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期间,在莆田沿海岛屿活跃着一支由中共闽中地方组织领导的隐蔽在伪军内部的抗日武装队伍闽中海上游击队.  相似文献   

2.
在抗日战争时期,闽中沿海地区曾两次沦陷。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军,闽中特委坚决果断卓有成效地组织领导敌后的抗日游击战争,不断挫败训练有素、武器精良的日军,赢得了震惊八闽的战绩,堪称福建沿海当之无愧的抗日先锋。本文主要记述闽中特委组织领导福建沿海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过程,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相似文献   

3.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公然发动大规模的全面侵华战争,在这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的大旗,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抵抗日寇的侵略,并倡议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中共闽中工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发出和谈倡议,敦促国民党莆田当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8月下旬,闽中国共两党经过多轮谈判,终于达成合作抗日协议,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  相似文献   

4.
(一)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迅速发展。为了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联蒋抗日的方针,闽中特委遵照中共南方委员会的指示(一九三六年秋,特委派黄孝敏、余长越赴香港与南委接上关系,同年十二月黄、余返回闽中,此后,香港即定期寄来《救  相似文献   

5.
1935—1938年初,闽中党和红军游击队在闽侯、长乐,莆田、永泰、仙游、惠安等县边界的山林地带胜利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直至最后把部队编入新四军开赴皖南前线抗日。过去,由于档案资料和复杂的历史原因,闽中游击区未被确认。直到1988  相似文献   

6.
72年前,从崇安(今武夷山市)走出了一支引起周恩来、于右任、李济深等国共两党上层密切关注的抗日队伍——“台湾抗日义勇队”。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爆发后,仙游民众同全国人民一样,为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的主权独立,团结御侮、共赴国难,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历史洪流之中。地处闽中的仙游虽没有沦为敌占区,但也多次遭受日军的空袭和破坏,抗日救亡运动始终如火如荼、蓬勃发展,抗日前线的每一场战役都牵动着仙游人民的心,抗日战场的每一次胜利都激发了兴化儿女的爱国热情。1945年8月15日晚7时左右,在仙游《闽中新报》的电讯室里,工作人员收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时,欢呼雀跃,互相拥抱,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顾不得擦干脸上喜悦的泪水,立即跑到街头,大声宣告日军投降的喜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初期,安徽桐城活跃着一支能文能武、声名远播的抗日武装队伍——桐城抗日学兵队。这是一群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啸聚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青年书生,他们在中国共产党桐城地方组织的领导下,拿起武器,并在地方组织和新四军四支队的指挥下,凭一腔青春热血和爱国激情,  相似文献   

9.
高晓燕 《世纪桥》2011,(22):17-22
自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后,不甘当亡国奴的东北民众就开始了前赴后继的抗日斗争。由最初各地自发的揭竿而起的抗日队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东北人民在广袤的白山黑水中间打击日本侵略者,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相似文献   

10.
王冠鑫 《世纪桥》2012,(12):9-13
赵尚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著名将领。在艰苦卓绝的东北抗日斗争中,他领导的珠河抗日游击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1933年到1936年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由最初的七人发展成为拥有十个师、近六千余人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赵尚志作为东北抗联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十分重视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黄其英 《广东党史》2001,(5):18-20,25
广东南路 人民抗日解放 军第一团(惯称 老一团),是中 共南路特委领 导的广东南路 人民抗日解放 军主力团,系 以1944年8月 遂溪老马起义 后组建的雷州 人民抗日游击 队、南路人民 抗日解放军第 一支队为基 础,在同日、 伪、顽军的浴 血战斗中发展 起来的人民抗 日武装队伍。它曾为南路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开展和遂(溪)廉(江)边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作出重大牺牲和贡献。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老一团为执行中共广东区党委和南路特委关于保存力量、坚持斗争的指示,于是年9月从雷州半岛突破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反动武装的分…  相似文献   

12.
我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农村的一户小康人家.抗日战争时期我正在家乡读书。为了抵抗日寇侵略,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浪潮.青年们踊跃报名参军抗日打鬼子。那时我14岁,也想投身抗日战场杀鬼子保家乡。但父母说我年纪尚小,死活要我读完初中以后再参军,所以参军上前线打鬼子的愿望一时难以实现。当时我们那里抗日的队伍有两支,一支是国民党军...  相似文献   

13.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榜样在华南敌后建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队伍。在长达八年之久的艰苦  相似文献   

14.
白建春 《党建》2012,(7):53-54
在党的生日到来之际,我不由得想起那些曾经在“千里无人区”浴血奋战的抗日英雄,想起那些为了保护党的组织和抗日队伍前赴后继、不畏牺牲的人民群众,尤其是那些为此献出自己亲生儿女的伟大母亲。  相似文献   

15.
李原 《党史纵横》2006,(8):48-51
抗日战争时期,在冀热辽抗日最前线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以文艺的形式战斗在抗日战场上,这支队伍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尖兵剧社.她传奇式的经历和光辉业绩,被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广为传颂.尖兵剧社的名字,人人皆晓,至今在老区人民心目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一、发动中国青年1、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使一大批青年人奋不顾身地投入到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来。大多数中国青年是有理想并且有着坚定信心的,他们在抗日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不管是在前线还是在后方基地,都证明他们已经准备好,在抗日斗争中坚持到最后取得胜利。但是,抗日斗争继续发展中存在的危险性是这些青年应该了解的,这种危险就是在敌人面前屈服、投降。在现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内部环境下,特别是目前在抗日前线的队伍中存在着一些屈服投降和妥协分子,也就是说.这种投降和妥协正逐渐变成现实的真正危险。这种屈服投…  相似文献   

17.
作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游击区之一的闽中,存在一些容易使人混淆的名称,现列举如下:1、闽北地区的“闽中特委”和闽中地区的“闽中特委”。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闽赣省委下设的分区委中有个分区委名曰“闽中分区委”①或“闽西北分区委”,又叫“第二分区委”②,亦有相应的“闽中军分区”③,而这一分区委又被简称为“闽中特委”④,但这一“闽中特委”在闽北地区,与闽中游击区的“闽中特委”毫不相干。2.作为福建中部的“闽中”与南方三年游击区之一的“闽中”。历史上习惯把夹在福建南部和  相似文献   

18.
(一) 1936年2月,一个冰封雪飘的日子,在晋陕高原的黄河渡口,一支万余人的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正准备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毛泽东时任这支队伍的总政治委员。这是一次大的战役行动,从准备渡河到突破河防,以及渡河后的战略方针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次行动史称“红军东征”。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后,邓铁梅组织了东北民众自卫军,刘景文反正抗日后将其队伍改编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五十六路。这两支抗日义勇军,在辽南“三角地区”给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1934年1月刘景文弃队入关,继而邓铁梅也离队养病。在这两支义勇军严重受挫、形势急转直下的危机关头,胸怀“复兴东北,再造中国”壮志的苗可秀挺身而出,聚集抗日志士,创建了中国少年铁血军。苗可秀,辽宁凤城人,毕业于东北大学,受东北抗日救国会派遣返回东北,投身于抗日武装斗争,时任邓铁梅部义勇军总参议。他在协助邓铁梅开展敌后抗日…  相似文献   

20.
抗战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面内战。闽中地区反动派采取“特务和武装配合”的恶毒手段,对福清游击区加紧“围剿”和封锁。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黄国璋于1947年初在尚千夏淑琼交通站召开闽中特委会议,传达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决定举行福、长、平三县武装暴动,发展武装队伍,开展爱国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