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绥阳县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空心面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绥阳县空心面年产量达2000余吨,年产值6000余万元。近日,以全新视角,全方位展示贵州山水美景、风土人情的系列微纪录视频《黔视今声》之《撩面》,以微信公众号"黔视今声"为首发平台,同步  相似文献   

2.
八面来风     
《当代贵州》2010,(7):10-10
<正>遵义市:红花岗区"四进"农户服务春耕红花岗区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资源优势,各镇、村党组织通过"四进"农户,为农户春耕生产服务:一是政策信息进农户,让农民明确"生产风向标";二是科学技术进农户,让农民掌握"生产新技术";三是农技专家  相似文献   

3.
古蔺镇三道水村是古蔺县典型的旱山村.1999年,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果树专业技术协会,采取"支部+协会"、"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组织村民从事水果生产,促进了全村土地、劳力与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的合理配置,走出了一条助农增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践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合作社通过发挥集体的统筹功能化解了小农户的生产困境,合作社并没有以直接分红的方式来"代替"小农户致富,而以"让利"的方式"带动"了小农户的长远发展。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激活了村庄治理,集体经济建设成为村集体动员党员的契机,集体还通过党员撬动了村庄的宗族力量,大大减少了村庄发展的阻力;同时,集体活动的增多也重建了村庄"社会"的公共性。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村集体与村民密集互动,也成为后税费时代"悬浮型"政权落地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跨户、跨村、跨乡镇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它既包括原有的社区性合作组织,也包括以乡村经济技术服务实体为依托,或以农村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专业户为骨干,与从事某一专业生产的农户自愿联合起来组成的各种农民专业协会,还包括农户或家庭企业自愿组成的各类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或股份合作企业.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22,(1)
东辽县辽河源镇公平朝鲜族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稳步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逐步实现产业兴村。近年来,公平朝鲜族村新建60米长的钢筋混凝土大桥一座以及水泥路6.5公里、浆砌排水沟2100米、机耕路7.5公里,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极大便利了村民生产生活。新建123户室外卫生厕所,统一改造2300延长米农户围墙和大门,创建"美丽庭院"99户、"干净人家"116户。  相似文献   

7.
李瑞平   《北京党史》2008,(1):41-44
我们西黄垡村位于大兴区榆垡镇的最北端,紧邻京开高速公路。全村土地总面积约2700亩,现有农户287户,1050口人,是一个中等规模的村子。自改革开放以来,西黄垡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经历了发展的艰难和曲折,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道路,由过去的落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6月,黑龙江省税务局稽查局长柳柏春到富裕县绍文村驻村扶贫任第一书记。一年多来,他沉下身子,融入基层,与农户打成一片,倾心尽力,真情扶贫,在短时间内赢得了绍文村干部群众的好评。"驻村抓党建、带动支部干、围绕农户转、群众说了算"。这是柳柏春给自己定的工作原则。他认为要提高村党支部履职能力,就要留下一支村认可、户满意的不走工作队。因此,他针对村党支部  相似文献   

9.
正"中江挂面,面细如丝,截两头,取中段,名曰腰面,又称银丝面……色白味甘,食之柔滑,细而中空,堪称洁、白、净、干、细五绝……"在德阳市中江县,如诗如画的场景随处可见——当地人的房前屋顶,丝一般的手工面随着微风摇曳生姿,分外美丽。在这里,制作挂面不仅是中江的名片,也是当地人祖祖辈辈沿袭至今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为尽快啃下脱贫攻坚最硬的硬骨头,六盘水市钟山区木果镇积极探索"以强带弱"的联村精准帮扶模式,成为该区北部五乡镇中的木果镇便是先行者。物资帮扶引领方向。木果镇木果居委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培育、种植、加工等产业。由于木果居委生产的食用菌产量稳定、品质优良,一度供不应求。2018年实现菌种销售收入400万元,菌菇销售收入160万元,村集体获益25万元,农户分红191.9万  相似文献   

11.
正基本案情许某,中共党员,某镇A村村民委员会主任。2005年,某镇A村根据镇政府安排,将100亩种粮补贴款(以下简称补贴款)分配给A村二组,但A村二组未将补贴款分配到各农户。2006年,经A村研究决定,以A村二组组长杨某的名字开户,将补贴款存入以杨某开户的"一折通"存折内。2007年12月,杨某外出务工时将"一折通"存折交给许某管理。后来,许某从"一折通"存折取出3.2万元补贴款用于个人消费。  相似文献   

12.
杨耀祖 《实践》2014,(7):32-32
<正>五原县胜丰镇新红村晏安和桥香蜜瓜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3月,社员75户,2010年成立党小组,在村党支部引领下,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为发展模式,产业规模快速壮大,群众收入大幅增加,走出了一条"强党"与"富民"相融并进的路子。支部牵头规模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严重阻碍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条件,使宴安和桥生产的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湄潭县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认真贯彻"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制度,充分发挥了"三权"的各自功能和整体效用。一、主要做法(一)一村一证,落实集体所有权一是据实审核颁证。在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由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组审核地籍草图后,在村、组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由农户签字确认,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上海松江、浙江宁波、湖北武汉、吉林延边、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模式一:上海松江模式采取以农户委托村委会流转的方式,将农民手中的耕地流转到村集体。土地流转到村委会后,再将耕地发包给承租者。这是高度"计划性"的"定人定产"农场模式,规模在100亩到200亩之间,农场主不超过3人,只从事粮食生产和养猪。松江"定人定产"家庭模式是科学设计,保障粮食生产,保证了专业化水平,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5.
正长顺县摆所镇城伍村将基层党建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使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保障和促进了全村脱贫攻坚工作顺利进行。为了增强村党组织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城伍村以"村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要内容的"1+3"党组织引领发展模式,在发展产业时,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流转土地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增加产业收益,带动大家共  相似文献   

16.
宣汉县胡家镇在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以全镇16个村党支部为单位组织驻村干部、村支书、村主任共50多名党员与普通农户认亲交友,携手致富,这一举措,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正青龙满族自治县坚持以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2019年,以双山子镇为试点,开展"百姓说事儿日"活动,面对面服务群众,点对点解决问题。向群众问需问计,把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入户走访察民情。建立干部入户走访制度,与群众唠家常,了解百姓家常事儿、烦心事儿、急难事儿,动态掌握户情民情。组织包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全年遍访农户,其他村"两委"干部全年走访农户数不低于全村总户数的80%。集中接待听民意。将每月6日、16日定为"说事儿日",依托各村村  相似文献   

18.
一、"支部加协会"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 "支部加协会"是在党的领导下,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使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目前,四川省乡村两级共建立各类专业协会26877个,覆盖了全省49%的行政村;协会会员达到125万人,带动了289万多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21.5%."支部加协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之所以在四川有这样大的推广面,反映了当前四川农村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叙永县水尾镇水星村有竹品种10个,面积1.1万余亩.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2001年7月,村党支部按照"入会自愿、发展优势、共同致富"的原则,成立了集竹产品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水星村竹产业协会".协会现有会员63人,覆盖全村的13个组,涉及农户60多户,村支部书记被选为会长.协会成立以来,积极带领村民"唱竹戏、发竹财".  相似文献   

20.
圆梦大森店     
<正>大森店村隶属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隔河头镇,全村246户、828口人,分散居住在两条深山沟里。区位偏僻、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富裕,似乎是村民们难以企及的一个梦。"十二五"时期,大森店村被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近年来,村里紧紧围绕上级扶贫攻坚的安排部署,探索出了一条"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