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一周网谈     
《瞭望》2006,(48)
本周,温总理在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又一次强调“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引起网民关注;中央党校学者关于“破除部门利益”的言论,获得网民热捧;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在近期推出十二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不少网民的关注。此外,媒体一项调查称“七成多公众认为现行公积金制度‘不济贫’”,也是网民本周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一周网谈     
《瞭望》2006,(5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5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引起网民高度关注;财政部公布的《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等三份文件,无疑是本周网民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政协委员关于取消两个黄金周,把假期分给传统节日的建议,也引起网民的讨论;而一篇题为“公路电子眼‘病’得不轻”的报道,则获得网民共鸣。此外,上海学者认为“龙”易遭西方误解的观点,在网上激起了质疑和批评的狂潮。  相似文献   

3.
一周网谈     
《瞭望》2006,(32)
本周,网民对四川五官员赴美“顶岗实习”的报道给予了高度关注,一连几日此报道一直居人民网留言榜榜首;网民在新华网论坛贴发的100余张地方各级政府豪华办公楼图片,不仅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浏览人次,而且引起了网民热议;媒体对目前考试市场的报道,则勾起了不少网民的追问。同时,北京因暴雨致城市交通瘫痪以及云南牟定县的“打狗风暴”等,也是本周网民留言跟帖较多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一周网谈     
《瞭望》2006,(51)
首份《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的发表,引起了不少网民对悄然迫近的老龄化社会的关注;铁道部部长批示向一位普通乘客道歉,却意想不到地招来了网民那么多的非议;而本刊上期文章《请专家爱惜自己的“羽毛”》所表达的观点,则得到了跟帖网民的一致赞同。同时,“84%的人认为生活成本增加了”的媒体调查结果,也是本周网民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一周网谈     
《瞭望》2006,(37)
本周,国家发改委承认医疗改革不成功,并给出医改5年时间表,引起网民高度关注和热议;与国管局将整肃“驻京办”获得了网民一片叫好。相反,上海市“受贿款用于公务可从宽处罚”新规遭到了网民的一致质疑和反对。此外,北大党委书记回应舆论风波,认为对北大的炒作不公平,也引来网民不少评论。  相似文献   

6.
一周网谈     
《瞭望》2006,(34)
因“黄金时间”境外动画片的“禁播令”,广电总局本周再次身陷网民议论、批评的风口浪尖;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第5次“拜鬼”,在网民中掀起了愤怒狂潮,仅新浪网在事发24小时内就有网民留言一万多条;国情专家胡鞍钢关于应适时适当调整人口政策的观点刚引起了网民比较激烈的争论。同时,有关媒体关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箭在弦上共富条件已具备”的报道以及有关媒体对贴告示拒卖官的县委书记熊辉的访谈录,也在网上获得了较大关注度。  相似文献   

7.
一周网谈     
《瞭望》2006,(33)
本周中办下发的有关领导干部管理的三个法规文件,受到网民高度关注,在新华网连续多日一直高居国内新闻留言榜傍首;今年上半年全国未能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引起网民很大不安;有关国家与省级GDP统计数据相差八千多亿元的报道,则激起网民对数字造假的一片声讨。旧时,中电联为电力行业高收入所作的“辩护”,成为本周网民强烈质疑的对象;而福建漳州市给纳税300万元以上私企老板子女中考加分的做法,则引发了网名对教育公平话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5)
因有媒体的调查显示90%的民众认为政府部门的浪费比个人更严重,政府浪费现象引起了网民热评;国家将试点推行“省管县”改革的有关新闻,也深受网民关注;而北京酒仙桥地区“票决拆迁”的新闻,则在网民中引起热议。  相似文献   

9.
一周网谈     
《瞭望》2006,(40)
本周,中共中央对陈良字严重违纪问题立案检查和调整上海市委主要领导的决定,国务院严肃处理郑州市违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建设龙子湖高校园区问题,得到了网民的高度支持。本周网民感兴趣的还有建设部副部长关于应给城市小商贩生存空间的言论,而山西河津将“孝”当作提干标准,则引起网民激烈论争。此外,“山西矿老板800万赞助警方买直升飞机”,也引起了网民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
新年伊始,网民在怀念过去一年时,对“胡温新政”给予了由衷好评;卫生部长高强的新年献辞,则让网民对新年新医改充满了期待;而一则一场“废除伪科学”辩论险酿武斗的新闻所引起的网民激辩,却给一派祥和的节日网络平添了一点点“火药味”。  相似文献   

