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交换价值。破解商品交换价值的二重性、货币交换价值的二重性,进一步分析商品生产价值转化为商品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科书中,一直认为,只有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创造价值。这种观点,其实是既不符合实际,也不符合马克思经济思想的。我们认为非直接生产劳动、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也是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从马克思的全部经济学著作来看,马克思不仅讲过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创造价值,而且讲过:第一、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也会创造价值。例如,马克思在(剩余价值论卜书中谈到服务劳动的时候就说过:“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象其它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日前的教学中遇到这样一道选择题:中央电视台加密卫星电视频道于1995年11月30日开始试播,电影、体育、文艺3个频道实行有偿收视。加密卫星电视节目属于:.A劳动产品,但没有直接交换IB、商品,因为它既有使用价值,又实行有偿收视C、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D、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此题选项应该是D,但在讲解过程中,有部分同学认为加密卫星电视节目不是商品。理由有二:1.当我们购买某种商品时,只要按等价交换的原则付出了价值,就应该得到该商品的全部使用价值。以此类推,加密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4.
艺术商品与一般商品相比,在使用价值、价值形成、价值转移、价格变化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即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就越多,从而凝结于每件产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越少,商品的价值也就越小。而商品的价格——我们通常说的物价,它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的,商品的价值越小,其价格也就越低。可见,  相似文献   

6.
开学伊始,学校组织我们到余姚参观河姆渡文化遗址,目睹博物馆陈列的众多文物,不仅触景生情,这博物馆里的文物具不具有商品属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就是说,它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而文物并非当代人们的劳动产品,此其一。其二,作为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价值,它必须是用来交换的,可这文物是供人参观的,不出售给游客。因此,初看来,那博物馆内陈列的文物似乎不具有商品的属性,不能视为商品。 然而,读者且慢,以本人之拙见,河姆渡文化遗址博物馆之文物应该具有商品属性。 首先,文物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部门,同时又是宏观经济范畴的构成部分。这一生产部门的产品——研究成果,是知识性产品。研究这种知识性产品是否具有商品属性,要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性质谈起。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分为两类,一是实物性商品,一是知识性商品。实物性商品形象具体,知识性商品形式多样,有的是设计图纸,有的是文学资料、声像、穿孔纸带或知识占有者的言和行。实物商品和知识性商品的形态不同,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两者都是劳动者创造的财富,都是商品,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个商品的共同属性。  相似文献   

8.
在《政治经济学常识》的教学中,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的商品虽然经过了市场,但是没有交换成功,即卖不出去,那么,它们还是商品吗?它们本身是否具有价值?生产它们的劳动是否属于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商品及其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的含义。我们知道,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而交换不成功(包括由于经济危机等原因被资本家毁掉)的商品,由于它们最初也是商品生产者为了交换而生产的,生产时都消  相似文献   

9.
信息商品价值生产与信息商品使用价值生产是不能划等号的,这是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目前。国内信息情报学界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混淆二者的区别,认为信息商品不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否定信息商品价值量。信息商品价值量关系到信息商品价格形成的基础,关系到信息商品经营,有必要探讨清楚。一、信息商品生产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信息商品生产既包括信息商品使用价值生产,又包括信息商品价值生产。使用价值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是具体劳动;价值生产所耗费的是抽象劳动。这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劳动。具体劳动是怎样劳动、劳动什么的问题,关系劳…  相似文献   

10.
商品市场     
商品市场由实物形态的物质产品在交换和流通中所形成的市场。主要包括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两大类。商品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主体和基础。其原因是,商品市场的发育决定着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和其它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商品市场的价格信号是其它市场价格信...  相似文献   

11.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也是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如何才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呢? 首先,要把商品当做一个历史范畴来理解。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并不一定就是商品。在原始公有制条件下,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个人消费品,劳动产品无需交换,因此,他们的劳动产品并不是商品。只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尤其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出现以  相似文献   

12.
论商品包装的文化传播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品同质化时代 ,商品包装的文化传播功能日益突显。一方面 ,通过传播商品中的文化附加值 ,企业和品牌形象得到提升 ,商品价值实现增值 ;另一方面 ,通过传播民族文化 ,融汇世界文化 ,商品包装还积极地参与社会的文化服务、文化教育和文化建构 ,实现文化增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商品在意大利黄思贤我国产品从机电、车床到丝绸、服装和皮革原料,由于价格低廉,质量较好,在意大利很受欢迎。意大利是中国在欧洲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1989年以后欧共体国家中首先与我恢复正常贸易和外交关系的国家。意大利的厂商和中小企业家对我...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10,(9):56-56
前不久,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供需对接会上,钦州市三家坭兴陶企业生产的20多款坭兴陶产品成功人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钦州坭兴陶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泥质纯净细腻,经高温烧制后,成品光润柔美、古色古香,极具欣赏和收藏价值,享有“中国一绝”美誉。  相似文献   

15.
“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高一思想政治课第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的疑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价值规律、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一些日常经济现象的正确认识。教学中,我从以下地方面入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弄清四个慨念: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果或能力。计算劳动生产率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计算,另一种是用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6.
“商品价值量是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的,而商品的价值总量却保持不变。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为什么社会商品价值总量却越来越大了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理解社会商品价值总量与某种商品价值总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的增加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引起的。一、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使社会商品价值总量随之扩张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其综合利用的程度也不断提高。各种以不同的生产资料为劳动对象的劳动相继出现,社会劳动总量随之不断扩张,不同的新的使用价值被创造出来,并具有量的扩张的…  相似文献   

17.
论商品价值的创造与收入分配的统一刘炳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对待价值财富的创造和物质财$的创造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呢?下面谈些个人看法,兼评一些论者的观点。一、要把价值财富的创造与物质财宫的创造区别开来,确认劳动价值论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  相似文献   

18.
现代商品包装是指“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GB4122—83《包装通用术语》)。这即表明现代商品包装已不仅局限于保护商品品质与数量的生产包装,还包括便于流通、促进销售、方便消费...  相似文献   

19.
“商品”的内在矛盾性理论由来已久,但学界对其内涵及其成型过程的直接阐释较少。梳理相关文本可知,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到《资本论》,马克思关于商品的范畴从交换价值单一维度推进到使用价值与价值内在矛盾统一维度。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最终确立了《资本论》的逻辑起点,并以此深化了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商品?《政治经济学常识》上册中说:“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就是说通过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定义中“用来交换”一语应指通过交换过程。然而有人却说这个定义除了含有通过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商品之意外,亦含有只要为了交换而生产,即使产品卖不出去也仍然是商品的意思,把“用来交换”一语仅仅看作生产者的动机、目的、愿望,不一定非要通过交换过程不可。商品的定义果真含有这种意思吗?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