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制采样是违背被检查人意愿而提取其身体样本的一种有效的侦查行为,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并未明确强制采样。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由法律对其予以明确规定。因此,应借鉴域外先进立法理念,使我国强制采样的路径清晰化、明朗化。  相似文献   

2.
3.
新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理念和传统侦查措施进行了修改与完善,但仍存在不足。有必要厘清和分析新刑事诉讼法有关侦查措施之修改与完善的具体内容,并加以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服务于侦查学的教学科研与刑事侦查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侦查阶段,刑事案件只是有客观的犯罪事实的嫌疑,查明案件事实,以明确犯罪嫌疑的有无,是侦查机关的重要职责。查明案件事实是侦查人员在法律框架内通过证据证明并用语言陈述表达的刑事案件的客观真实情况,它具有一定的法律性,但是最根本的特征是客观性、可靠性、确定性。查明案件事实的方法主要有:发现和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分析案情,在思维上建构案件事实;查证核实,重新评价建构的案件事实;完善证据材料,确认案件事实。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侦查强制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人身性和财产性两类,长期以来理论和实践,忽视了对诸如查封、扣押、冻结等财产性侦查措施的监督。刑事搜查、扣押等活动直接关系着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人身自由权、住宅安宁权以及隐私权等,监督的缺失使得侦查中侵犯当事人财产权利的现象较为突出,检察机关应当探索强化对财产性侦查措施监督的路径、程序和方式。  相似文献   

6.
强制采样的法治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侦查实践中,强制采样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技术侦查手段,为了在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寻求平衡,在今后的立法中,必须从强制采样的条件、审批程序、犯罪嫌疑人的权利等几方面对其进行必要的规制。  相似文献   

7.
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犯罪黑数大和调查取证难是其突出特点。针对案件特点,其有效侦查途径主要包括:以网制网,实施信息化侦查;扩大线索来源,串并案侦查;进一步明确案件侦查管辖,强化侦查协作;增强侦查主体提取电子证据之能力。  相似文献   

8.
论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诉讼防御权的强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控辩平等要求强化犯罪嫌疑人的诉讼防御权。为此首先应当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以及与之相关的保障制度;其次应当强化犯罪嫌疑人的律师帮助权。由于犯罪嫌疑人的地位特殊,也为了实现实体公正和程序正义,赋予犯罪嫌疑人自我辩护权,并强化律师帮助权必不可少。具体包括律师在场权、律师会见交流权、律师阅卷权和律师调查取证权;最后需要完善犯罪嫌疑人的知情权及相关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抢劫类犯罪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着极大的危害。以往对抢劫类犯罪的研究多在刑法学范围内进行定性分析和在侦查学范围内进行经验总结,缺乏以定量分析为主的调研分析。通过对40名抢劫类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调查,系统分析了他们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户口类型、籍贯、婚姻状况、前科、性格、犯罪意识和犯罪归因等方面展现出来的特征,期望这些研究结果能为研究者认识抢劫类案件犯罪嫌疑人的特征及侦查部门有的放矢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一、律师介入的效果刑事诉讼法第96条第一款规定:“犯罪嫌疑人在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第二款规定:“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讼标的理论争鸣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事司法开始直接将案件事实列为审判对象.在诉讼标的三要素中,案件事实的覆盖范围要比法律关系和诉之声明显得更为宽广.新旧诉讼标的理论虽各具特色,但依据这两种理论所划定的审判对象范围均存在着过窄的弊端.并且,新旧诉讼标的理论之间的争鸣一直难以得出结论,这不利于民事审判实践的统一.以案件事实为审判对象,既符合中国法官的办案习惯,又有利于审判对象范围的最大化,可以终结新旧诉讼标的理论的争鸣.  相似文献   

12.
我国2012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首次对技术侦查作出规定,这对技术侦查的规范化和合法化有着重要意义.但其规定仍有一些不足需要完善,如:在立法中应当明确适用范围、规范实施主体、调整适用阶段、限制使用次数、增加权利救济、具化技术侦查证据的庭外核实.  相似文献   

13.
现有共同诉讼的制度逻辑在于,诉讼程序的“分与合”必须在起诉之时选定,选定之后与之相对应的程序规则贯穿整个诉讼阶段始终。但上述逻辑在实务运行中的悖论在于,法院在起诉阶段往往无法根据原告的起诉状即对多数人侵权纠纷中的因果关系类型进行准确判断。因此在多数人侵权案件中,为查清案件事实,应将传统共同诉讼类型中“分与合”的抉择放置入诉讼的动态流程进行综合评估。将整个诉讼流程划分为起诉阶段、法律适用之大小前提的找寻阶段以及司法结论的导出三个阶段,逐项分析每个阶段中法官与当事人之间利益诉求流动对比,力求建立一套与诉讼进程相结合的准共同诉讼动态判断规则。  相似文献   

14.
刑诉法的修改和刑事侦查制度的变革,使得侦查活动监督面临新的形势。面对侦查活动监督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议强化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的主导者地位,实现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的同步实时监督,适度扩大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的范围,构建检察机关监督制裁的刚性措施,以及强化检察机关自侦活动的监督力度,同时还应强化对技术侦查、非法证据排除、强制措施监督及律师权益保障等方面侦查监督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制造毒品案件的特点有: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精心选择制毒地点;境内外勾结突出。对其侦查的措施和手段有公开和秘密两种方式。前者包括现场搜查、现场勘查、毒品检验、调查访问、袭击行动;后者包括刑嫌调控、技术侦查和内线侦查。  相似文献   

16.
控制下交付,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对正在发生的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依照规定对犯罪活动进行监控以查明案件真相、查缉犯罪嫌疑人的技术侦查措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犯罪情况的不断变化,控制下交付适用的范围必须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结合当前及今后犯罪侦查的实践需要不断扩展。适用控制下交付的侦查措施,不仅要遵从合法性、有效性、策略性、协同性、操作性、保密性等原则,还要遵从重罪原则和时限原则。  相似文献   

17.
证券犯罪在我国是一类新型经济犯罪,它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秩序,侵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公安机关在侦办此类案件时应把握其特点,紧密联系证券监管部门,秘密初查、准确定性,以可疑交易记录为切入点,深入调查取证,并审查完善定案证据,锁定全案。  相似文献   

18.
侦查学在研究视野上的拓展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路径,在此逻辑路径中行为应当是侦查学视野拓展的逻辑起点,案件则位于侦查学视野拓展的中观层面,而组织则最终是侦查学视野拓展中的宏观层面。从行为到案件再到组织这样一种研究视野上的拓展,不仅能够使侦查学从价值论走向认识论,从纯粹经验论走向有理论指导的方法论。更能不断丰富和完善侦查学的学科体系,使侦查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而独立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扩大了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活动范围,提前了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这标志着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在诉讼民主化方面迈出了积极的一步。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律师在侦查中的介入因受种种限制虽有其名却难有其实。要避免侦查中律师作用的弱化和萎缩,使之与强大的控诉职能形成相抗衡的状态,应借鉴法治国家的经验,保证侦查过程中的律师活动具有完事的辩护形态,并使律师的辩护权得到充分的行使。  相似文献   

20.
私有财产权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对个人自由的伸张和实现其它基本权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侦查机关单独决定涉及财产权的侦查措施,因而其在侦查活动中采取限制诉讼当事人财产权的侦查措施相对较为随意,诉讼当事人在自己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后找不到快速、有效的救济渠道。因此,应当构建诉讼当事人不服提请监督的制度,消除监督盲区,切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