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词艺术的瑰丽奇葩。时代的风云变幻,词人的心底波澜,汇聚成一首首震铄古今的辉煌诗篇,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时空隧道中回环穿越。词人的博大胸怀、深邃感悟和过人才情,  相似文献   

2.
吴晓云 《传承》2008,(2):111-112
毛泽东是中国20世纪杰出的词人。他的词作雄浑恣肆、气势磅礴,这在他长征途中创作的诗词中体现得尤为鲜明。而这种美学风格的形成与毛泽东的宇宙观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中国20世纪杰出的词人.他的词作雄浑恣肆、气势磅礴,这在他长征途中创作的诗词中体现得尤为鲜明.而这种美学风格的形成与毛泽东的宇宙现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诗词广泛传播,受到世人瞩目,除了特殊的政治原因之外,还因为毛泽东诗词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从毛泽东诗词的传播过程和传播方式入手,详尽分析了毛泽东各个时期诗词创作的内容,全面论述了毛泽东诗词的创作风格和美学价值,高度评价了毛泽东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5.
李永军 《传承》2009,(11):43-43
毛泽东对自己所写诗词一向要求极其严格,务须精益求精,总要字斟句酌、仔细推敲、反复修改,几乎没有一首诗词是不经过修改就公开发表的。他还经常向当代诗词专家、他的战友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切磋请教,征询意见。  相似文献   

6.
当代流行歌词与古典诗词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词人善于驱使前人佳篇名句,化入自己的词作中,既使听众易于接受,又可达到化熟为新、因难见巧的效果。评论者多认为从《诗经》、乐府、唐诗、宋词发展至流行歌词,虽有体式上的变化,但某些特质却是一脉相承。本文从整体结构、基本功能、表现方法等具体角度,对于流行歌词继承与借鉴古典诗词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薛涛诗词语言的联想意义作为薛涛诗词文本信息的一部分是需要在译作中传递的。文章以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利奇(Gerfrey Leech)对意义的分类为指导,围绕词汇的联想意义对薛涛诗词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和分析,并进一步得出结论:诗词译者应着重理解与表达原诗词汇的联想意义,因为对联想意义理解与表达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诗词译文的表达效果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1963年冬,毛泽东年届七十,在各方面的推动下.当然更重要的是出于政治家诗人自身的审时度势,在领导“反修”斗争的日理万机之中仍亲自编辑《毛主席诗词》。之前的1957年和1958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曾先后出版过《毛主席诗词讲解》之类的书籍,只是将1957年春《诗刊》创刊时发表的毛的旧体诗词18首。  相似文献   

9.
江建高 《湖湘论坛》2001,14(1):79-81
毛泽东诗词创作主要集中在1927至1936年、1961至1965年两个高潮期(简称前、后期)。若按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诗词集》统计,前后期分别作诗词22首、17首,占总数一半多。其高峰又分别为1935、1961年。相反,1937年至1948年的延安和转战时期,1951年至1960年建国头10年却创作甚少。本篇试联系诗人创作背景和实践,探究毛泽东两个创作高潮的成因和前后期作品在诗艺上各自的特点。  从现有文献资料看,毛泽东诗词创作最早为1915年五言诗《挽易昌陶》,最晚为1973年的《读〈封建论〉呈郭老》,时跨近60年。但他不是职业诗人,不会心无旁骛闭…  相似文献   

10.
朱淑珍的断肠诗词意境凄苦,情怀愁绝,诗画一体,笔触精巧,语言和谐,音律优美,韵味浓郁。  相似文献   

11.
静轩 《长白学刊》2003,(3):95-96
由吉林人民出版社精印出版的孙占国诗词集<素心斋诗词>近日问世.这本以旧体格律诗和词为体裁的诗词集,收集精选了作者30多年来创作的诗词81首.  相似文献   