11.
一周网谈     
《瞭望》2006,(38)
毫无疑问,对毛泽东主席的怀念是本周网民留言最多的“热点”;最新审计报告的出炉,则再次把网民的目光牵引到屡审屡犯的中央有关部门身上;同时,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法院新闻发布的五大“禁区”,也引起了网民关注。此外,获悉“东突分子”热比娅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后,网民群情愤慨,强烈谴责西方世界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一周网谈     
《瞭望》2006,(26)
一周来,网民对国土资源部再次发文严查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地方土地违法十分关注;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执笔的文章明确提出“中国收入分配相当不均”及“严重的起点不公平”,在网民中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 对国际铁矿石涨价19%的消息,网民也深为关注。同时,媒体对郑州市惠济区建状似“白宫”的区政府的曝光,也是一周中网民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3.
一周网谈     
《瞭望》2007,(4)
国家发改委宣布下调汽油价格,却招来了网民新一轮质疑,河南一破产国企老总“空手套白狼”的经历,则引发网民对国企改制中所暴露问题的热议;而故宫开“星巴克”是不是糟踏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在网民中引起不小争论。此外,网民还对铁道部春节火车票不涨价的举措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和好评。  相似文献   

14.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2)
本周,网民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深深震撼,如潮的留言令人感动;全国牙防组10年敛财二千多万,遭遇网民一片唾骂声;山西省长重申坚持重奖环保功臣政策,再次引发网民争议。网民盛赞袁隆平本周,各主要新闻媒体对“超级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集中报道,在网民中引起巨大反响。网民在崇敬、盛赞、感谢袁隆平的同时,还特别集中地表达了以下三方面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6)
本周,”黑砖窑”事件激起了网民极大义愤;同样发生在山西的“举报获罪事件”因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上书,再次引起网民热议;6·15九江大桥垮塌事故也是网民关注的焦点。而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的事迹,无疑是本周网民心中最感动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一周网谈     
《瞭望》2007,(5)
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地方干部形象有所评说,引起网民不小反响; 1月22日出版的《瞭望》新闻周刊文章《“内鬼”恶化金融安全》,引发网民热议;云南见义勇为青年蒋运生因救火不幸致残,靠乞讨度日的新闻,引起网民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0)
温总理本周关于对恶意排污要实行重罚的讲话,受到了网民强烈支持;陆定一之子陆德整理发表的《陆定一晚年的几个反思》中有关反腐败要有“外力”的观点,也获得了网民认同;有关媒体对户籍改革“破冰”的报道,则再一次引起了网民对“户籍”这个老问题的热议。  相似文献   

18.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3)
“中国税负属国际较低水平”!本周国税局官员回应《福布斯》将中国名列“税负痛苦指数”世界第三位所说的这句话,引起网民质疑;袁隆平院士建议国家适当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则得到了网民普遍支持;对沪杭磁悬浮被叫暂停的新闻,网民也给予了高度关注。而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被判死刑,同样是网民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一周网谈     
《瞭望》2007,(30)
本周,监察部和陶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的通知》,使“土地”这个敏感问题再成网民热议话题;上半年税收再创新高,则引起网民对税收将如何使用的高度关注;而劳动保障部官员与网民就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权利进行的在线交流,使“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群体又一次得到网民的特别关心。  相似文献   

20.
一周网谈     
《瞭望》2006,(47)
“两代会”的召开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的讲话,无疑是本周网民关注的新闻;本刊第46期报道《冷观政府垂直管理》,不仅被各主要网站转发,而且引起了网民热议;在一片涨价声中,信产部逼宽带障价举措,再次勾起网民对“垄断”的强烈不满。同时,上调邮政基本资费的消息,也招来了网民不小的反对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