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人们"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在中国历史上,有"言而有信"以诚教子的曾子。有"南门立木"变法成功的商鞅;也有"烽火戏诸侯"国破家亡的周幽王。实践证明,诚信不仅仅是经济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一种道德规范,也是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无信不立,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  相似文献   

2.
正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向钱看"的过程中,把太多的眼光关注于如何获得自我利益而忘掉了这一美德。盗版、假冒伪劣商品、假药、有毒食品等层出不穷,商业欺诈、合同违约、偷排污染物、偷逃骗税、学术学历造假等现象也屡禁不止。种种  相似文献   

3.
正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创新推进社会信用建设,对于提升国家治理有效性,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2月28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论坛杂志社、国家治理周刊、人民智库主办的"国家治理高峰论坛信用中国峰会"在京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4.
《政协天地》2016,(4):7-8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信用体系怎么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其中,政府以身作则带好头,引领社会诚信建设更是重中之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住闽全国政协委员张帆代表民进中央在大会上作题为《诚信政府领跑诚信中国》的发言,道出了建设诚信政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赢得热烈、持久的掌声。现将发言刊登,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5.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的发言 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和,友无信不久,企无信不旺,法无信不威,政无信不治,国无信不稳,世无信不安!  相似文献   

6.
正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等思想,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思想,2018年1月31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论坛杂志社、国家治理周刊、人民智库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7.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 从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到公共信用指标体系,从全流程闭环监管体系到"信用+"联动场景应用……近年来,浙江持续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信用赋能,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健全完善,让信用浙江不断释放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然而,随着"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人们的诚信意识受到强烈冲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等屡见不鲜,可以说,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软肋"。  相似文献   

9.
正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几个月前我刚去过中国人寿河南省分公司参观考察,实地见证了该公司在金融保险业方面,如何把"为人民服务"精神以诚信的方式积极贯彻落实的事迹。他们在精准扶贫方面所作的努力,尤其使我印象深刻。一个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战,有效助力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不光是金融保  相似文献   

10.
陈红 《重庆行政》2008,(3):58-59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孔子曾云:"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存,诚信是立人之本、是执政之基、是处事之要。"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要讲诚实、守信用。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信用保障法律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代表国家对自由经济、民事活动进行适当干预,确保各类经济、  相似文献   

11.
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很荣幸受邀参加此次"中国诚信建设高峰论坛"。首先,我谨代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向论坛主办方表示祝贺和感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信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  相似文献   

12.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 总理对信用建设这一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引起“两会”期间会内会外的强烈共鸣! 是啊,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存,社会无信不安,信用实在太重要了。正因如此,在  相似文献   

13.
正人有人格,官有官德,公务员职业道德是公务人员政治素质、道德品行、思想作风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堪当时代重任、忠诚干净担当的公务员队伍,必须进一步高度重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诚信是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能,政无信不威。一名国家公务员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会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15,(4):59
<正>"人无信而不立,国无信则衰"这是春秋时期大思想家老子的名言。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一个国家没有信誉就会衰落。然而时至今日,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而失信于社会。据《羊城晚报》报道,截至2015年1月,广州市共完成公租房、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其他人员医疗救助和其他社会救助核对业务48237宗,达11万余人次,发现近两万多人扮穷骗保障。对于骗保行为,广  相似文献   

15.
<正>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自古以来,诚信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2019年5月28日,在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首次提请常委会审议。这标志着河南的社会信用立法进程已经跨入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保安》2012,(6):50-50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作为道德底线,诚信的巨大作用在几千年就被我们的祖先提出,而在今天的经济学中,诚信依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孙永平 《政策》2002,(9):33-33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信用,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对一个地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良好的信用环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是一个赞美诚信的国家,古人说"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人无信不立",但同时中国人也在诚信问题上饱受批评。在国内农贸市场上有假鸡蛋,人才市场上有假文凭,各种欺诈、欠债不还、学术抄袭等事件屡见不鲜。统计显示我国  相似文献   

19.
论加强财经院校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骐 《青年论坛》2006,(1):66-67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加强和改进财经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加强以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弘扬诚信主旋律、强化经济伦理教育、健全诚信评价体系、优化诚信学术环境、加大对不诚信的惩罚力度,营造出财经院校“学无信不才、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的良好育人理念和成才氛围,为合格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信用建设是我省“八八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循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正确方向,宁波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又出新招。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宁波市社会信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