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高校党建工作取得较大发展,青年大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但与此同时应该清醒的看到,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确定、培养、管理、考评的过程中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引导,使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文章将过程管理理念应用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中,针对目前积极分子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欢欢 《湘潮》2015,(1):31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中入党积极分子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真正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先锋模范作用成为高职院校党建的一项经常性且很重要的工作。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党校、培养联系制度、积极分子活动三个方面欲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入党积极分子大多数表现比较优秀,入党动机正确,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守纪律,积极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少数入党积极分子对党员发展标准存在认识误区、功利心很强等。在学校的培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高职院校学制偏短,党员培养工作持续连贯性不足;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教师力量不足。因此,应注重入党积极分子早期入党启蒙教育,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团队,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实习期间动态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过程中,既要尊重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热情,保护其入党积极性,敢于发展,又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党员的质量,需要从做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考察与培养、教育与管理等环节入手,把工作重点放在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上。一定要防止“马马虎虎走过场,发展呼呼拉拉一大批”的工作倾向。确确实实让每位入党积极分子感受到入党的过程是深受教育、接受洗礼、思想升华的过程,是终身难忘的人生体验,使共产党员的意识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成为其牢固的思想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5.
《党员干部之友》2014,(11):33-33
正入党积极分子"五定"培养法荣成信诚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计算机解码器、空调机轴芯,现有职工1200人,其中党员12名。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形式单一、内容死板,缺乏明确的考察考核标准,个别入党积极分子存在"论资排辈"思想,热情减退、表现消极等问题,公司党支部探索实行了"五定"培养法,进一步规范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整体素质。拟定成长计划。入党积极分子在培养人的指导下,根据个人意愿和组织期望,拟定个人年度成长计划,从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党员队伍的后备力量,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入党积极分子积分制管理引入"KPI"管理理念,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的"KPI"确定为"政治表现、理论学习、专业水平、工作实践、明德守纪"五个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积分制指标体系,并在培养过程中将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通过量化赋分方式呈现,从而构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积分制管理机制,有效提升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是高职院校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确保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通过调查,剖析了高职院校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现状、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实效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工作的问题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娟  王继辉 《世纪桥》2008,(2):105-106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不纯、入党的积极性不高、对党的了解较少,学生党员理论知识贫乏、模范作用不够、服务意识欠缺。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入党动机、理论水平和表现的同一性不够,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教育工作针对性不强,重活动形式轻工作实效,重工作开展轻组织建设,重工作实践轻理论研究,重专业培养轻政治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宋华丽 《学习月刊》2014,(24):68-68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1]大学生群体在青年中占据重要地位,必须重视作为党员发展后备军的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这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一、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后,党组织应及时为入党积极分子安排1~2名培养联系人。那么,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应该怎么安排、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都要做些什么呢?一、谁可担此重任?为保证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效果,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要由经过较长时间党内生活的锻炼、严格要求自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比较好的正式党员担任。预备党员不能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读者宋明波问:我在一国有企业工作,任车间党小组长,请问党小组在培养和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中的主要责任是什么?答:党小组在培养和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中的主要责任有五点:一是向支部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二是落实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计划和措施;三是协助支部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包括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和实际表现等;四是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和工作表现情况,并向支部汇  相似文献   

12.
最近,在珲春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兼职组织员培训班上,珲春市各党委兼职组织员围绕珲春市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进行了专题研讨。综合归纳各乡镇的情况,当前全市农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下降,有的村已经连续几年没有申请入党的人,也没有发展党员;二是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年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生活较贫困的现象突出,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能力较差。产生这两方面问题的原因有四个:  相似文献   

13.
高校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发展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入党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抓好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和培养是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的必要前提。本文分析了入党积极分子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入党积极分子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认同的路径:加强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线下线上"教育,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实施"实践育德"工程。  相似文献   

14.
玉新同志: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申请入党过程中,必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而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台安县通过建制度、强载体、严管理、抓落实,让党员"亮"起来,队伍"活"起来,组织"优"起来,保持党的纯洁性。切实加强党员发展与管理,在严把入口、疏通出口中保持纯洁性。一是前移"关口",早培养。县委建立了入党积极分子"先上岗后入党"制度,通过在积极分子中开展据事设岗、按需设岗、因人设岗的设岗定责活动,使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前移、作用前置,让他们有  相似文献   

16.
经过基层组织三年整顿,哲里木盟库伦旗农村牧区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党员由1994年的3184名,增加到现在的3387名;入党积极分子由1994年的287名,增加到现在的2032名。其中35岁以下的入党积极分子1422名,占70%,妇女入党积极分子406名,占20%,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入党积极分子1869名,占92%。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比例由1994年的1:009提高到现在的1:06。且从年龄和文化知识的构成上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辩证地看,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不足,比例偏低的情况仍然存在,按盟委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1:07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某些地…  相似文献   

17.
潘文利 《党史文苑》2011,(22):52-53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认真做好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考察,努力构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长效机制,是坚持党管人才,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党员,实现党在新时期伟大战略任务的重要保证。本文拟从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工作实践出发,对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长效机制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进行定期考察、写实,是做好发展党员基础工作之一,也是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教育、加快其成熟步伐、保证发展党员质量的重要措施。一般情况下,党支部和培养联系人每半  相似文献   

19.
邓学平 《世纪桥》2007,(1):122-124
正确的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前提,是入党后能否经受各种考验的关键。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要求入党者入党动机多种多样,一部分人的动机不纯,甚至是错误的。这不得不引起党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何教育帮助入党积极分子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一直是笔者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入党积极分子的角度来分析正确入党动机的培养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在争取入党的道路上积极分子在争取入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应该如何端正动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努力争取入党呢?最近,本刊记者请双辽市参加积极分子培训班的部分入党积极分子谈了体会,他们现身说法,做出了很好的回答:要做到思想入党,就必须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