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子     
《廉政瞭望》2015,(3):79
年是过了,吐槽继续——脸也圆了肚子也胖了腿也粗了钱也没了,这个年过得很充实。不长胖的人,你们对得起过年死去的鸡鸭牛羊吗?我让上初中的女儿收拾一下她的房间,她回答我"两个氦原子",听不懂她在说什么,默默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她说的是呵呵(氦原子的化学符号为he he)……  相似文献   

2.
犯罪嫌疑人刘昕,案发前是深圳海关南头海关缉私分局法制科负责人。她担任过8年的刑警学院刑诉法讲师,担任过7年的深圳某公安分局刑警。案发前,她刚刚成功侦破一宗走私大案。然而,在贪欲的驱使下,她却走进了“聪明”的误区。贪念既起,敛财无止境刘昕于1963年生于沈阳,毕业于辽宁  相似文献   

3.
赵曾  王磊 《党史文汇》2012,(7):44-47
享誉文坛的著名女作家丁玲辞世已26年了,她一生经历坎坷,风风雨雨,富于传奇色彩丁玲生前撰写的回忆录中对她早年被国民党当局囚禁和软禁在南京三年的生活做过披露.但由于种种原因,她只是对被囚禁生活做了梗概的叙述,略去了若干细节.近期,年过九旬的老作家陈明出版了《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同忆录》,以亲历者的身份系统同忆了两人相伴走过的历程.然而书中仍未提到丁玲当年与傅焕光的交往.也许丁玲不愿提及那一段往事是因为她在一波波酷烈的充满极左色彩的政治运动中吃过的苦头太多了.  相似文献   

4.
正她的家乡在哈密,那里的瓜果香甜,生活安逸;她上大学在石河子,那里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怀揣着理想和信念,她最终选择了去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条件相对艰苦的二师三十三团工作。从技术员干起,在机关帮过工,负责过科技工作,现在已经是三十三团人口计生办主任、妇联副主席的她,用16年时间,实现了三次人生的自我超越。她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团场,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她叫高艳荣,一朵美丽的瀚海"女人花"。1996年,刚刚走出校门的高艳  相似文献   

5.
余玮 《党史纵览》2014,(4):34-40
正2009年4月13日,83岁的朱敏离开了人世,去天堂与她日夜思念的父亲朱德团聚了。朱敏的一生历经坎坷和磨难,作为开国元帅的女儿,她牢记父亲的谆谆教诲,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一直过着朴素平凡的生活。她在世的时候,笔者曾上门采访过她及其丈夫刘铮,对一代元帅淳朴敦  相似文献   

6.
不居功的老红军 在井冈山下的江西遂川县,有一位老红军女战士邹亚春。她是一位普通但又不平凡的老人。革命战争年代,她曾有过非凡的经历:井冈山斗争时期跟随毛泽东、肖克度过三年多的烽火岁月,经历过无数次大小战斗;1951年毛泽东给她发来请柬,邀请她进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周年国庆大典,安排她在北京住了三个多月。  相似文献   

7.
不居功的老红军在井冈山下的江西遂川县,有一位老红军女战士邹亚春,她是一位普通但又不平凡的老人。革命战争年代,她曾有过非凡的经历:井冈山斗争时期跟随毛泽东、肖克度过三年多的烽火岁月,经历过无数次大小战斗;1951年毛泽东给她发来请柬,邀请她进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8.
曾志,1926年入党,是一位已有近70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她曾跟随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南征北战,参加过革命武装起义,当过红军战士,在延安参加抗日,在敌占区做过党的地下工作。建国后,她又担任过中共广州市委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正是这位为党为人民奋斗了一辈子的革命老人,在十年浩劫中也难逃厄运,深受迫害。  相似文献   

9.
正朱仲丽是我党早期领导人王稼祥的夫人,她曾担任过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在医疗战线工作了50余年,她为白求恩大夫做过助手。在旧上海的白色恐怖中,在延安的窑洞里,无不挥洒有她的青春岁月……2014年2月8日朱仲丽在北京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先辈,使我失去了一位和蔼可亲、身手不凡的师长。她的离去勾起了我无限的追思……  相似文献   

