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本文以广西玉林市中级法院本年度目前刑事一审审理的案件为例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城市外来人员犯罪的一些特点并提出预防措施,还愿本文对于其他地区预防外来人员犯罪有所启发。该院二○○○年度目前共审理案件93件198人,其中涉及外来人员犯罪的案件26件56人,占28%。显然,外来人员犯罪率高于本地人口犯罪率,  相似文献   

2.
王应举  陈娟 《人民调解》2012,(11):21-22
江苏省徐州市司法局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3500多名,帮教率和安置率均达到100%。2012年上半年全市接收刑释解教人员1671名,其中刑释人员1476名,解教人员195名,落实帮教1671人,帮教率达到100%,安置1668人,安置率达到99%,无一人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3.
以刑释解教人员为主体实施的重新犯罪是危害性较大的一类犯罪。因而,客观认识该类犯罪的现象与规律是预防犯罪体系构建中不可回避的环节。在现阶段,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是其犯罪易感和适应社会生活弱势双重作用的体现。那么,在预防重新犯罪的过程中,也需要着眼于消除刑释解教人员犯罪易感和适应社会生活弱势的均衡,减少由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的再犯罪强势对刑释解教人员社会化过程的嵌入概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西省洪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巧萍和她的南昌市回归安置就业基地,既安置又帮教,先后累计吸纳134名刑释解教人员和60余名刑释解教人员家属就业,使所吸纳的刑释解教人员至今无一人重新犯罪。2009年,南昌市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该公司  相似文献   

5.
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中,人户分离往往导致刑释解教人员脱管失控、甚至重新犯罪。为此,上海市虹口区司法局在对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人户分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掌握了人户分离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状况,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刑释解教人员人户分离的基本情况及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两劳释放人员犯罪新特点 (一)结伙作案,持续时间长,是刑事案件中一个突出问题。 (二)犯罪手段公开化,胆大妄为不计后果影响极坏。 (三)犯罪成员农民占多数 据统计本县2000年两劳释放人员重新犯罪29人,其中农民24人;2001年两劳释放人员重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上海的街面侵财案件日趋增多,作案方式、手段呈现出多样化、智能化,产生的后果愈趋严重。上海街面侵财犯罪的种类主要有拦路抢劫、抢出租车司机财物、拦路抢夺、诈骗、扒窃、盗窃机动车、盗窃助动车、盗窃车内物品、敲诈勒索、聚众哄抢等。可以预测,如果对外来人员、车辆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管理,打击缺乏针对性、持续性,街面侵财犯罪还将逐年上升。当前上海街面侵财案件情况 2000年上海街面侵财犯罪立案数比1999年上升5.3%,占当年侵财犯罪总数的33%。突出情况是: 尾随拦路抢劫、抢夺从金融机构取款人员的案件 2000年此类案件比1999年上升69.7%。从概念上讲,尾随拦  相似文献   

8.
外来人员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外来人员犯罪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外来人员犯罪案件中,司法机关因为外来人员流动性强的因素,为了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都对涉嫌犯罪的外来人员采取逮捕措施,其中还包括了一些轻刑案件。在构筑和谐社会目标指引下,司法机关应当转变司法理念,以轻缓刑事政策为指导,对涉嫌犯罪的外来人员慎捕少捕,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与轻缓刑事政策相配套的制度,对外来人员多采取除羁押之外的强制措施,既体现刑事违法惩罚性,又体现教育挽救精神。  相似文献   

9.
鞠九江 《政府法制》2014,(19):51-53
挽救一个人,成全一个家。一位镇司法所所长情系特殊人群,他接管的326名社区服刑人员、426名刑释解教人员,无一人重新犯罪;他创新的“双体检”、“红色矫正”新路子被司法部在全国推广。他竭尽全力为6名贫困刑释解教人员落实了“低保”待遇,为130名刑释解教人员取得了“责任田”,为近200名刑释解教人员找到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以来,浙江省慈溪市司法局按照宁波市局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抓住3项工作重点(建立安置基地、落实专项经费、预防重点对象重新犯罪),推进了全市帮教安置工作全面发展。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建立帮教安置基地34家,基地中安置刑释解教人员136人,23个镇落实帮教安置专项经费去年1.5万元,今年达到17万元,成为全宁波市镇镇建立安置基地并落实专项经费的第一个县(市、区)。尤其是安置基地的建立和规范化管理,更为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统一思想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盗窃罪是多发罪,常见罪,在整个刑事犯罪中所占的比重持上升趋势。据我省法院统计,盗窃案件在刑事案件中所占的平均比例,五十年代为17.5%,六十年代为21.8%,七十年代为21.2%。进入八十年代(1980年至1986年)猛增到32%。因此,研究盗窃犯罪产生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治理,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 盗窃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犯罪形态,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显著的变化。 1、犯罪主体趋向低龄化。在我省判处的盗窃犯罪分子中,青少年犯罪逐年上升,1980年占44.4%,1983年占46.3%,1986年占53.9%。 2、犯罪动机多数为追求享乐。过去盗窃犯罪多是盗窃一般生活、生产资料或一些钱和粮票,以满足生活上的需要。而现在盗窃侵犯的对象多是一些贵重的物资和高档商品,供犯罪分子生活上的享乐。 3、犯罪形式趋向共同作案。在重大盗窃中,由于被侵犯的对象多是价值大、体积大的物品,单独作案不易得逞,只有几个人集体行动,配合默契,才能奏效。据某法院调查,一九八○年以来重大盗窃案件中,合伙作案的占60%。 4、犯罪成员有前科劣迹的多。据某法院统计,该院1985年至1987年6月判处盗窃犯罪分子114名,其中,惯犯、累犯、有劣迹的有48名,占42%。属重大盗窃的19名罪  相似文献   

