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软实力”(Soft Power)这个名词,自从美国国际关系专家奈提出之后,世界各国谈者甚众。什么叫“软实力”?不凭枪炮,也不靠航空母舰或太空卫星.“软实力”是指对世界各国具有吸引力的文化霸权。“文化霸权”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文化既成霸权,  相似文献   

2.
陈正良 《政策》2008,(9):60-60
陈正良在2008年第2期《浙江社会科学》撰文指出,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具有丰富资源和良好基础,同时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与问题。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强国使命所在。(一)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荟萃世界多元文化精华,凝结民族文化精神,建设生机勃发的当代中国新文化,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紧贴部队中心任务,着眼满足官兵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力开展健康向上的军营文化活动,不断增强军营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和生命力,有力促进了部队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4.
软实力概念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来的。按照他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涵盖了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19世纪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就有过这样的名言:“手持大棒,但说话要柔声细语”。“软实力”在政治上的体现大致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以及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5.
一、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加剧,作为综合国力重要内容的软实力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软实力”概念是由约瑟夫·奈(Joseph S.Nye,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前美国助理国防部长)首先提出的。约瑟夫·奈把国家实力分为硬实力(hardpower)和软实力(softpower,也翻译为软国力、软权力、软力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构成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发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等重要作用。治安与文化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治安文化则是两者紧密结合的衍生物。把治安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充分挖掘治安的软权力资源,赋予治安文化以先进的治安价值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其扩散性,必将有利于治安文化“软实力”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两百年前,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说过:"大学不是诗人的生地,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激起年轻人的一些诗心的回荡,一些对人类问题的思索,那么,这所大学之缺少感染力是无可置疑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涉及到思想、精神、文明、文化、传播等诸多方面,而思想的建设是最为核心的。大学是一个国家创造思想、建设思想、传播思想的重要阵地。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本期独家策划围绕大学精神在国家发展的作用、大学在现代文明中的作用、如何培育大学精神、大学如何造就大师等方面编发了一组文章,期望能对读者理解大学精神与文化软实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韩振峰 《前进》2008,(4):16-17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流行的关键词,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它主要强调: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而且也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外延宽泛,如果我们把文化理解为“人类一切精神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的话,那么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的外延既包括政治、外交、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又包括哲学、法律、语言、宗教、艺术等等,所有这些东西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力,就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李平贵 《前沿》2015,(1):112-115
农村文化软实力实质上就是一种区域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农村的集中体现。农村文化软实力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着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缺失、文化建设人才缺失流失严重、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力与吸引力不足、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不活等诸多问题。因此,要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强化农村基层组织推进文化建设的责任意识,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夯实软实力建设的"硬"基础,培养文化建设人才,稳定文化建设队伍,加强特色文化的开发与管理,提高农村特色文化的传承力和吸引力,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文化民生"。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生成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丰安 《求索》2011,(12):60-62
文化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文化只有历经“知识化”才能进入具体的实践领域,软实力是实践域文化形态的基本特征。政党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展现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这种文化软实力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具有内在逻辑。从政党文化概念的角度进行考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生成逻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走出“文化困境”的新式知识分子的诞生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生成的逻辑起点;(2)政治冲突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生成的实践逻辑;(3)“党建国家”模式的确立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生成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1.
张斌 《思想战线》2011,(Z1):528-529
体育强国应该是各项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一流,并且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国家。软实力视角下的体育强国就是在体育文化吸引力、体育价值观吸引力、体育体制吸引力、塑造体育国际规则和国际形象等体育软实力方面,对内影响体育发展潜力、对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提升体育强国软实力的途径,包括体育价值观、体育文化精神在内的我国体育文化实力,通过国际、国内的重大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来提升我国体育软实力,争取国际体坛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长治市以弘扬太行精神、培育人文长治精神为指向,围绕“神话之乡、红色之地、绿色之城”的文化身份定位,以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极具品位、最具魅力的人文型城市为目标,在全市兴起了文化建设的高潮,文化建设在文艺精品创作、民族民俗文化工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文化对群众的凝聚力、对社会的影响力、对外界的吸引力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3.
何谓软实力软实力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来的。此人曾担任克林顿政府的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助理国防部长。今年4月初,他推出了一本名为《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致胜之道》的新书,对以切尼、拉姆斯菲尔德和沃尔福威茨为代表的崇尚武力的"新保守派"进行了批评。据他自己概括,软实力的定义是"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别人来达到自己预想目的的能力。" 软实力大致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以及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和亲和力。美国政界和学术界大体分为"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两派。主张凭借硬实力强行推行美国价值观,以确保"美国利益"的称  相似文献   

14.
农村文化软实力不仅是区域农村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农村的集中体现,是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和精神力量。设计适合中国农村发展趋势且操作性强的农村文化软实力综舍评价指标体系,要在农村文化凝聚力、农村文化保障力、农村文化生产力、农村文化吸引力和农村文化影响力这五个农村文化软实力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测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用以评估不同地区农村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情况与发展程度,提高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08,(8):67-68
近年来,金坛宣传文化系统以“发展阵地软实力、壮大媒体软实力、增强文化软实力、释放人才软实力”为重点,大手笔发展和谐文化,大力度促进文化繁荣,全面提升先进文化的引领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为建设和谐金坛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文化软实力包括制度文化软实力和观念文化软实力两个部分,优越的政治制度本身就是制度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文化软实力特征: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也面临一些困境。只有走出困境,才能更好地展现中国政治制度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化是当下中国文化领域一道独特的先进文化风景,本身蕴含着诸多优秀特质。文化软实力建设应该充分发挥党史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其作为引领发展方向、促进持续扩展的文化支撑,并不断用党史文化的精神内核和鲜明特色塑造、展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独特魅力,使其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价值皈依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于民族与国家的发展而言,文化软实力的首要功能在于"内聚人心、外塑形象"。传统上来看,文化软实力体现为一个民族蕴涵价值观层面的文化所具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具备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才能凝聚人心,保障民族和国家团结。就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文化软实力还有赖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有了竞争力的文化一方面  相似文献   

19.
文化全球化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相比国内积极关注质量提升的硬实力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目前提升中国的文化力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  相似文献   

20.
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核心价值观念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文化形象的亲和力、文化环境的美誉度等。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破除体制机制、投资渠道、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制约和阻力,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相互协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