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春红  尚巾斌 《求索》2013,(12):91-94
西方哲学从认识论研究到语言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变革导致了言语行为理论的诞生。言语行为理论继而发展成为语用学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本文着重考察了从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和塞尔的日常语言学派到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思想,分析了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指出言语行为理论通过对语言使用的关注使其自身成为一种具有批判意向的社会理论,同时也导致语用分析不仅突破了对符号解释者之间相互关系研究的拘囿.而且使其更加关注阐释生活世界中各种关系所指称的对象及其意义。这对从哲学渊源的角度认识现代语用学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陈艳  张晔 《求索》2012,(11):155-156,161
美国哲学家塞尔在言语行为理论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支持者认为其开创了语用学研究的新天地,但同时也有声音指责其走上并不健康的道路。本文指出塞尔不同时期语用学观点的变化正是基于其语言哲学观点的转变,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和学习其理论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析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在文学作品评析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淑华 《理论月刊》2006,(5):130-133
长期以来,语用学被看成是与音位学、句法学和语意学处于平行地位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语用学的任务就是对自己的基本分析单元,如指示语、前提、会话含意、言语行为、会话结构等话语成分作动态的研究。而维索尔伦试图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语用学,提出“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一种综观”的观点和“顺应论”。本文介绍了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并运用其中的部分理论来评析英诗《他的十字架》,从而体现了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在文学作品评析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意义问题纷繁复杂,其词义本身也歧义丛生。意义表达和理解何以可能这一语言追问转换了哲学研究的视角。哈贝马斯意义理论所实现的交往范式转换使语言哲学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在对以往意义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完成了其形式语用学的理论构建,进而提出了意义理论的生活世界转向,即回归生活世界的意义理论。  相似文献   

5.
语用学、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于润梅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对语用学这个概念可能还感到十分陌生,但对它所包含的内容却应该是熟悉的。语用学(pragmatics),即语言实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  相似文献   

6.
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思考--以中国宪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泉 《思想战线》2004,30(3):26-29
法典修改是一种修辞现象,又是一种言语行为,更是一种语用修辞活动。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理论(言语行为双重结构论)与陈望道"修辞学的功用观"均对法典修改有积极意义。中国宪法文本修改这一修辞现象和言语行为表明,法典修改可作为语用学与修辞学"联姻"的一个中介。考察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理据,有助于推动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有助于语用学、修辞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斌峰  张毅龙 《前沿》2010,(2):10-13
"‘意思表示'解释"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探求当事人的"真意",其目的是为了发掘和确认案件事实,确定法律推理中的小前提。而对当事人的言语行为进行解释,实质上就是一种语用推理的过程,即如何在特定语境中理解话语的意义。本文以合同为例,透过语用推理来探究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综合运用了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关联理论、语境原则等方法和理论,展示了语用学方法在法律推理中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琦  ;李淑梅 《求索》2007,(9):131-133
米德的自我理论尤其是关于“自我”、“语言”和“社会”的独特阐释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其普遍语用学思想和生活世界理论的发展。哈贝马斯以米德的自我理论为基础,沿袭其以社会的交互行动考察自我问题的进路,在语言哲学的平台上对自我问题重新加以规定,走出了传统意识哲学的困境,拓展了对交往问题的研究,开辟了社会批判理论的新路向,以此实现了自我问题研究的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语用学理论,结合广告营销学、心理学理论,主要探讨了审讯交际活动的特殊性、纠结及感化原则,指出感化原则是审讯活动中应贯彻的一条重要原则,是索取型审讯向交换型审讯的过渡。  相似文献   

10.
吕欣 《新东方》2007,(5):50-53
一、关联理论研究意义语用学研究的两大主题就是话语的生成与话语的理解。最初,Grice(1975;1981)会话含意理论模式以说话人为出发点,提出意向(intentional)交际的观点,设想说话时遵守合作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论,为全党树立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楷模。首先,针对党内存在因消极腐败而背离党的宗旨的情况,他多次强调,能否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亡,党只有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严重脱离群众问题,才能真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987年7月,针对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滋长,他提出要真正取信于民,密切党与群众关系,必须扎扎实实办好几件人民群众普遍关心…  相似文献   

12.
《湖湘论坛》2009,22(4):F0002-F0002
本刊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主办的大型综合性理论刊物,其办刊宗旨是:直面社会现实,探讨兴湘方略,昌明学术理论,营建精神家园。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稿要求:  相似文献   

13.
《湖湘论坛》2009,22(3):F0002-F0002
本刊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主办的大型综合性理论刊物,其办刊宗旨是:直面社会现实,探讨兴湘方略,昌明学术理论,营建精神家园。主要刊登人文社会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稿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金福 《求索》2011,(7):132-134
语言哲学于哲学与语言的相互碰撞中形成,以弗雷格量词理论为代表的现代逻辑学的诞生使语言哲学成了具有本体地位的一门显学。而后,语言哲学发展经历了"语言学转向"和"语用学转向"两次历史性转型。第二次转型期间,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等研究成果构筑起了语言与哲学对话的新平台,促成了现代语用哲学的形成与日臻完善。"语用学转向"作为一场语言哲学思维发展的重大变革,促成了语形、语义、语用三个语言哲学维度的完全对接,为社会实在性构建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并为社会政治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人类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利奥塔语用学与精神分析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海峰 《求索》2007,(1):190-191
利奥塔作为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大量吸收的后现代理论家,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欲望的政治学。他试图以语言实用学(简称语用学)的观念和方法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变异和文化症状,并深入论证作为西方文明维系网络与认知基础的“元叙事”的衰竭枯萎以及因此产主的“叙事危机”与知识非合法局限,进而提出后现代话语是一种多元异质的话语“语用学”。利奥塔的“欲望文本策略”是相对于受语法规则支配的“理性文本策略”而提出来的,它所表现的是以被压抑的文本叙述冲破规约性文本叙述。  相似文献   

16.
致作者     
《岭南学刊》2007,(1):F0002-F0002
《岭南学刊》是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2007年本刊扩版为128页,本刊竭诚欢迎广大的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工作者、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赐稿。一、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百家争鸣的方针,着力反映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反映广东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和学术成果,并发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所设栏目与办刊宗旨相对应。…  相似文献   

17.
《湖湘论坛》2011,24(2):F0002-F0002
本刊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主办的大型综合性理论刊物,其办刊宗旨是:立足学术前沿,突出基础理论,坚持湖湘特色,探讨兴湘方略。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稿要求:  相似文献   

18.
《湖湘论坛》2011,24(1):F0002-F0002
本刊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主办的大型综合性理论刊物,其办刊宗旨是:立足学术前沿,突出基础理论,坚持湖湘特色,探讨兴湘方略。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稿要求:  相似文献   

19.
《湖湘论坛》2013,(5):F0002-F0002
本刊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主办的大型综合性理论刊物,其办刊宗旨是:立足学术前沿,突出基础理论,坚持湖湘特色,探讨兴湘方略。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稿要求:  相似文献   

20.
《桂海论丛》2009,25(6):F0004-F0004
《桂海论丛》是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厂西行政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改革,研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问题,繁荣社会科学理论为宗旨;以研究的现实性、理论性、探讨性、实践性、地方性为办刊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