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搜爆是公安机关处置涉爆案件现场的第一道工序,尤其是在已爆案件中,必须严格遵守先搜爆再排爆最后再勘查这一原则。警犬具有着嗅觉上的天然优势,使用警犬在爆炸案件现场进行搜爆,效果明显。案件发生后,为提高搜索效率、快速清除现场潜在危险,提高搜爆人员安全系数,警犬搜索应有所重点。基于已爆现场地理位置、具体环境、安防设施以及已爆位置、爆炸装置包装方式等因素的考量,带犬民警在使用警犬搜爆时应重点搜索进入现场的路线、现场中的门窗、炸点及其附近、关联现场以及犯罪嫌疑人的逃跑路线等。  相似文献   

2.
汽车炸弹威力大,危害后果严重。犯罪实践中,犯罪分子基于压发、拉发、遥控、定时等原理或利用汽车自身电路制作各种爆炸装置,常将其藏匿在汽车轮胎及附近地面、底盘、排气管、驾驶位及尾部等。为了保障带犬民警携犬对可疑汽车搜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带犬民警在携犬搜爆时应遵循先静搜后动搜、先远搜后近搜、先地面后车体、先外部后内部、先单犬后复核的原则,并在携犬到达犯罪现场后,先初步了解案情,后观察现场环境,并架设遥控爆炸装置干扰仪,然后指令进行搜爆作业,通过复检,得出搜爆作业结论。  相似文献   

3.
史宾格犬作为搜爆犬具备服从性好、工作细致专一、耐力持久、作业积极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条件和优势,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搜爆、缉毒、搜救等领域。本文结合笔者在训练史宾格搜爆犬中总结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非法生产、买卖民用爆炸物品的违法犯罪活动比较突出。为了控制民用爆炸物品非法流散社会的源头和渠道,陕西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抽调搜爆犬20头、刑侦犬10头,于5月11—13日在灵石县启动“神犬1号”行动,兵分五路对灵石县8个重点乡镇的57个重点村进行搜查,共查获制式和土制炸药4372公斤、雷管4560枚、导火索2415米、起爆机8台、土枪1支,制造炸药的原材料硝酸铵2225公斤、硫磺150公斤,制造炸药的设备及鞭炮若干。其后,又开展了“神犬2号”、“神犬3号”、  相似文献   

5.
内盗案件系一类熟悉现场情况的内部人员选择在恰当时间、恰当场合、使用恰当手法与行为方式盗窃的案件,这类案件因犯罪嫌疑人对现场熟悉,预审工作常常无从下手,而心理测试由于可分辨是否犯罪嫌疑人,增加犯罪嫌疑人心理压力,甚至可为直接发现隐匿性很强证据提供线索,所以心理测试是侦破该类案件的重要武器.由于内盗案件犯罪嫌疑人有其固有的心理特征,所以对于内盗案件心理测试也应把握相应的测试技巧.  相似文献   

6.
李雁 《政府法制》2011,(28):43-43
2008年2月4日上午,山西省盂县秀水镇联营煤矿西兰一坑报案称:煤矿材料库内丢失电雷管1160枚。案件发生后,省、市、县各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盂县公安局迅速成立了专案组,抽调精干警力全力投入案件侦破工作中,迅速破获此案,并将犯罪嫌疑人卢永家、杨拥军、蒯同道抓获,但该案另一犯罪嫌疑人赵兴娄一直在逃。2009年11月,赵兴娄被列为公安部督捕涉爆在逃人员。  相似文献   

7.
王又元 《刑事技术》2003,(Z1):66-67
近年,严重爆炸案件日趋增加,犯罪分子在汽车、火车、广场、住宅等处,实施爆炸犯罪,残害群众、破坏建筑和交通设施等。爆炸现场物证提取、检验、分析等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现场物证处置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物证检验是否有效、案件能否侦破。为了及时侦破、审理这类案件,爆炸检验专业人员从送检的物证和物证图中如临原始现场。笔者通过办理爆炸案件和理论研究,结合法庭对物证的要求,总结出“涉爆现场物证处置模式”,供同仁们工作中参考。涉爆现场的物证处置分为预案、保护、提取、送检、检验和分析、试验、归档和出庭等方面。1爆炸案件预案…  相似文献   

8.
手指、掌面皮肤是极易受到伤害的部位,尤其是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存在身体对抗的案件中,现场勘查人员要注意从现场上发现提取犯罪嫌疑人可能遗留的细小痕迹物证,如断离的手指、掌皮肤碎片,毛发等,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方向和证据.  相似文献   

9.
尤亮 《刑事技术》2009,(1):69-69
在杀人强奸现场勘验中,受害人皮肤上往往会遗留有犯罪嫌疑人的汗潜或血潜手印。如何对皮肤上的手印进行发现与处理,获取犯罪嫌疑人的指印将会对案件的侦破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用四甲基联苯胺成功显现出皮肤上血潜指纹1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证据在整个案件中起着关键作用,公安机关在侦破各类刑事案件中,至始至终围绕着收集证据,寻找线索到确定证据,最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捉拿归案。  相似文献   

