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的现代社会保险制度起源于十九世纪的私人保险及互助保险制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保险作为解决诸如贫困、老年、疾病、伤害及家庭负担等社会问题的一项制度在法国境内得到了真正有组织的扩展,并逐步趋向完善。因此,法国社会保险制度自1945年立法确定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2.
中英伦葩 《法国研究》2013,(1):33-36,23
法国作为欧洲推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起国和倡导国之一,其高等教育改革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改革都有借鉴意义。虽然法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但是在面对新型大学生“C-代”的教育方面,法国和中国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法国“C-代”的自身特征入手,介绍法国教育为适应这一代人的个性特征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探讨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背景下,法国的教育改革对中国有哪些可借鉴之处,是否能培养出“交流、创新、合作”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3.
1995年10月4日,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syst6medeprotectionsociale)庆贺了自己50周岁的生日。1945年的这一天,由戴高乐总统签署的法令奠定了以“连带责任”为原则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尽管探本求源,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就已有了先期的社会保险制度(syst6med’assurancesociale),但1945年的改革更加完善,更加雄心勃勃,使社会的受益面更广。著名的“三U”原则(Unit6一统一,Universalite一全民,Uniformite一均衡)的确立,旨在给予全体公民以同等的社会保障。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证实了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生命力和有效…  相似文献   

4.
由于特殊的政治、社会与历史传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混合型特征,这种混合型社会保障制度在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需求的同时,也成为导致法国社会保障支出快速增长的重要制度性因素,并在事实上已成为不同社会群体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的经济乃至政治工具,使得法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表现出较之其他西方国家更加明显的艰难和缓进,并导致法国社会近年来罢工运动的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5.
欧债危机中法国的欧洲政策——在失衡的欧盟中追求领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骥 《欧洲研究》2012,(5):29-45,2
追求"法国领导的欧洲"是法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欧债危机改变了欧洲的权力结构,形成了欧洲经济治理领域和外交安全政策领域权力结构的分化。面对一个失衡的欧洲,萨科齐时代的法国在追求欧洲领导权上呈现出两个不同的路径:在外交和安全政策领域展现强势的领导和进攻性,在经济治理和危机应对领域与德国共同领导并展现出妥协性。危机使得"法德轴心"再次成为欧洲事务的领导核心,但却呈现出"法国主张、德国内核"的特征。法国大选和左派的上台为再平衡提供了契机,奥朗德时代的法国在追求欧洲领导权上呈现出了新的路径:通过内部和外部制衡来平衡德国日益增长的经济权势,追求一个更加平衡的欧盟。  相似文献   

6.
浅析德国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德国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苏惠民论对外贸易,德国排在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按国内生产总值,德国紧随美、日之后,世界排行第三。在欧洲,德国一向是无可争议的“巨富”,国内生产总值几乎等于法国和英国之和。自从1948年艾哈德推行货币改革以来,德国经济实力不...  相似文献   

7.
姜艳 《法国研究》2013,(2):19-21
学位制度是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位制度的完善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述了法国学位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法国学位制度多样性、灵活性、开放性的鲜明特色,并探讨了法国学位制度对我国学位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在学位层次多样化、学制设置弹性化、教育理念国际化、学位制度立法化等方面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法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发动机"的作用。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的确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法国的欧洲联合思想源远流长,许多思想先贤为欧洲联合奠定了思想根基。一战后泛欧运动兴起,白里安在国际联盟倡议成立具有联盟性质的机构,标志着欧洲联合思想上升为法国政治家的执政理念。二战后法国开始寻求新的欧洲联合的实践,军事上与英国签署《敦刻尔克协议》,经济上与西欧国家签署金融合作协议。皮杜尔、舒曼等政治家更为积极地推动欧洲联合。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几经酝酿,最终开启了一条全新的欧洲一体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欧洲货币联盟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的非对称性治理机制始终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面对欧元区债务危机和“里斯本战略”差强人意的实施效果,法国“欧洲经济政府”的主张对当前欧洲货币联盟极具德国色彩的经济治理机制提出了挑战.本文将对“欧洲经济政府”这个概念的含义和历史进行梳理,解析这个概念背后德法两国在欧洲货币联盟治理机制上的根...  相似文献   

