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罗曼·罗兰说过,心为一切跳动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他奉行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脚踏实地办事,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把拼搏溶化在血液中,把奉献嵌刻在骨髓里,把真诚画在脸庞上。"他就是松滋市人大代表、松滋市第六届"十佳村党组织书记",洈水镇仙女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承立。严于律己增党性学习使人进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党性修养。不管时间有多紧,工作有多累,家里有多  相似文献   

2.
“身”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只有“身”入基层。身临其境,才能够“深”人实际,客观真切地了解基层一线的情况;才能够为群众言.言群众所想。“身”入基层也不是说简单的去基层走走,晃晃。真正的“身”入是带着一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关爱之心.用这颗心去指引身体的行动.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  相似文献   

3.
仁,是二人合而为一,亲如一体。二人相容相合,有视人如己之意,故“仁”的本意作“亲”解。“二”字之象,上为天下为地,盖“仁”为天地生万物之心、天地佑人类之意。人若有宽恕之心、容忍之心,则所到之处,莫不如春风化雨般,处处见一片和煦之气象。“仁”,诚为立身处世之根本,国家如此,企业如此,家庭如此,人与人之间也如此。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扎实有效地推进“四强化”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发,福贡县各级干部职工按照“农业生产发展、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提高、边疆社会稳定、干部作风转变“的总体目标要求,沉下身真正副入群众,沉下心真诚为民解困。沉下心真情为民办事,沉下气真心为民谋利,以“强化职责、强化培训、强化措施、强化载体”为重点,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稳步推进“四群”教育。  相似文献   

5.
《诗》心刍议张福庆在我国古代,由于人们误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所以把人的情感、意念、思想的出现,统统归结为“心”的活动。在《诗经》中,许多表达感情之处,即言“心”之如何。“心”字成了诗三百篇中使用得最多的实词之一。《诗经》中的“心”字,共有168个...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人”都是教育的主体,培养社会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是一切高等教育活动的中心。高等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一切工作为学生服务,把培养学生、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7.
所谓“三位一体”,即心、脑、机一体。是指借助公安信息平台,专心致志地浏览网上逃犯信息,心无旁鹜地死记硬背网上逃犯特征,真正使在逃违法犯罪嫌疑人有关资料入心入脑,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奠定了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他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看作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在其奋斗的历程中,充…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人的关键性已突显出来,同时也彰显出培养人的现代教育的重要性。教师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培养人的践行者,教师的责任及其实现也变得格外重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丰富了教师责任的内涵,体现了教师责任的与时俱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及研究能力的发展使教师责任能够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张载的大心说是其重要的为学工夫论,认为人不应止于见闻之狭,而应该“大其心”。所谓“大其心”即是通过涵养自己的德行,体认到主体之“我”与客体之“物”统一于天地共有的本然之性的过程。这一阶段,既是学者尽其心的阶段,也是学者尽其性的阶段,甚至可以说是人之成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栽的大心说是其重要的为学工夫论,认为人不应止于见闻之狭,而应该“大其心”。所谓“大其心”即是通过涵养自己的德行,体认到主体之“我”与客体之“物”统一于天地共有的本然之性的过程。这一阶段,既是学者尽其心的阶段,也是学者尽其性的阶段,甚至可以说是人之成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黄河钻井总公司党委始终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作为发展的根本点。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以党委1号文件的形式确定开展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心系基层、心系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两深入、两心系”主题活动,并把这一活动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有效载体和主旨内容,逐年推进,逐步提升。活动开展以来,年年确定一个主题,年年提升一个层次,使活动真正成为增进干群感情、凝聚干群力量的桥梁和纽带。2004年,通过实施以“走百队、进千家、访万人,解百题、办千事、纳万言,树百佳、育千才、聚万心”为主要内容的三个“百千万”活动,公司上下形成了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2005年,通过实施“聚心、聚智、聚力”工程,推动了各项事业的新发展。2006年,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形成自觉意识和惯性思维,公司上下和谐局面更加巩固。2007年通过抓巩固、抓深化、抓提升,真正把“两深入、两心系”提升为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执政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不断深化的同时,“关爱每一名黄河钻井人”、“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名黄河钻井人”等一系列富有浓厚人性化的先进理念提炼形成,既丰富了和谐文化内涵,也赢得了职工群众的真心拥护。5年多来,累计走访慰问基...  相似文献   

13.
管理是管人和理事的统一。管理不仅巩固和维护现存的生产关系,而且组织和创造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搞好管理?中国古代管理先哲的民本管理思想,能给现实的管理者实施管理行为以深刻的启迪和有益的借鉴。人的一般理念研究中国管理先哲把管理理解为“政”、“为政”、“为治”、“人人、正正”。那么,如何“为政”、“为治”、“人人’、“正正”?中国古代管理的先哲认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其民有道,得其心;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为此,这就要去研究人,研究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前沿》最近发表了陈芬博士的文章《论实践视域中人的本质》。陈芬在文中提出:“具体实践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区别了人与人”。在这里,陈芬是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个体本质。我认为,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群体本质似乎更为合理。人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有机统一,人的类本质即“自由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只能区别人和动物;人的群体本质即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只能区别此群人和彼群人;人的个体本质即作为实践动因的“人的需要”才能区别人与人。  相似文献   

15.
关于“和谐社会”这一概念,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了多方面的阐释。第一,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包含的“和谐社会”思想。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关系,就从侧面论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同时“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这就可以推进社会趋于和谐。  相似文献   

16.
企业管理主要表现为对人的管理,要以理管人,以文化人,在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中彰显人性。企业管理重在“理”,以理管人“理”要到人,而“理”来自于实践、沟通与学习;企业文化重在“化”,以文化人“化”要到心。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要到人入心,就是要实现从使用人到用好人、从管理者强到员工强、从体系好到文化好的三个转变,实现人与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要“躬身”跟进。所谓“躬身”,就是以恭敬之心来审视科学发展.做到身人、心人两不误。要跟进,就不能慢半拍,要时刻保持思想上、行动上的一致性和政治上的敏感性.在布局上、定位上,以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为主线,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为科学发展配班子、训干部、带队伍、聚人才、打基础.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切实提高组织工作服务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透过“识别模式”,智力表现不平等总是可以被观察到。教师被教育传统所规定的典型角色,是凭借需要或能够将接受识别分类者提升到知识和理解的更高层面。且筑基于学生是“无知的”教育体统之上。由此,它容易转化为大学体制化的智力封闭力量。而在知识观方面,对人与人差异视而不见也往往导致智力非平等主义。有教无类的思想有助于智力解放。特别是在哲学教育的思想实验下,当今我们的问题不是证明智力是平等的,而是在那样的预设下哲学教育能做什么。把这一思想的规定真正当作原则树立起来,必须有更多的人实实在在地成为人民的教师,裨使哲学的思想形象凸显其永恒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生态学与文化社会学视角观察,酒吧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场所,还是一种“群落生境”。在这儿,“一切皆有可能”,此乃酒吧魅力真正所在。基于对巴赫金“狂欢”理论的补充,通过对华南GZ市Y区CD酒吧街为时近两年实地考察,文章得出的中心命题是:酒吧狂欢其实是一种¨悖论式狂欢”,是形色各异的“孤独”狂欢-9去个性化效应的综合体,其背后的实质是都市夜生活群丛对于“一切皆有可能”生境的向往,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作为是对“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SIDE模型)的一个实地验证。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德江县作为全省5个区域性重要的中等城市来建设。德江应紧紧抓住全省“十二五”规划发展的战略机遇,统一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优化环境,转变观念,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真正把德江规划建设成为黔东北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