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潼南位于重庆西北部,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东,是川渝两地的经济结合部,是重庆对外开放的渝西北窗口。进入新世纪以来,渝遂快速铁路和渝遂高速公路的建设给潼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潼南经济和社会发展驶入了新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2.
潼南位于重庆西北部,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东,是川渝两地的经济结合部,是重庆对外开放的西北窗口。幅员面积1594平方公里,辖31个镇乡,人口92万,近年来,潼南抢抓“两高”(遂渝快速铁路、遂渝高速公路)建设带来的新机遇,乘势而上,负重奋进,苦干实干,经济社会整体突破,迅猛发展,大幅跃升,迈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10,(2):74-75
处于成渝经济区“腹心”的潼南,在新的发展进程中,加强科学规划,以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卫星城”、“绿色经济与科技经济高地”、“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为“三大抓手”,加速城市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潼南农业银行自1979年恢复以来,已走过了15个年头,勤劳质朴的潼南农行人,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振兴潼南经济的新歌。15年前,重新恢复起来的潼南农业银行,只有营业机构9个、农金人员不足100人、存款400多万元、农业贷款2000多万元、固定资产33.7万元,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潼南农业银行党组一班人几经探索、几经磨砺,确立了“打好基础,稳步发展,勤政办行”的办行方针,带领全体职工迈开了艰苦创业的步伐。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他们不断充实调整班子,把一批年富力强、精通业务的职工提拨到领导岗位上来,按照“学习、团结、勤政、廉洁”的要求,不断加强党组  相似文献   

5.
建设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统筹城乡发展,这是市委、市政府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314”定向导航的重大举措。这个开创性、战略性的决策,对于潼南而言,不仅是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赶超跨越的强劲动力。我们必须抢占先机,无缝融入,乘势而为,确保潼南赶上“一小时经济圈”这趟发展“快车”。  相似文献   

6.
《当代党员》2008,(5):F0002-F0002
2007年,潼南县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喜人:渝遂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穿越县境。潼南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区;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优秀示范县”、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生态工程试点县”和“统筹城乡林业发展示范县”;被市委、市政府定位为“中国西部绿色菜都”……全县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基础建设取得突破,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党的建设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7.
《当代党员》2007,(8):71-71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潼南人掀起了城乡建设的热潮,潼南,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焕发出新的风采。  相似文献   

8.
跨入新世纪以来,潼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主要经济指标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渝西经济走廊地区排名显著提升。为了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的势头,顺利建成渝西绿色产品大县、特色工业强县和现代山水园林中等城市,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9.
根据潼南县委的统一部署,潼南县交通局全体党员参加了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潼南县委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全系统党员积极参与,刻苦努力,此次教育活动开展得深入扎实,顺利完成了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各阶段任务,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有力地推进了潼南交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09,(4):78-78
潼南是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原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任书记杨阁公的故乡,是中国红色教育基地。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做出振兴潼南的重要指示后,潼南县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提出了围绕民生,赶超发展的重要理念,确立2009年的发展目标为:GDP确保增长1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以上等,2009年要建成2—3平方公里的工业发展起步区,打造2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起步区。  相似文献   

11.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潼南要抓住机遇,实现新的振兴,必须发挥“三大优势”,构建“三大体系”,实施“四大工程”,以大开发促大发展,力争全县经济总量年均递增10%以上,到2010年达到重庆市区县经济发展中等偏上水平,逐步实现经济繁荣,结构合理,社会文明,山川秀美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2.
余鸿 《奋斗》2009,(10):43-44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发展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为出发点,突出抓好经济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整体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3.
吴洋富 《当代贵州》2012,(35):39-40
近年来,松桃县域经济整体呈现出工业经济持续壮大、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农业产业强势推进、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的态势。 党的十八大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版块明确指出。必须围绕优势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为经纬,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狠抓招商引资,全力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青神县牢固树立发展软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意识,将软环境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行政效能建设和行风建设有机结合,促进了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的突破口,是整体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从近期看,小城镇建设可以拉动内需,启动市场,营造良好的个私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带动乡镇企业发展,从而搅热区域经济;从长看,小城镇通过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将以一种新型生产力的方式,成为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主要助推器。  相似文献   

16.
市委召开的二届七次全会是重庆市在加快推进富民兴渝、努力构建和谐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着重研究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若干重大问题,对全市城乡统筹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目前。只有科学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动潼南县经济和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为全面建设和谐潼南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蔡祥东 《当代党员》2013,(11):65-65
人才是事业之本,是推动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的宝贵资源。潼南县地处渝西,是典型的欠发达县。近年来,我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爱才、识才、弓1才、用才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切实把各类人才凝聚到潼南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18.
提起柠檬,许多人都会想到重庆潼南。这个位于北纬30度、年均气温17℃的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柠檬产区,并形成集产品研发、种植、加工、储运、销售、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促进了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很难想象,如今拥有柠檬等多种特色产业的潼南,在2016年以前还是市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摘帽后,潼南通过进一步打造特色产业,率先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思考与运用》2005,(2):F002-F002,i001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潼南县林业局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方向,以各项林业政策为基础,以深化林业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发展林业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为目标,为潼南人民营造一个“山更青,水更秀”的优良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徐正林 《支部生活》2008,(11):37-37
嵩明县在以思想大解放带动县域经济大发展中,坚持“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发展靠民力”的发展理念,坚持维护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关心群众疾苦重于一切、解决群众困难先于一切,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最大限度地将人民群众的愿望集中起来、智慧凝聚起来,努力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出来,发挥好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实力,全面推进嵩明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