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清原满族自治县针对近年来流动党员不断增加的趋势,积极探索寻访、联系、关爱流动党员的新方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服务教育管理工作,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三条途径"寻访,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一是搭建平台寻访。依托各乡镇便民服务大厅,设立党员服务中心,重点就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开  相似文献   

2.
王世勇 《实践》2008,(6):22-22
一是旗乡联动,管"住"流动党员。建立了由旗委组织部负总责、基层党委、党支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的流动党员三级管理目标责任制,并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分级确定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主体,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网络,在旗乡村分别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和联络站,并通过建立健全流动党员联络员制度,与流动党员结成"一连一"对子,定期通过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建立流动  相似文献   

3.
康仲恺 《实践》2008,(6):22-22
库伦旗建立三项制度,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管理责任制。明确各基层党支部书记是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党支部委员定点联系流动党员工作机制。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由每个支委包联一至两个村民小组,具体负责所包小组流动党员的联系教育管理工作,定期向所在党组织进行反馈。流动党员外出后,由包联人负责定点联系,向其通报本地党组织的重要决策,帮  相似文献   

4.
王丛 《党课》2013,(9):67-67
重庆市巫山县采取三项制度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一是实行党支部书记“月联系”制度。他们建立了流动党支部书记联系网络,每月通过电话、QQ等形式与各地流动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沟通联系,  相似文献   

5.
泽州县立足一证六清三培养机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一是建立台账管理制度。泽州县在县、乡、村三级建立了流动党员登记台账,对流入、流出党员分别登记造册,并全部输入电脑,安排专人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建立支委联系制度。对流出党员,由支委分工确定  相似文献   

6.
针对支队各单位党员外出多、常流动的特点,党委注重建立完善有关制度,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几年来,支队外出党员中没有发生任何违纪问题。一是建立党员外出报告登记制度。统一印制了《林芝边防支队流动党员登记卡》,对流动党员做到了流入有记录、流出有备案、经常有联系。  相似文献   

7.
《支部生活》2007,(9):39-39
一是建立“登记管理”制度,“管实”在职党员。在全县三个社区分别建立了在职党员联络站,并确定了联络员,对辖区内的在职党员进行登记造册,摸清底数,掌握情况。二是建立“动态管理”制度,“管住”流动党员。制定了社区党员外出报告制度、定期汇报交流制度和支部定期探访制度,在各社区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站,对辖区内的流入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建档立卡。  相似文献   

8.
韩组 《江淮》2012,(4):39
2010年以来,含山县建立流动党员"网上党支部",破解了流动党员组织联系难、交流沟通难等"难题",走出了一条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的新路子。利用网络载体,建设流动党员活动新场所依托先锋网网络体系和驻外流动党支部,建立流动党员"网上党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党员数量日益增加,流动党员管理出现"党员身份不清楚、组织活动难开展、经常教育难坚持、党员作用难发挥"等现象。创新党建管理,特别是加强流动党员服务体系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一)建好"流动党员接纳地",推动管理工作从笼统型向分类型转变。由于流动党员居住场所和谋生方式不稳定,容易产生"隐性党员"和"口袋党员"。因此,做好流动党员的服务工作,首先要解决流动党员的"接纳地"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任伦杰 《学习月刊》2012,(18):65-65
近年来,巴东县积极探索创新,推行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三安三联"工作法,即在外出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帮助党员"安家";实施回归工程,为返乡流动党员创业提供平台,帮助党员"安业";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使流动党员工作生活"安心",从而破解了流动党员管理和农村党员发展等难题。  相似文献   

11.
寻找“流失”党员:一个亟待解决的党务工作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人员流动日益频繁,一部分党员为解决就业或谋求更好的发展,开始跨单位、跨地域、跨所有制流动,有的长期在外,有的居无定所.其中相当一部分党员长期不与组织联系,也不缴纳党费,成了"两不管"党员、"口袋"党员或"档案"党员.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流失"党员.据初步统计,全国常年处于流动状态的党员约占全国党员总数的5%,而"流失"党员约有200万.  相似文献   

12.
《北京支部生活》2012,(18):30-31
湖南省岳阳市发挥党代表凝聚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作用,组织1.9万名党代表联系3万多名流动党员,结对帮带,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岳阳市在做好流动党员调查登记基础上,按照"就近、就地、就便"原则,每名党代表选择2名以  相似文献   

13.
禄丰县黑井镇积极改进工作方法,通过与流动党员联络员结对,实行“一对一”专人管理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流动党员联络员由党组织指派、党员自荐、流动党员邀请等方式确定,其中党组织指派的联络员一般为党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每人联系1至5名流动党员;党员自荐、流动党员邀请担任联络员的,一般在双向选择、组织审核的基础上,实行“一对一”定向联系。联络员通过平时联系、节日联系、返乡联系等方式,跟踪了解外出党员的实际情况,把管理和服务工作做细做好,尽力帮助外出党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4.
伊宁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成功做法有: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理顺关系,确保每个流动党员都有支部管理。设立机构,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畅通信息渠道,为流动党员提供贴心服务。创新方式方法,抓好流动党员经常性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去向掌握难,教育管理难,落实改进难。今后要坚持流动党员摸底登记制度,建立党组织与流动党员联系的信息网络。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支部生活》2009,(2):27-27
贵州桐梓县针对近期部分外出务工党员返乡的时机,切实采取“四清一抓住”措施,建好统一的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强化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关爱。“四清”即:一是做到党员外出返回时间清。针对近期外出党员大批返乡的情况,随时和流动党员保持联系,知道他们返乡时间,并在他们返乡后及时联系,作好登记。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清原县针对外出流动党员多、流向分散、变动频繁的实际,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新机制,采取三项措施搭建起流动党员与党组织沟通、联系的平台,有效破解了流动党员管理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清原县针对外出流动党员多、流向分散、变动频繁的实际,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新机制,采取三项措施搭建起流动党员与党组织沟通、联系的平台,有效破解了流动党员管理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是城市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目前城市社区的这项工作尚存在诸多问题。城市社区要通过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信息库制度,摸清流动党员底数;落实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动态掌握流动党员情况;科学设置流动党员党组织,构建多方协作工作管理机制;尊重流动党员主体地位,充分保障流动党员权利;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服务机制,实现“以服务聚人心”的目标;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机制,确保流动党员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选派流动党员党建工作指导员,专人负责流动党员工作等措施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9.
党建简讯     
蒋晓忠 《共产党人》2007,(24):16-16
彭阳县建立五项制度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一是制定完善了党员外出登记管理制度。即党员外出或务工地点、从事行业、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时,由村(社区)党支部填写、变更流动党员管理登记表,及时上报到乡镇党委;乡镇党委每周或每月汇总上报县委组织部,做到随时了解情况,掌握动态,落实措施。二是制定完善了流动党员回乡报告制度。结合党员承诺制的广泛推行,要求流动党员务工返乡时,必须把他们在外期间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  相似文献   

20.
瞭望塔     
《北京支部生活》2012,(9):30-31
岳阳市:党代表联系流动党员 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 湖南省岳阳市发挥党代表凝聚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作用,组织1.9万名党代表联系3万多名流动党员,结对帮带,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