10.
以“特殊制度”为标志的法国养老保险具有鲜明的行会主义特征。因长期财政亏空,“特殊制度”被视为拖累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弊病,而成为自20世纪90年代起历届法国政府改革的对象。然而,所有以取消“特殊制度”为目标的改革均无功而返。借助对夭折的“积分制”改革的分析,可以发现结构性并轨改革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法国养老保险体系的财政失衡问题,而且由于完全背离了塑造法国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观而遭到强烈抵抗。在法国社会共存着脱胎于旧制度等级社会的“特权情结”和继承于大革命共和体制的平等原则。这对矛盾的价值体系一方面推动对行业专属权益的争取、捍卫以实现不同行业在职业身份认同上的“平等”,另一方面引导在绝对意义上追求现实利益的“平等”。同时承载这两种“平等”是“特殊制度”无法完成的使命。在法国社会还没有完全为了实现商品性“平等”而准备放弃社会性“平等”的情况下,“特殊制度”既不会被完全接受,也不会被完全废弃。这决定了法国养老保险改革很难突破参数调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行业差别为基础的“拼贴画”模式.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法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会主义文化传统.学术界的大多数研究成果都对法国社保制度的行业特点持批判态度,认为它是削弱法国经济活力、阻碍法国社会发展的桎梏.这样的结论仅从经济、政治视角出发,忽视了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文化视角.本文从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文化视角出发,把社会保障制度的文化根源以及制度所产生的积极的社会文化影响做了详尽的分析,从而揭示了社会保障制度与民族文化的相互作用,这将有利于完善我国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散居在五大洲自公元一千年开始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法国华人的历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开始的。起初,在法华人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法国华人人口的迅速增加并跃居欧洲首位。1975年,东南亚难民(其中80%是华人)在巴黎十三区形成中国城之后,由散居的华人形成的自主商业圈成了巴黎华人的象征。随着中国经济开放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大陆华人涌入法国。如今,华人移民问题已经引起法国,甚至欧洲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回顾法国移民政策的演变、法国华人迁移的历史、构成以及巴黎华人移民空间的形成与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3.
刘小雪 《当代亚太》2004,(12):18-23
本文试图以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印度的经济改革.分析制度的起点模式,是为了说明在印度开展经济自由化改革势在必行.分析旧制度下的既得利益集团以及变化了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是为了说明印度经济改革既困难重重,又有它不可阻挡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1608年尚普兰建立魁北克定居点,正式揭开了法国的北美殖民史。广阔的欧洲市场和北美丰富的海狸资源使毛皮贸易成为新法兰西建立和扩张的经济基础。欧洲人带来的疾病、枪支和贸易引发了持续的战争冲突。在殖民者的诉求声下,法国兵团到达新法兰西,具有防御功能的贸易堡垒相继建立,有效维护了毛皮贸易和殖民地的安全稳定。法国王室于1663年正式接管新法兰西,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行政改革,以适应法兰西殖民帝国的政策,毛皮贸易作为维持法国和印第安联盟的政治手段的作用也逐渐加强。与此同时,欧洲市场的千变万化和海狸资源的逐渐枯竭使毛皮贸易的经济作用不断减弱,并在18世纪中叶以后走向衰落,相继而来的是七年战争法国的战败和新法兰西的终结。  相似文献   

15.
德国经济基本面评析:制度与运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乃新 《德国研究》2006,21(1):10-14
目前德国经济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低增长与高失业并存。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其成因既来自经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外部挑战,也产生于德国经济基本面制度改革滞后与运行机制摩擦加剧。问题的最终解决在于通过思想创新和制度改革,发挥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应有的优势,切实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从制度和运行两个层面改善经济基本面。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发展引起了经济结构和文化价值观的变化,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民众政治信仰和政治意愿的变化以及民众对政党态度的变化。法国的经济模式长期表现出对全球化的不适应性,这种不适应性所引起的社会危机进而又带来了法国民众的政治认同危机。而政治认同的危机反过来加重了法国的社会问题,增加了执政党的执政成本,外交成本以及维护法国国际地位的成本。法国的政治认同危机是欧洲形势的一个缩影。对于法国情况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欧洲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7.
2022年法国总统选举是法国乃至欧洲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近几年来,法国政局正持续处于历史性的重组与调整之中,传统大党日渐式微,新兴政党迅速崛起,使得左右分立的传统政治格局出现新的分化态势,种种不确定性的变化不但对法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也使之成为观察当代西方政局变革与经济社会发展调整的重要窗口。同时,未来法国政权的重组同样会对面临诸多困境的欧洲一体化及欧盟改革产生深刻影响,从而也会影响到欧盟参与世界格局重塑的能力及其行动空间。在竞选运动期间,诸多政党候选人所表达的政策主张及其背后的价值诉求,也是理解当代法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对外关系走向的重要凭借。鉴于此,本刊编辑部邀请学界多位学者,以笔谈的形式,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法国2022年大选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局势与思潮进行分析,借以深入理解法国大选所涉诸多议题的潜在影响。此次笔谈共有六篇文章,分别为《马克龙执政回顾及竞选前瞻》(慕阳子)、《法国大选与外交政策——戴高乐主义的回归?》(张骥)、《中法关系的机遇与挑战》(武亦文、王朔)、《马克龙在大选中可支配的经济和金融工具》(赵永升)、《泽穆尔蹿红与法国移民政策》(王鲲)、《何以“平等法...  相似文献   

18.
欧盟作为当今国际社会中最为成功的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 ,其发展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在欧盟全部的发展历程中 ,法国始终是推动这一地区性国际组织发展的主导力量。法国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法国的自身利益 ,通过建立“强大的欧洲”来加强地处欧洲中心的法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为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 ,法国外交部长舒曼 ( RobertSchuman)就提出“舒曼计划”,建立欧洲煤钢联营 ,为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后冷战时期以来 ,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欧洲一体化也面临着从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到政治…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文学在法国》和《法国作家与中国》在欧洲各国中 ,中国文学在法国传播与影响不是最早的 ,法国与中国的直接交流要晚于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 ,但中国文学在法国的传播与影响却是最大的。法国是世界公认的欧洲汉学中心 ,而且没有一个欧洲国家像法国那样有那么多心仪中国文化、推崇中国文学的作家 ,没有一个欧洲国家像法国那样有那么多研究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的学术机构、团体与专家学者 ,也没有一个欧洲国家出版或发表了那么丰富的有关汉学研究的著作。因此 ,研究中国文学在法国的传播与影响 ,在中外文学比较研究中占有极重要的位…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逐步建立了一个由基本养老制度、补充养老制度和再补充养老制度构成的养老体系,以现收现付为主要融资模式。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人口老龄化、经济萧条等因素影响下,该制度陷入了收支失衡、难以持续的境地。从90年代初期起,为确保养老制度可持续,法国开始改革,在对基本养老制度和补充养老制度"开源节流"的同时,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来撬动基金制的再补充养老制度的发展,使养老风险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分担。整体而言,基金制在法国整个养老体系中的占比依然微弱,保持现收现付制的核心地位不变仍然是法国社会的共识。尽管如此。伴随着公共养老金的持续缩水、养老保障的二元分化、非正规就业的增加以及民众养老观念的转变等,基金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