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学说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对人本质的揭示及人的解放道路的探索是马克思学说的主题。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构筑经历了一个从抽象的人出发,经过对人本质的异化的揭示,最后到达现实的人的阶段,这三个阶段表现为一个正反合的辩证过程。现实人的本质的内在矛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马克思学说展开的内在张力。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马克思学说展开的逻辑结论就是对导致人本质异化的社会关系的克服和全面发展的人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人类自由的"类"理解--略论马克思的自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源于人的生命,只有在人的生命、人的本性、本质力量和人的生活世界、生活关系的矛盾中才能揭示其具有的真义。马克思从人的生命的意义上揭示了人类自由的真义,这一真义即对人类自由的“类”理解。人的生命的类本性中蕴含着自由的根据,人类自由的内涵只能在人的类关系中得到理解,而人类自由的实现在于人的类本性的实现。马克思的自由观为我们真正理解自由与人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白涛 《工会博览》2009,(11):70-70
2008年汶川地震后全国掀起了抗震救灾捐款的高潮,在大规模捐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法律关系无法确定的情况,本文从慈善捐款的分类入手,结合不同的慈善捐款方式产生的不同的慈善捐款相关主体的法律关系,探讨了慈善不同的捐款的法律关系的认定存在的缺陷和由此产生的不同的对慈善组织的要求。最后,结合我国的现状对于如何规范慈善捐款行为,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关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具有很丰富的内涵,其中人的权利发展是其本质内涵。这是因为,人的解放和发展就是人的权利的发展,权利的获得是人的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现实保障。人的发展首先是表现在人们对生存权利,并进而延伸至其他权利的要求上的,并受到财产权利的制约。马克思主义人的权利发展的主体是每一个人,发展实质是自由个性的全面实现,发展的权利来自于人的劳动权利,发展的主体内容是财产权利的获得与行使。  相似文献   

5.
转型民主的内涵有其特有的规定性,包括作为理念或思想的民主和作为制度或组织规范程序的民主以及作为管理方式的民主等三个层面。其目标应该定位为,通过宪政体制的构建、广泛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社会精英行为的民主化规范、支持民主的市民文化和市民社会的培育以及民主治理的实现等,使民主的意识深入人心、民主的文化蔚然成风、民主的程序被大众普遍自觉遵守、民主制度的正常运作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实现民主基础上的善治,从而使公共权力真正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所有。而转型民主目标的实现、民主体制的维系,有赖于相关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的成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严重性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深切地关注。任何违法犯罪都是一个累积的过程,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也有一个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就是他们的社会化失败的过程。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是爱的养成的过程,青少年的爱的缺失促使他们违法犯罪的形成。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阶段,诸多因素会导致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爱的缺失,探究这些因素对于我们培养青少年的爱,预防他们的违法犯罪有极大助益。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在道德、社会和政治哲学领域发生了两个至今仍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理论事件:一是罗尔斯社会正义理论的提出;二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兴起。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的社会正义理论并不像人们通常所误解的那样,是一种赞成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相反,它是中立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规范性思考。罗尔斯提出的广义的反思平衡方法是证成一般的规范理论和正义原则的理想方法。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的经验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进行了阐释和重构,而且在围绕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所展开的重要哲学争论中发出了有影响力的声音,特别是科恩提出了自己的激进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原则。我认为,我在对罗尔斯的理论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提出的"作为公平权利的正义"理论既优于罗尔斯的原初理论,亦优于科恩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激进平等主义理论,并且是可被接受的最合理的平等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8.
隐私权是一种新型的、独立的人格权,对隐私权的保护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现代文明的标志。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隐私权保护制度。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对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其中,网络环境中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公众人物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隐私权具有特殊性,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社会构成的复杂性和青少年学生自身认识能力的限制,青少年学生往往不能深刻地认识社会,不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中分析、掌握社会的本质性的东西而形态万千的社会表象又往往不能与青少年学生的特殊心理状况相互协调一致,因而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心理误差.这种误差可能会外化为种种非正常的行为,会使一部分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根据对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时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除偶然的过失犯罪之外,几乎所有的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在心理误差的背景下发生的.并且这种由心理误差引发的违法犯罪的自知程度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减轻,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误差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因为对社会现象的认识错误引起的,因此,很有必要从正确认识社会、调整心理误差的角度分析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从而达到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秋天的呓语     
是谁把这最后绽放的绚丽放逐在我跋涉的旅程?让所有的思念生动我的一生一世.又是谁把这秋风中的第一层薄霜轻纱在透明的窗前?让我感受到一种萌动的牵挂与生俱来. 盛开许久的阳光成为一串流动的音符,宁静的水面,腼腆的神情总被你一次次漾起爱的涟漪.无梦的夜晚,那条生命的河流总是很长很长,如同疲惫的鞋子会在月亮升起的时候,迷失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11.