10.
正申纪兰是我多年多次采访过的老劳模。2020年6月28日她走了,我很想念她。我最早认识老申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她常到大寨参观访问,与陈永贵、宋立英、郭凤莲是老朋友。我在与他们座谈交流时,听到过大寨、西沟艰苦创业的许多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1.
那一年她考到北京读研的时候,曾经有过犹豫,每年6000元的学费,让她徘徊了许久。最终,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她决定贷款供自己再读三年。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位女共产党员,她 1926年入党,曾闹过学潮,搞过妇运;面对敌人的刺刀她英勇顽强,在敌人的监狱里她坚贞不屈。然而,由于她生性耿直,刚正不阿,原则性强,却两次被开除党籍,走过了一段坎坷而曲折的人生历程。她就是原轻工业部副部级顾问、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李沫英。  相似文献   

13.
《先锋队》2012,(1):4-7
她是我国唯一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曾先后13次见到过毛主席、周总理,周总理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专门宴请过她,邓小平称赞过她,江泽民称她"凤毛麟角",胡锦涛总书记叫她"申大姐",李鹏、朱基、薄一波、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到西沟看望过她。作为新中国妇女的代表,她到丹麦哥本哈根参加过世界妇女代表大会;美国著名记者斯特朗采访过她;前苏联青年英雄卓娅的母亲给她写过信。她——就是申纪兰。她说:"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  相似文献   

14.
一 从1933年临时中央撤离上海和潘汉年的离开,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时,黄慕兰已中断了四年的组织关系。这期间,尽管她如失群孤雁,但仍坚持为党做了大量工作。然而,没想到几个月前刘晓从延安回上海重建地下党,由于某些对她过去所负的特殊使命不清楚,对她与陈志皋结婚过着“贵夫人”生活不理解,因而未接上关系。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大风浪的  相似文献   

15.
慧华  刘书言 《新长征》2006,(5):60-61
十几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然而,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十几年前,下岗女工刘丽华用50元钱创办了吉林市船营区丰华塑料厂,她白手起家,历尽艰辛;十几年后,当初的下岗女工已经成长为一名驰名中外的女企业家。她哭过、笑过,失败过、成功过,终于用坚毅和勇敢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当代女工下岗再就业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金维映原名金爱卿,还曾使用过金志成的名字,她和邓小平同年,均生于1904年,她生于浙江舟山群岛岱石高亭镇。  相似文献   

17.
巾帼飘香     
过去的几年里,有过贫穷的日子,有过失败的教训;有过艰辛的奋斗,有过成功的喜悦;更有着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精神。每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她就匆匆起床了,简单梳洗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她就是四师巾帼致富带头人——刘文莉。2012年出栏育肥猪534头,利润20万元,承包种植土地28亩,种植收入2.1万元。  相似文献   

18.
55岁的何喜梅是炮台镇小有名气的裁缝,她做出的服装式样令顾客赞不绝口。何喜梅18岁便开始拜师学裁剪,为了能掌握裁剪技巧,她专门收集别人不用的废弃布头进行练习,一练就是十几个小时,手磨出血泡了,也没见她喊过一声疼。由于她不怕吃苦、勤奋好学,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能独自裁剪制作衣服了。不久,她就开起了自己的缝纫店。刚开始,顾客不多,每天赚的钱还不够交房租的,曾想过放弃的她,在家人的劝说下又重新鼓起了  相似文献   

19.
命运曾把涂桂英抛到农村广阔天地,吃过苦,在最艰难的日子,她也仍然相信自己终能成就一番事业,能报答她深深热爱的神州热土。回城以后,端过铁饭碗,后来又下岗,她一直在生活中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终于,她于1995年创建了江西省大华贸易有限公司,靠在洪城大市场做服装生产起家,历尽艰辛,苦学苦熬,创出了事业的一片天地。她看准市场,把服装定位在中老年龄段。穿是一种内涵,一种品味。她希望中老年妇女漂亮、神采奕奕,生活中阳光明媚、色彩绚丽。又于1999年创办分支机构江西省大华服饰批发中心,她想一定要把最好的款式,最实惠的价格,献给这些最美…  相似文献   

20.
张含光(1884-1975),女,辽宁铁岭人,十月革命时期苏俄红军中国团(红鹰团)团长任辅臣的夫人,她追随丈夫在俄国参加了革命,担任过红鹰团后勤办事处主任职务。任辅臣牺牲后,她及其孩子们荣幸地被列宁接见过。1921年回国后,她安于平淡,居功不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