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陈斌华 《台声》2014,(3):46-47
春回大地,莺飞草长。关注两岸互动的朋友在2月中旬,或许会注意到“茶叙”、“走春”、“谈心”这3个比较新鲜的词汇。3个词都透着轻松、随意的气息,却在这个早春与两岸大事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文化楔子     
《台声》2015,(24)
<正>很久不曾看小说了,不是不想,是没鲁迅先哲的智慧,这世上,并非人人都有水平加能力能把时间硬挤出空来。如我,便不能把北京讨厌的雾霾抓住关进笼子一般。故,不知现在的小说还有楔子否?这是在冷不丁的情况下,想要用这个词了。沿着这个词深走,发现了文化,发现了今天的两岸文化交流,一如这个词的概意,我们最终是需要通过两岸文化交流,引出  相似文献   

3.
陆东红 《两岸关系》2013,(11):35-36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的井冈山迎来了参加海峡媒体井冈山峰会的两岸嘉宾。两年前,江西曾举办两岸媒体庐山峰会,两岸嘉宾曾在庐山聚首,畅叙友情,共谋发展。此次海峡媒体峰会是第二届,会议主题是‘携手合作共筑梦想”,以深入探讨华文媒体如何融合中华文化,实现互惠互通,强化合作共赢,实现美好梦想为主旨。来自台湾16家主流媒体的负责人和记者、大陆15家中央和省级媒体的负责人,以及江西省内部分媒体代表出席峰会。  相似文献   

4.
易靖茗 《台声》2013,(2):59-59
1月12日,由人民政协报社主办的“两岸民间互信与媒体互动”暨人民政协报《两岸经合》周刊百期恳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峡两岸近200位两岸问题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参加了此次活动,共商两岸民间互信和媒体互动。  相似文献   

5.
高辉  李峰 《台声》2004,(7):34-37
听说台商们回到家乡,和久违的亲友们一见面,乡亲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你在哪里发展?如果台商是在上海投资,那他讲起来眉飞色舞,旁人听得也津津有味。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上海热”。 最近,两岸媒体上出现“上海热”这个词的频率低了,于是,有人猜疑,台商对上海的投资是不是  相似文献   

6.
《两岸关系》2023,(4):45-46
<正>3月20日,由天津市台办主办的“两岸媒体津沽行”活动圆满落幕。这是在疫情管控转段后首次迎来的两岸媒体交流活动,旨在促进两岸媒体交流,同时多角度展现天津城市形象和高质量发展成果,让两岸同胞全方位、立体化感受天津“十项行动”丰富意涵和城市魅力,促进同胞心灵契合。在为期4天时间里,两岸媒体记者以联合采风、  相似文献   

7.
土壳 《两岸关系》2014,(1):53-54
海峡水暖,媒体先知,两岸开放各项交流以来,两岸新闻界发挥了报晓迎春、先驱破冰的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两岸主流媒体客观、公正的报道典实地反映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方面面-政治对话、经济合作、人员往来、文化共扬、科技互通……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3,(5):56-56
大陆湖南卫视综艺节目《我是歌手》轰动两岸,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成为时下热议的话题,而这个现象也清晰呈现出两岸交流的日益深化,但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指责大陆以此节目“入岛、入户、入脑统战”的说法,实在令人失望,也与事实有明显差距。《我是歌手》并非被台湾媒体炒作或引导,全因岛内民众自行通过网络观看,引起轰动后,媒体才跟进报道。整个过程,无涉任何政治阴谋。  相似文献   

9.
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一个既简单又不简单的话题 海协会新闻交流参访团一行7月28日下午拜会海基会,并参加了两岸新闻资讯交流座谈会。人们从随后发表的新华社新闻通稿中不难了解到,参访团此行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推动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而台湾方面对此也有明确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5)
<正>随着台湾政党轮替,民进党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致使两岸官方联系沟通机制停摆。针对这一两岸新的形势,广大涉台媒体,坚定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中央对台大政方针这个中心,服务加大两岸民间交流力度这个大局,一年来,为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促进两岸  相似文献   

