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的道德文化体系我们正在走向现代化 ,而我们的现代化社会是以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原则决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是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市场的特殊规定性决定了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价值体系应该是一种比资本主义更先进、更科学的新的价值体系 ,从伦理道德文化来说 ,它便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伦理道德文化体系。那么 ,如何理解这种新的伦理道德文化体系同…  相似文献   

2.
瑶族文化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生 《湖湘论坛》2002,15(5):79-80
悠久的历史给瑶族人民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溶于血与肉的瑶族传统文化,既有反映瑶族精神的精华,同时也有形成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非现代性的、甚至阻碍现代化的糟粕。因而,如何摒弃瑶族传统文化的糟粕,弘扬瑶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实现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仍然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一、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探索瑶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的作用和影响,着眼点不是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本身,而是形成这些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的行为方式,以及其中蕴藏着的民族文化心理。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瑶…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模式是建设一种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吸收外国主要是西方有益文化,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简明一点说,就是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和如何吸收西方文化。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方法值得肯定和提倡。第一个方法是“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这个方法首先是就继承传统文化而说的,且由毛泽东同志明确概括出来并有比…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5,(7)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的文化现代化是受本国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宗教等多方面环境因素制约的,其实质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轨,但始终必须以本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如何正确认识、理智对待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辩证关系,如何理清文化软实力与文化现代化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的关联,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传统道德如何影响领导活动?文/界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性的文化。伦理道德观念根深蒂固,因此,传统文化中对领导活动的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道德文化。传统道德文化观念中对领导活动起积极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仁”的观念。仁是中国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我国要获得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必须实施物质、精神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这业已成为共识。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内在地包括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因为任何一种社会文明都继承和延续了前代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同时,任何一种社会文明,尤其是在当代,都必然和其他社会形态的文明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文化是民族之魂。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家庭为本位、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的总结。它深深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渗透到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当中。从长远…  相似文献   

7.
龙山森林传统的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山森林传统的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1〕吴兆录周鸿在步入现代化的今天,如何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有一点却比较清楚,持续发展是今人的职责和任务,为实现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持续发展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从生态学角度提...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亚玲 《前进》2006,(8):54-55
当中国近代社会封闭的大门被西方列强一炮轰开以后,西方文化就蜂拥而入,关心中国命运的人们开始了文化上的思索。中国文化的命运如何?它将如何发展?这是近百年文化论争的核心问题,直到如今,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化,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空前广泛,许多海内外学者就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不一,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实践,道德建设已作为一项紧迫任务被提到了人们的面前。这一方面说明伦理道德问题已经成为直接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基本课题;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这一新的历史阶段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如何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伦理道德状况?在这方面,有三个具有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文化与社会变迁过程,在现代化过程,往往伴随着人们的心理和价值观的变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国的少数民族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是如何适应西方现代化的挑战;一是如何适应国家整体现代化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双重挑战,少数民族几乎每天都要对国内外、民族内外的文化要素做出选择,在某种程度上说,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也就是选择的过程。因此,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中国的少数民族经历着文化的重构、心理的失落、人格的冲突、感情的危机、生存的追求和价值的突变等等问题,随之而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严重的衰退。但是,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履行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义务,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而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体现了这些特点,因此,一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扬与复兴之风,从神州大地刮起,吹遍了大江南北,吹到了内蒙古准格尔旗。  相似文献   

11.
如何理解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理解和处理二者的关系?这些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面临的必须解决好的历史课题──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而且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乃至民族的前途命运。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谈点肤浅之见。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人们界定不一,有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代名词,有时又指中国古代文化,而更多时专指儒家文化。那么究竟应怎样给传统文化一个较为准确的界定呢?笔者认为:(1)其价值系统以儒家体系为主干,同时又兼容道、法、墨、…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是具有民族特色,并与他国不同的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伦理思想为当代青年伦理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最本源的基础。但社会的快速前行催生了这一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逐步解体,社会转型发展使得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失去了相应的支撑与传承,并在多元的青年文化传播中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困扰,青年的发展要求与传统文化的伦理规范之间不断显现出摩擦和冲突。应该通过激活传统文化正效应来教育青年,创新传统文化新内涵来丰富青年,搭建传统文化高平台来提升青年,宣传传统文化崇礼治来规范青年。  相似文献   

13.
资本和人性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趋利避害,一是努力使利益最大化。但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如何遵守商业运作的内在规则和伦理道德仍处于学习阶段,人性底线又失去了原有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信念体系的支撑,更兼社会自身的负面制约和正面支持机制尚不完备。  相似文献   

14.
孙勇才 《求索》2008,(12):120-122
余英时既反对极力维持传统文化,也反对全面拥抱西方文化,在余英时看来,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和表现。余英时认定中国文化是“内向超越”的价值系统,其基本特征是“止”、“定”、“静”、“安”。通过与西方文化“外在超越”价值系统对人类最为关注的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问题的态度的比较,余英时既指出了中国“内向超越”文化的局限性,也揭示了中国文化所蕴藏的合理成分及其现代意义。余英时提出文化重建必须以文化“自性”为前提、以文化传统为根本、以融合中西为起点、以严守学术为保证并且做“退而织网”的功夫。余英时在海外所做的工作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研究如何转化和运用传统精神资源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余英时的文化情怀正是他的中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伦理道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影响绵延至今.行政现代化建设需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义利观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构建现代行政价值观,离不开对传统义利观的批判性继承.先秦诸子早已提出了几种代表性的义利观,提供了珍贵的文化资源,研究其现代价值成为当务之急.当代人肩负着创新民族文化的重任,应积极阐释传统文化并汲取其精华,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网络媒介文化作为转型期社会亚文化的浓缩,既孕育着媒介文化运动轨迹的温床又冲击着传统伦理道德的红线。因此,在剖析媒介文化对传统伦理道德影响的同时,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契机,实现媒介文化冲击下传统伦理道德的反击,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侗族的伦理道德与社交礼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伦理道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为维护和推动社会发展产生着积极作用。发掘和整理民族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中华民族文化更加绚丽,更加繁荣,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文化。在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中有其朴实、真诚、宽容、和谐的特点。对侗族伦理道德和社交礼仪的介绍,目的是使人们对侗族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为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作一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是伦理道德本位主义,传统的中国人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学说的浸润,儒家思想深入人心。近几十年来,中国人虽然有过远离儒家教化的经历,但中华民族重德乐道的传统仍然渗透于我们当今的社会。近几年来,我们也一直在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中一项重...  相似文献   

19.
唐政平 《传承》2010,(9):140-141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从摩梭人的婚姻制度的演变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极大冲击。在现代文化背景下如何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成为迫切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从摩梭人的婚姻制度看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从摩梭人的婚姻制度的演变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极大冲击.在现代文化背景下如何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成为迫切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