12.
《人民调解》2007,(6):24-25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是一个人口密度高,耕地面积少,流动人口多,厂矿企业、商业网点集中的工矿(县)区,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曾经是我区社会治安的一大顽症,每年的刑事治安案件中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威海市2002年上半年抓获了吉林、安徽、重庆、四川籍4个撬盗保险柜团伙,破获案件200余起,为外地带破100余起。威海市近年来撬盗保险柜案件流窜犯罪已占95%以上。这些外来人口作案有分阶段连续作案的特点,如抓获的这个四川籍团伙,1998年以来他们5次来威海作案,其中,1998年10月24日—11月2日连续作案14起,1999年8月9日—9月29日连续作案24起,有时一天就作案3起。撬盗保险柜团伙犯罪日趋职业化威海市近年所破获的撬盗保险柜案件,除个别的内盗案件是1人作案之外,其他几乎都是结伙作案——多以3、4人为伙,至少2人,最多的9人。这些流窜犯罪团伙大多都来自农村,多以同乡或亲属结合而成,主要成员相对固定,其他成员则具有临时纠合性,团伙在犯罪过程中“滚雪球”。他们无正当职业,长期流窜在外,到全国各地作案,以撬盗保险柜为职业,以此为生活来源。犯罪分子大都配有手机,有的一人有多个手机卡。他们利用龙卡、  相似文献   

14.
《人民调解》2013,(2):35-36
2011年以来,江西省新余市把共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作为工作重点,到目前为止,新余市司法局和省洪城监狱共建的两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共安置刑释解教人员40余人,无一人重新犯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共同谋划,创新安置帮教基地建设模式江西省新余市司法局探索建设安置帮教基地的新模式,积极与省洪城监狱进行沟通,在共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认识上达成一致意见,双方认为,监狱与地方共建安置帮教工作  相似文献   

15.
引言:随着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的建设和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成为影响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国每年有70万左右的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这一数字正在逐年升高),他们回归社会成为普通公民后,就业、衣食住行、医疗卫生、失业保险、养老等问题还未完全纳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出现有些老、弱、病、残等丧失劳动能力的刑释解教人员陷人生活困境,就医、养老没有着落等现象。其中一些人,还因生活所迫而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16.
《人民调解》2012,(8):21-22
近年来,河北省涉县司法局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中,积极探索,变“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服务,逐步形成安置帮教“534”工作法,近五年,刑释解教人员无一人重新犯罪。一、健全安置帮教组织网络,构建释解人员衔接“五快”机制涉县17个乡镇全部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满洲里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及对俄、蒙边境贸易的日趋火爆,前来满洲里市经商、务工、施工的外来人员也日益增多,在给满洲里市的经济建设带来生机、活力的同时,也暴露出由此而带来的治安问题。这其中的部分人员由于自身素质不高,疏于管理,长期处于流动状态,发生在他们中的犯罪案件比例相对较高。通过满洲里市院几年来受理案件的实际情况来看,2003年满洲里市院审查起诉犯罪嫌疑人301人,其中外来人员犯罪为85人,占总人数的28%;2004年我院审查起诉犯罪嫌疑人260人,其中外来人员犯罪为70人,占总人数的27%;  相似文献   

18.
震惊全国的常德"9·1"银行大动案发生后,经公安部门全力侦查,至10月7日止,先后在湖南、重庆两地抓获犯罪作案团伙主要成员11人,涉案人员20余人,从中破获了1994年以来相继发生在重庆、长沙、武汉、常德等地以张君为首作案的20起特大抢劫杀人案件.  相似文献   

19.
季海娜 《人民调解》2012,(12):29-31
人户分离是指人们的活动和居住地点与户籍所在地不在同一区域,即居住地和户籍地相分离的状态。当前,刑释解教人员中人户分离问题日渐增多,导致刑释解教人员脱管失控、甚至重新犯罪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进城农民作案比例不断上升,作案手段简单,且不计后果据统计,石家庄市自1993年以来,在抓获的刑事犯罪成员中,农民占61.7%。天津市1993年1-11月查获犯罪成员9126名,农民有3835名,占42%。重庆市1993年11月查获农民作案成员1049人,占53.3%。外地人在北京犯罪,已从1990年抓获案犯总数的22.5%上升至1992年的42.9%,其中外地农民占70%以上。上海市破获的大案中,外来人员作案的也占50-60%。农民犯罪主要是侵财犯罪,目标已从一般的见财起意、小偷小摸,发展成为大宗盗窃、抢劫、谋财害命等。作案地点多选择在当过临时工的熟悉的单位,或以打工为掩护,或租住在厂矿企业和机关单位附近。由于环境熟悉,犯罪易于得手,案发后易于逃遁。作案目标多为工厂企业原材料和建筑工地上的建筑材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销路宽、获利大的高档电器等生活用品也成为他们侵害的目标。他们往往动机单纯,作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