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后,为了振兴英国经济,采取了以“货币主义”为主的经济政策。她的这套政策推行两年半以来,对英国的经济和政治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引起英国朝野强烈的反响,褒贬兼有的评论,始终没有平息。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象大多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经过头几年的经济恢复,从5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相对繁荣时  相似文献   

2.
从皮诺切特被拘禁看智利民主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10月16日夜间,英国警方应西班牙政府的引渡请求,拘禁了在伦敦一家私人诊所就医的智利前总统皮诺切特。这一事件除在英国、智利和西班牙3个当事国引起激烈的争论外,在美国也引起不少的议论。《纽约时报》社论认为,皮诺切特不享有豁免权,而“证据不足”...  相似文献   

3.
1998年以来,英国布莱尔政府加速向欧洲大陆靠拢,德国新政府也频频向英国招手,法国对法德“轴心”“老化”焦虑不安。法德英三角关系如何演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试就此作一分析。一、在欧盟加速一体化之际,英国趋利避害,加速向欧洲大陆靠拢,开始全面调整对欧...  相似文献   

4.
1988年春,在国际兽疫局(OIE)召开的全体成员国会议上,英国报告了一种新的牛传染性疾病——牛海绵状脑病(BSE)的有关情况,以后该病流行继续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一)起源与损失 BSE於1985年首次记录于英国,1986年11月由英国农业部兽医中央研究所的Well等首次报道,通过对病死牛脑组织检查,确定为牛海绵状脑病。1987年约发生20例,当年9月以后,该病发生呈上升趋势,至1988年11月,共报  相似文献   

5.
关于17世纪的越南与英国关系,迄今在国内未见有专文论述。笔者在英国访问与学习期间,曾到伦敦的英国印度事务部档案图书馆查阅资料,发现藏有1600年以来东印度公司的一批档案材料,其中有些书信手稿涉及英国人在越南的活动,遂引起注意。此后,笔者又在英国国家档案馆、大英博物馆图书馆以及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图书馆陆续发现与此有关的资料。今利用这些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结合越南的有关史籍,对17世纪的越英关系进行研究,并公诸同好,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1971年,在英国的猪群中首次发现猪流行性腹泻(PED),直至1978年,英国和比利时才证实,引起PED的病原体为冠状病毒PED和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由不同血清型的冠状病毒引起危害以消化器官为主的两个类似的猪的传染病。因此,单靠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来作出鉴别诊断是比较困难的,必须借助于血清学和病原学的检验。但是,由于在细胞培养物中使用胎牛血清会起到抑制冠状病毒吸收进入细胞膜受体的作用,使PED病毒在细胞培养物中生长繁殖受阻,从而对PED病毒的应用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据报道,  相似文献   

7.
英国外交部今年1月12日宣布,“英国拟于今年夏末之前与西班牙签署一项共同拥有直布罗陀主权的历史性协议,结束对直布罗陀长达298年的殖民统治”。英国政府的表态得到西班牙政府的欢迎和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但引起了直布罗陀部分居民的不安。  相似文献   

8.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1972年底和1973年初在欧洲一些国家突然出现猪的一种新的水疱病,引起了有关国家兽医部门的严重注意。这种病临床上同口蹄疫很难辨别,据英国、意大利和奥地利研究证明,是由猪的肠病毒所引起。该病毒对于一些常用的、已证明对口蹄疫病毒有效的消毒药剂有很强的抵抗力。只有猪能临床感染,曾发现牛可短期带毒,但未见症  相似文献   

9.
目前牛霉形体性乳房炎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集约化的奶牛场其危害还是严重的。早在1960年英国的T.Davidson和P.Stuart等首次从发生牛乳房炎的病例中分离到牛生殖道霉形体。之后,由各种霉形体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在各国都有报道。在美国,L.Carmichael、M.Fin-cher、H.Hale、D.Jasper等曾记载过霉形体性乳房炎的大爆发;在以色列(R.Bar-Moshe)、西班牙(B.Marcos)、加拿大(Ruhnke)、英国(Gourlay)和日本(清水)等均从乳房炎患牛分离出霉形体。1986年Ball等在北爱尔兰用从  相似文献   

10.
“马约”签字以后,在批准过程中遇到了阻力。丹麦公民投票否决了这一条约,引起欧共体各国政府的震惊和不安。法国公民表决结果,赞成票和反对票如此接近,不仅对密特朗政府是个严重警告,而且对主张加速一体化的其他国家领导人也敲了警钟。尽管采取补救措施,“马约”还未能摆脱难产的过程。现在“马约”批准的关键在于英国和丹麦。最乐观的看法是,欧洲12国可能以增加条约附件的形式给丹麦、英国以例外待遇。但这种妥协只能是权宜之计,不可能维持长久。  相似文献   

