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也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飞跃.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整篇报告的一大亮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乃至战略地位的提升,是党新时期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创新.  相似文献   

2.
美好乡村建设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造福广大农民的一项重要举措。选调生在调查问卷中指出安徽省农村在美好乡村建设中不同程度存在着干群关系不和谐、基层组织建设滞后、社会矛盾隐患多、农村发展滞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建议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视群众利益诉求、又好又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强政策落实的督促检查等方法来解决问题。选调生由于其身份的中立性和特殊性,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可能对安徽美好乡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探寻我国环境刑法的伦理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环境刑法的伦理支点的缺失,不仅影响了环境刑法本身的成熟与完善,阻碍惩治环境犯罪和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而且也不利于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在众多环境伦理思想中,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结合了中西方优秀的思想资源,符合我国的现实需要,也会促进环境刑法的科学化、生态化,应该作为我国环境刑法的伦理支点.  相似文献   

4.
美好乡村建设是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有力抓手,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不断总结美好乡村建设的方式方法,查找分析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思想认识不高、土地指标问题愈显突出、建设资金不充足、建设标准不高、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逐步完善村级规划体系、不断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注意加强项目监管力度、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营造美好乡村建设氛围等美好乡村建设的路径及模式,希望以此给美好乡村建设提出有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在党校的教学科研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党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环境下,党校图书馆的职能不但不应弱化,相反,恰恰应该以信息化为基本手段,调整和创新党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积极响应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建设美好乡村的重大决定,合肥市全面启动了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提出要把城乡建设一样美的目标。文中主要研究和考察国内外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主要依据,旨在为充分激发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合肥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思想资源和智力参考。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论坛》2007,(9):I0003-I0004
进入新世纪,我国制定了本世纪头20年的发展战略。提出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中共云南省委七届三次全会根据这一宏伟蓝图,作了全面贯彻落实的部署.提出千方百计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中共德宏傣旅景颇族自治州委四届六次全会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环境问题愈加突出,迫使国家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更新环境理念和提高环保要求,进一步加强环境教育。本文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结合国外环境教育的情况,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环保技能应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养,指出了大学生应树立的与生态文明观相适应的环境理念,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环境教育的措施,符合国际上环境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  相似文献   

9.
环境运动和环境组织的兴起与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以及政府和市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失灵现象紧密相连。环境运动和环境组织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有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增强社会自治的功能。环境运动和环境组织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要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教师知识的管理顺利实施,与学校的环境建设密切相关,本文分析并阐述了教师知识管理的环境建设,包括创建教师知识管理的制度环境、营造教师知识管理的文化环境及构建教师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生态城市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保高度和谐统一的载体。本文通过胶南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针对胶南市生态城市建设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提出了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进程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之间存在的“倒U形”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包括理想模式、常规模式和失控模式三种类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告诉我们:环境的改善需要经济增长做支撑,不顾资源环境成本的高速增长必将导致经济停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进一步细化“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培养广大民众的生态观念、构建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按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想模式推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3.
文化、信仰和理性:民族环境习惯法重生的三个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长在国家制定法边缘的民族环境习惯法是我国民间习惯法文化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现实表达。消弭国家制定法与民族环境习惯法之间的紧张和挤压关系,使民族环境习惯法在现代法律体系中获得重生,是回归自然秩序和谐的法文化传统、重塑法律信仰精神和重归法律对价值理性关切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国企业界爆发的重大债务危机,提醒我们要重新定位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发展关系。新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善于解决现金流控制,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快速掌控会计信息,善于运用和分析财务指标;防止企业债务危机导致的企业经营失败。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现行的诉讼制度下,能够提起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必须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主体。包括检察机关在内的各类主体,在提起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上,均受到法律的限制。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属于诉讼制度方面的创新,应由立法机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认真平衡各方的利益诉求,作出公平合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并不等于法治 ,“依法治国”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但民主仅限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而没有涉及到对权利的保障和对权力的制约 ;我国的法治建设应该是一种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行动过程 ,而不是以运动方式推进 ;我国的法律权威、法律信仰没有建立 ,法律社会化机制存有障碍 ,国家机关和社会精英应在法律规范社会化过程中负起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德国环境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1)萌芽阶段(16世纪至1968年):经济增长,污染严重,环境问题被忽视。这主要是由于工业文化观念和工业化发展观的影响;(2)起步阶段(1969-1974年):启动环境政策,这主要是因为环境运动、环境革命的外部因素,以及生态环境恶化、政治机遇的产物等国内因素的共同影响;(3)转型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环境政策停滞、转型与巩固,这主要是因为一系列重大环境灾害、绿党崛起、舆论压力以及德国生态哲学发展的推动;(4)逐步实施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提出“社会市场经济生态化”,走生态现代化的道路,这主要是因为绿党与社民党联合执政的政治推动力以及胡贝尔现代生态理论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满载对边疆各族儿女的深深祝福,带着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的经验、体会和思考,2008年第8期《社会主义论坛》来到了您的身旁。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目前还面临着种种问题,资源的重复建设、信息资源难共享、缺乏特色和复合型人才等。因此,我们在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应加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注重突出本馆特色,建立起特色数据库,利用现有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推进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环境”概念是环境法的核心概念,从哲学的和日常的意义上研究“环境”概念是必须的。法律意义上的“环境”概念应当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概念以人为中心,不会削弱对其他生物体环境的保护。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考察环境概念,可以弥补以人为中心可能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