11.
从两岸新闻单向交流,到2001年大陆记者赴台驻点采访正式启动;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两岸新闻与媒体交流,从低谷到波峰,如今“柳暗花明又—村”。在两岸直接双向“三通”成为现实之际,2008年12月18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和东南卫视的4位记者赴台驻点采访,开启了大陆首批地方媒体赴台驻点采访的序幕。掐指一算,东南卫视赴台驻点历程已过‘饲岁”,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聆听东南卫视作为首批地方媒体赴台驻点采访的经历与感受….  相似文献   

12.
赵楠 《两岸关系》2009,(11):9-10
为促进两岸新闻交流,建立更宽广的媒体合作平台,继不久前海协会新闻交流团访台之后,10月28日至11月1日,由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领的海基会新闻交流团一行先后访问北京、山西,就两岸媒体交流与业界再一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陈键兴 《台声》2014,(1):16-16
<正>2013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北京会见了出席2013海峡两岸媒体前瞻论坛的代表。俞正声充分肯定两岸新闻交流取得的成绩以及两岸媒体为推动两岸关系改善发展、增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是两岸民众的共同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两岸民众的共同心愿。这就是两岸媒体交往的基础。俞正声希望两岸媒体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善尽社会责任。以和平发展为  相似文献   

14.
<正>海峡水暖,媒体先知,两岸开放各项交流以来,两岸新闻界发挥了报晓迎春、先驱破冰的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两岸主流媒体客观、公正的报道真实地反映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方面面——政治对话、经济合作、人员往来、文化共扬、科技互通……每一个两岸交流的场合都少不了两岸媒体的参与报道。可以说,两岸新闻交流是两岸交流中最为积极活跃的因素之一,两岸新闻交流融于两岸大交流之中,汇聚了两岸交流的正能量,充分发挥了两岸交流合作传导助推作用。2013年12月22日,海峡两岸媒体前瞻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宾馆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央电视台主办,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台湾"中央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2日,两岸近60家媒体"大佬"相聚台北,参加以"媒体新时代文化大合作"为主题的第七届海峡媒体峰会,分享宝贵经验,商讨破题之道。在这场头脑风暴中,两岸媒体人期待通过交流合作,进一步振兴、繁荣中华文化,并在这个过程中为自己谋求发展壮大的机遇与空间,以期更好地应对互联网挑战。  相似文献   

16.
倪永杰 《两岸关系》2013,(11):13-15
众所瞩目的首届两岸和平论坛于.10月11、12日在上海东郊宾馆举行。因为探讨敏感的两岸政治议题,引起两岸有关方面、乃至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两岸主流媒体、美国彭博新闻社、日本产经新闻、朝日新闻、读卖电视台、每日电视台、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纷至沓来,进行密集、深度的跟综报道。这是继10月初印尼APEC“习萧会”后,掀起的又一波“两岸政治热”,两岸后续政治互动引人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7.
丁宇 《两岸关系》2013,(1):56-57
1月12日,两岸民间互信与媒体互动暨人民政协报《两岸经合》周刊创刊百期恳谈会在京举行。恳谈会上,两岸专家学者围绕加强两岸新闻交流、加快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等议题进行探讨。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克辉、大陆主要涉台媒体机构负责人、两岸工商界代表200多人出席会。  相似文献   

18.
吴师 《两岸关系》2009,(6):16-18
5月15日-22日,首届海峡论坛在每峡西岸的福建省隆重举行。与以往两岸大型交流活动不同的是,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的本次大会,在突出经贸交流的同时,还将两岸民间交流提到了很高的层次,包括两岸民间习俗、传统文化在内的对接和互动活动吸引了两岸同胞和媒体记者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9.
刘红 《统一论坛》2008,(4):8-10
被台湾媒体称为是“等了60年”的“世纪首航”的“周末包机”启动后,引起各界高度关注。作为两岸通航方式的新突破,“周末包机”集中体现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必将对两岸交流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两岸和平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周振晴 《台声》2011,(9):62-63
自台当局2008年10月正式开放大陆交换生以来,随着两岸高校合作交流的扩大,交换生这个肩负使命的群体受到各媒体的广泛关注。今年4月,江苏省台联为了更好促进苏台两地大学生间的了解与沟通,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举办了首届“青春宝岛行”江苏赴台交换生征文活动,得到两岸交换生的热烈反响。本期《我看台湾》栏目在获奖征丈中选择3篇——(《骑楼的诉说》《踏歌行、人未停》《与台湾老兵的一次亲密接触》,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