11.
会议上讨论了猪水泡病问题,对此,英国代表作了报告。报告指出,此病在一些欧洲国家流行。它不仅通过接触途径传播,且可通过空气传播。此病传播迅速,在十天期间引起10—40%的病畜死亡。制备有特异诊断血清与抗原,用于血清学反  相似文献   

12.
叛逃英国的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遭毒杀案曾在国际上轰动一时,西方媒体更是将其炒得沸沸扬扬,并把矛盾直指普京,认定俄当局是“谋杀案”的主谋。英国安全部门甚至断言,此案由“俄联邦安全局一手策划”。随着对案情的深入调查,目前不仅在英国,而且在德国也发现了致特工死亡的放射性物质钋-210残留物,引起欧洲极大恐慌,舆论责难焦点再次指向俄罗斯,称俄为“特工国家”,继续对俄进行“妖魔化”攻击,使俄国家形象遭到严重损害,也导致俄与西方关系再度陷入“冰点”。  相似文献   

13.
自1966年10月Nardelli氏等报道了一种临床上与口蹄疫难以区分的猪病在意大利Lombardy地区发生以来,1968年,意大利Brescia市兽疫实验室预备研究所与英国Pirbright动物病毒研究所的工作者,最早描述了该病是由一种肠道病毒引起,而与口蹄疫、水泡性口炎和水泡疹相区别。嗣后,1971年在香港、1972年以后本病在一些欧洲国家和日本相继出现,因而引起了国际有关部门和许多国家有关行政部门和研究单位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4.
猪水疱病     
近八年中,在意大利、英国、法国、奥地利、波兰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发生一种由肠病毒引起的猪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口蹄疫综合症的症状。开始出现时,临床上都诊断为口蹄疫,但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查结果,均未证明病料中有口蹄疫病毒。英国佩布来特动物病毒研究所以及其他如意大利、美国的有关实验室查明,这种新病的病原系猪的肠病毒。1973年1月,国际兽疫局和欧洲防治口蹄疫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有本病国家的代表会议,会议建议称  相似文献   

15.
羊的衣原体性流产是由鹦鹉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现存在有此种病,它不仅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巨大危害,同时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在英国,每年由于此病原引起羊衣原体性流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2000万英镑左右;在我国,许多省区都证实有此病的存在,特别是在牧区流行范围更大,有的牧区羊只由衣原体引起的流产率高达  相似文献   

16.
1885年底英国占领缅甸后,中国与英国就缅甸问题进行了交涉.中国最后与英国达成了英国统治下的缅甸每届十年向中国进献方物的协议.但在英国巩固了对缅甸的占领之后,废除了这一协定.这一协定从确立到废止,反映了中、英双方世界秩序理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牛昏睡嗜血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昏睡嗜血杆菌病由昏睡嗜血杆菌引起。早在1955年就报道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生了牛的血栓性脑脊膜脑脊髓炎。随后在美国的很多地区、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瑞士和英国均有该病发生。在苏联和罗马尼亚也报道有症状类似的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战前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与英国的经济关系极为密切。印度的对外贸易基本上是对英国的贸易,其数量和商品构成都受到英国殖民者的控制。英国资本在印度占有绝对垄断地位,大量投向种植业、农产品加工、铁路和金融等行业,不仅攫取了巨额利润,而且使印度彻底沦为英国的工业品销旨市场和农矿原料产地。战后特别是印度独立以来,印度逐渐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与美、苏、英、日、西德、中东石油输出国等50多个国家开展了经济贸  相似文献   

19.
一英国和北欧的瑞典、丹麦、挪威以及瑞士、奥地利、葡萄牙等七国正在加紧筹組“欧洲自由貿易联盟”(通称“小自由贸易区”),来对付以西德为盟主的西欧“共同市場”集团。这就使得因“共同市場”条約的实施而引起的西欧国家之間的貿易战进入一个新的更趋剧烈的阶段。英国同西德、法国之間爭夺西欧政治优势地  相似文献   

20.
1972年12月在英国发生的猪水泡病由于其与猪的口蹄疫相似,曾经引起很大的关注。几天之内就完成了鉴别诊断,主要是由于Pirbright市动物病毒研究所于1966年在意大利发生的一次短期流行和1971至?2年在香港发生的一系列流行中所积累的经验。在早年的流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