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是一个夸大的、不符合事实的看法,而其中提及的"中国特征的全球化"尽管有一些正确的成分,但是将全球化归结为某个国家的全球化是肤浅的,有可能导致世界未来十分危险的发展.中国进入全球化不仅有正面的、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的、挑战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始终要从宏观上处理好十大关系,即经济方面的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政治方面的民主与法制、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文化上的一元与多样、平顺宽容与互信友爱的关系,社会方面的活力与秩序、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阶段,互联网行业也成为我国各大行业的主要依托,网络的应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互联网应用的过程中,人们的隐私信息也在不断的透明化,而隐私权作为我国公民的一项重要权益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在人们的网络隐私受到威胁的同时,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制定和贯彻切实可行的策略,是工人阶级政党的重要任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导共产主义者同盟、国际工人协会以及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实践中,深刻阐述了党的策略的重要地位,为工人阶级开展斗争提供了策略支持,这一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政党的策略思想,深刻阐述了党的策略的目的在于明确自己的立场、战斗计划和手段,党的策略的原则是坚定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党的策略的立场是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党的策略的正确与否必须在党领导的斗争实践中加以检验,党的策略的中心内容是团结群众、武装群众、组织群众,为实现党在一定时期的中心任务奠定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下的诗歌创作无疑是繁荣的、丰富的。诗人群体之庞大恐怕任何文学体裁都不可比拟,诗人们的写作技术与文字技巧也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精致化境界,诗意的生发几乎到了无孔不入、无所不在的状况,诗歌的个性化、私密性、颖悟度几乎可以展现出诗歌语言的无限性。在当下诗歌海量的作品汪洋中,到处都闪烁着诗化的鱼鳞光斑。但是,仿佛是海洋的气象正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时刻,诗歌的大洋也缺少大体量鲸鱼的呼啸和海豚群壮观的鱼跃。审美的精致化、诗意的碎片化、语言的技术化,是当下诗歌的成绩与特点,也是它的问题所在和桎梏所在。  相似文献   

16.
媒体     
《南风窗》2008,(7):11-11
资源饥渴下的中国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5,但它消耗了世界一半的猪肉,一半的水泥,1/3的钢铁和1/4的铝;它目前的大豆和石油的进口量是1999年的35倍,铜的进口量是1999年的23倍。而国际能源机构估计,中国在2030年的石油进口量将是现在的3倍。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陷入认识民主的历史性困局之中。达尔之前,人们要么用民主的理想来衡量民主的现实,要么用现实的民主观照民主的理想,造成民主的理论与现实的困惑。达尔颠覆了传统的民主的认识方法论,将民主区分为理想的民主与现实的民主,并提出了各自判断的标准。对民主的这一类型学的区分,是达尔现实主义的民主情怀的直接成果,是达尔对民主认识方法论供给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学者、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劳勒2004年5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作了题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阶段理论》的讲演,讲演的前部分认为对共产主义的研究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方法,一种是虚无主义的方法,一种是辩证的方法。前者信奉的是要么是资本主义要么是共产主义这样一种抽象的非此即彼的逻辑,否认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后者认为共产主义形成于资本主义的母体之中,在它们之间存在辩证的“中间环节”。前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事物持彻底否定的态度,后者关注的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积极成分,即正在形成和发展的现实的共产主义因素。劳勒支持后一种观点。讲演的前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解读马克思和斯大林的"对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是否存在商品生产的问题上 ,斯大林和马克思的不同观点实际上是一致的。斯大林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马克思讲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而是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的一个特定的阶段 ,马克思并不否认在这样的阶段存在商品生产。在商品生产会不会引导到资本主义的问题上 ,斯大林和马克思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马克思讲的是价值规律作为基本规律的商品生产 ,斯大林讲的则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一定限制的新型的商品生产 ;斯大林并不否认在价值规律的自由调节下会导致资本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的比较初级的阶段 ,我们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 ,也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发展关于商品生产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党组织的作用,在单位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党组织的认识有偏颇和不足之处,有的认为党组织的作用对基层的发展影响不大,是做表面文章的、虚的东西较多,实的东西少,这是带有偏见的观点。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精神追求及对事物的认识和思想观念都在不断的转变、更新,自身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