12.
成全国 《春秋》2011,(5):64-64
近日,阳谷县政协文史资料第33辑——《阳谷诗词》一书出版发行。该书分“东夷溢彩”、“胜迹星辉”、“人物风流”、“岁月峥嵘”、“抒情言志”和“先贤遗韵”六部分。收录了近年来创作的有关阳谷的各类诗词以及旧志中题咏阳谷的诗词佳作500多首.从中可以了解阳谷历史、领略阳谷风光、感受阳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迎“世博”倒计时之际,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市文联、上海市诗词学会联合举办的“顾村杯”中华诗词征文活动正进入高潮。经城乡居民之手撰写的几百首诗词征文如雪花般飞来。尤其是顾村镇的居民们,用喜迎“世博”的浓烈情感,创作了不少具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的好作品,给“诗乡顾村”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14.
冯锡刚 《同舟共进》2014,(10):69-74
“长征诗词”:毛泽东诗词的巅峰 纵观毛泽东伴随其漫长革命生涯的诗词创作历程,有两个高潮时期,前者在1935年前后的长征阶段,后者在1960年代的“反修”时期。作为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毛泽东,其诗词创作的主题,主要是“长征”(可以作为打天下、创业——反蒋、抗日、建国的代名词)和“反修”。出现这两个创作高潮期,正是艺术规律使然。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或上品。则集中出现在第一个高潮期,谓之“长征诗词”。  相似文献   

15.
赵奕 《小康》2005,(4):40-42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有证可查的第一首诗词作品写在他就读北京四中的时候。毛主席对那一代年轻人的影响巨大,马凯毫不讳言自己写诗词的习惯是在效仿领袖。虽然从数量、水平还是影响上,难以望其项背;但是几十年保持的习惯,从热爱程度上可能不差分毫。  相似文献   

16.
李仲凡 《求索》2008,(12):193-194
现代旧体诗词在精神品格、语言形式以及写作传播机制等方面上具有非现代性的特征。在讨论现代旧体诗词的价值和入史问题时,不应该笼统地谈论现代旧体诗词是否具有现代性,而应该注意到它在现代性方面的复杂性与多面性,特别是应该注意到它无法被定性或归入为现代性的层面。现代旧体诗词的现代性与非现代性是夹缠扭结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现代旧体诗词自身所处文化语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它在现代性问题上的复杂性。对现代旧体诗词非现代性的承认,并不意味着对现代旧体诗词的轻视或贬低。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14,(1)
正为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的卓越领导人,毛泽东主席赞誉"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周恩来总理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来赞誉的叶剑英同志,华艺出版社联合广州叶剑英史料研究会、《广州叶剑英研究丛书》编委会,于2013年8月,第一次全面出版《叶剑英元帅诗词手迹》。《叶剑英元帅诗词手迹》共收录了叶剑英元帅诗178首、词16首,其中有叶帅亲笔手迹诗104首、词  相似文献   

18.
陈芳 《北京观察》2013,(7):72-75
顾太清活到79岁,有60年左右的创作生涯,现在能看到她的诗作就有800余首,词300余首,收录在她的《天游阁集》中的《诗集》和《东海渔歌》词集中,被后学誉为清代第一女词人,"男有成容若,女有太清春而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诗词是古代中华文化精髓的传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是提高其文学素养的重要方面,更是发扬古代中华文化的必然要求.要提高诗词鉴赏能力,首先要对诗词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其次要做到"抓诗人,抓意象,抓诗眼".另外,名篇名家的积累也不可少.  相似文献   

20.
人生感悟     
(一)人生有韵律诗词有韵律,人生也有韵律。诗词的韵律指的是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人生韵律涵盖的是生命价值及生存艺术。诗词有韵律才有品味,人生有韵律才有意义。让诗词富有韵律是少数文人的事情,让人生富有韵律是每个人的追求。无论诗词之韵律还是人生之韵律,其实质都是一种和谐。幸福的人生应当是和谐的人生,有韵律的人生。我们需要着力思考的是,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变得和谐,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富有韵律。因为人生旅途中能够让你的生活走调变味、以至失衡变态的事情有太多太多。(二)关于得与失这是一个连几岁小孩都会遇到的问题,有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