11.
韩彬 《法制与社会》2013,(29):128-129
笔迹检验是经济案件侦破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作用在于揭露与证实犯罪,提供侦查线索和诉讼证据,划定侦查范围,指明侦破方向。随着反贪污贿赂形势的发展,犯罪嫌疑人采用伪造票证,涂改单据,篡改合同,摹仿他人签字等手段进行经济犯罪的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量的贪污贿赂案件的证据材料需要进行鉴定后才能作为证据使用。经济犯罪案件一般来说嫌疑范围比较广,涉及的人员比较复杂,因而侦破难度也较大。但只要详细了解案情,认真搞好调查工作,把作案的时间,地点,手段和犯罪嫌疑人接触条件摸清楚,并可能把犯罪嫌疑人的书写习惯和其他人员准确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2.
一、公诉视野证据收集中的现存问题调查发现,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证据收集主要存在下述问题:第一,重案件侦破,轻证据的全面收集固定。一是对侦查工作的目的性认识不够;二是忽视了证据的收集固定工作:三是部分案件对同案犯罪嫌疑人抓获不及时,导致影响定罪量刑的重要情节无法查清,出现打击不力情形。  相似文献   

13.
沈阳警犬训练地的王国锋赴英国学习3个月归来,我为他接风,听他饶有兴趣地讲述了在英期间的访问情况: 2001年7月1日我访问了位于伦敦附近的萨里郡一所警犬训练学校。该校负责英国东部地区各警察局的警犬训导员的训练与复训工作。是英国六所警犬训练学校之一。萨里郡警犬训练学校每年要办20多期训练班;包括一般任务犬初级班、复训班;搜爆犬初级班、复训班;搜毒犬初级班、复训班;Passive搜毒犬初级班、复训班以及师资班等。犬  相似文献   

14.
自侦部门在对案件进行侦查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个别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证人在开始就串供、串证,给案件的侦查工作设置了障碍。但笔者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犯罪嫌疑人或证人的这种做法往往是好事,只要办案人能及时调查并充分利用,那么对整个案件的侦破工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犯罪嫌疑人、证人串证,目的是隐瞒事实真相,转移侦查人员的视线,给侦查工作设置障碍。串供要通过一些行为来实施,这些行为又产生了新的证据,即证实嫌疑人掩盖原有事实的证据,这种证据为我们想查但又未查明的问题指出了方  相似文献   

15.
核心提示:国企土地出让的领域职务犯罪无疑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该类型犯罪具有隐蔽性、利益交叉等特点,不易被侦破。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反贪部门充分发挥侦查一体化机制的作用,成功的运用谋略和科技手段,将事先订立攻守同盟的三名犯罪嫌疑人一一突破,对每个相关的证据进行一丝不苟的核查,并且规范、文明执法,注重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深入实践了"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作为侦破刑事案件的首要环节,现场勘查在刑事侦察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其任务是:发掘并整理犯罪现场的痕迹和物证,进而分析案情,对案件进行定性,确定案件下一步侦查方向和范围,为案件侦破提供各种必要证据。当前现场勘查中仍然存在若干问题,制约了公安机关侦破刑事案件的力度。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析,进而提出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肖平  王安民  李凡 《法医学杂志》2008,24(3):231-232
在命案现场中,智能纵火焚尸现场较为少见,现将笔者参加侦破的1例杀人后利用电暖器温控开关自动转换产生电火花引燃室内汽油纵火焚尸案报道如下,并通过模拟现场实验探讨本案纵火焚尸的过程,分析电暖器温控开关自动转换产生电火花引燃(爆)室内汽油的原理及条件,进一步确认杀人纵火焚尸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阴茎拭子在破案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涉及性犯罪的案件中,人们对提取阴道内男性精液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足够重视,已成为侦破性犯罪案件的首要方法,然而,工作中受各种人为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在许多案件中阴道擦拭物并不能有效的提取到精斑,如果能及时有效地提取犯罪嫌疑人的阴茎拭子(阴茎擦拭物),或对现场避孕套外层物质进行提取并检验,往往能柳暗花明,使案件得以侦破。1检材提取方法对阴茎拭子的提取:将犯罪嫌疑人的阴茎包皮向上捋开,把一张白色的滤纸对折,在对折形成的棱边上沾少量纯净水润湿,用滤纸的棱边在犯罪嫌疑人的阴茎上刮擦,特别是冠状沟处,着重刮擦。将擦拭后的…  相似文献   

19.
接触性DNA类检材在案件侦破和法庭证据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指出对现场的接触性DNA的发现.提取策略,附着于不同载体上DNA的提取方法以及生物物证污染防控体系建立的探索将有助于此类检材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DNA提取和检验技术的进步与不断发展,犯罪现场遗留的DNA对于刑事犯罪侦查中犯罪嫌疑人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犯罪嫌疑人的反侦察意识越来越强,在作案过程中以及实施犯罪行为后遗留在现场的物证微乎其微。因此在对现场物证进行采集的过程中,接触性生物物证的发现、提取和DNA检出越来越重要。目前在犯罪现场中接触性检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对于案件的侦破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这些接触性检材一般极其微量、体积小、较为隐蔽、肉眼不易观察,且现场的各种污染大大加快了这种微量检材的降解速率,因此对于这类检材的检验和分析就成了法医物证检验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综述了接触DNA的种类、采集和提取方法,影响其检出的因素以及检验中遇到的问题,以期能更好地将其运用到法医学鉴定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