己毕生的责任。为了填补古代北方民族文化研究的空白,他毅然决然地扛起了北方民族文化研究大旗,奠定了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研究的基础,使社科界开始重新认识中国北方民族文化;他使黑龙江流域文明走入人们视野,证明了黑龙江流域文明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同样,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5,(6)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内蒙古的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森林、草原、沙漠等多种具有北疆特色的自然生态;以蒙古族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在这个区域生产生活,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内蒙古的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接壤,是中国唯一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因此,内蒙古是原生态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风情组合在一起的区域。近年来,我区依托境内的优势旅游资源大力发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7,(9)
正《蒙古源流》是蒙古族三大史学著作之一,被称作蒙古族的《史记》。蒙古源流四个字寄托着蒙古民族对历史的追思。为让后人感知蒙元文化的变迁与辉煌,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转变发展思路,做大做深蒙古源流这篇文章,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应运而生,拔地而起。铭记祖源还原历史集成蒙元文化精粹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2010年起开始规划建设,以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鄂尔多斯独特的地域环境为依托,以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与蒙古国的贸易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在中蒙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双方陆路边界线长约3193公里,占我国中蒙边境线总长度的70%,占蒙古边界线总长度的61%。目前有10个贸易口岸(包括客运),其中5个是一类口岸,5个是二类口岸。由于地理历史和生活习惯等原因,与蒙古保持着传统的友谊和悠久的贸易关系。1999年内蒙古与蒙古贸易达到3亿美元,但近两年呈现下降趋势,2000年一度下降到2.28亿美元,2001年恢复到2.8亿美元。一、蒙古经济发展现状蒙古自90年代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后,各届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市场化措施取得初步成效,GDP增长率自1994年起开始由负转正,1997年迄今基本维持…  相似文献   

9.
蒙古包史话     
草原是绿色的大海,蒙古包是那海洋里的点点白帆。蒙古包,这草原的特有建筑,伴随着世世代代的牧民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 蒙古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在《史记》、《汉书》等典籍中,它被称作“毡帐”和“穹庐”。古书记载,“庐”是一种搭建在田野里庵棚一类的东西,这便是蒙古包的原始状态。 蒙古包得名于何时?据《黑龙江外记》记载:“穹庐,国语(即满语)日蒙古博,俗读“博”为“包”。“蒙语称‘蒙古格勒’或‘班布克格尔’。如此说来,蒙古包还是译音呢。 建筑的奇特、明快使蒙古包又实用又美观,可以说,建一座蒙古包是以最简洁的手…  相似文献   

10.
满肖阳 《世纪桥》2011,(21):33-34
俄罗斯民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历史上一共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蒙古入侵和金帐汗国的统治、彼得大帝新政、十月革命和苏联的成立、苏联解体。这四次大变革中,蒙古的入侵和金帐汗国的统治是俄罗斯民族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其他民族统治。而统治其的蒙古族因其独特的民族性格,既给被征服民族带来了灾难,又对所征服民族产生了特殊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俄罗斯民族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1.
祁连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有汉、藏、回、蒙古、撒拉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8.75%。多年来,祁连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以民族团结保稳定促发展,以发展稳定促进步固团结,谱写了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和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郝诚之 《实践》2007,(6):45-46
马背上颠出来的特殊“白葡萄酒”乳酒是北方民族的创造。它以马、牛、羊、驼的乳为原料,用独特的工艺酿制而成,其中以马奶酒为最珍贵,最难得。元代诗人许有壬笔下的“悬鞍有马酒,香泻革囊春”成为马酒酿造史的写实名句。据史学家研究,马奶酒的历史不是800年,而是2000年。经查,《汉书·礼乐志》中确有“给大官马酒”的记载。说明2000年前的西汉,已有专门的官吏酿制马奶酒。但称:马奶酒的酿制方法是从漠北传人的。1980年从吉林省榆树县后岗乡出土的文物和1985年内蒙古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巴·吉格木德著《蒙医学简史》(蒙文版)告诉我们,远在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时期,马奶酒就是北方少  相似文献   

13.
薄音湖 《实践》2010,(1):54-54
由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政府赞助,义都合两格任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蒙古民族通史》,全书五卷六册.二百万言,详尽地描述了蒙古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4.
张贵 《实践》2006,(7):45-46
“西口”文化主要是指在明清时期,中原内地战乱和饥荒时有发生,由于地缘环境相连之便,晋、陕、冀的饥民和商贩为了求生存、投活路而结伴“走西口”,向今包头、鄂尔多斯地区的内蒙古中西部流亡,在长达二三百年的人流延续涌动中,由“走西口”引发的草原文化与晋、陕农耕文化的广泛交流,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西口文化”。作为移民文化的一个类型,包头、鄂尔多斯地区可以说是其生发之地,并具有明显特征。也可以说,西口文化是“走西口”人与蒙古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亦是西口地域5000年历史文化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锈胡妇     
《奋斗》2008,(11):61-61
历史上中原王朝称北方古代民族为“胡人”,他们的妻女当然是胡妇了。这些称为胡妇的女性先民,在中国妇女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都应该占据特殊的位置。她们同中原儒家文化下的妇女.其社会地位与社会生活中的角色.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尤其胡妇们“参政议政”的风俗与儒家传统妇女理论更是一个巨大的悖论。可惜在这方面我们极缺少研究。更缺少应有的思想。而多的是偏见与冷漠。  相似文献   

16.
孟荣涛 《实践》2014,(5):48-49
<正>历史上,众多游牧民族的文化在额济纳草原交融碰撞,最终形成了土尔扈特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危机。2010年,额济纳旗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更大限度地保留土尔扈特蒙古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促进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为推动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问题。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  相似文献   

17.
朱晓俊  张永军 《实践》2006,(6):29-30
“十五”以来,我区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动资源富集区和优势地区率先发展, 区域经济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期,形成了以呼包鄂地区为龙头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十一五”期间,我国与俄罗斯、蒙古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深化,西部开发进入新的阶段,我区东部地区正式纳入国家东北  相似文献   

18.
乌云塔娜 《实践》2010,(10):53-54
<正>蒙古族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游牧文化艺术。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游牧文化中最为夺目的乐章,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具有旋律舒展、字少腔长、起伏连绵、豪放自如、一泻千里的审美感。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以蒙古人特有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的活化石,集中地体现了蒙古族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及其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门源回族自治县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唯一的民族自治县.辖区总面积6902.26平方公里,历史上曾为“丝绸之路”的辅道,是青海省的“北大门”。下设4镇8乡109个行政村,地区总人口15.96万人,其中农牧民12.92万人,战81%;有回、汉、藏、蒙古等21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10.07万人,回族7.4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3.1%和46.4%。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09,(8):4-5
一、宁夏有没有文化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个没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民族,是短视的民族;一个没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地区,经济发展绝对缺少活力。有很多人说宁夏没什么文化,有些同志说宁夏有蒙古文化、西夏文化,介绍到最后才说到我们有浓郁的回乡风情,让人感觉很羞怯。按照区党委、区政府关于“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要求”,通过不断地学习、调研和同志们的帮助,使我对宁夏厚重的历史文化有了很多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