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1988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实行了新的军衔制(1988年12月实行武警警衔制),解放军将官军衔分为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等(武警将官警衔分为中将、少将二等);1994年5月,解放军将官军衔(1998年3月武警将官警衔)修改为上将、中将、少将三等。值此共和国实行新军衔(武警警衔)10周年之际,现将共和国实行新军衔10年来被中  相似文献   

2.
1955—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期间,先后被授予将官军衔的辽宁籍将领共计32人,其中上将2人,中将1人,少将29人。他们是:吕正操—辽宁省海城人,1905年生,1922年参加东北军,曾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第三纵  相似文献   

3.
邸永君 《党建文汇》2005,(11):54-54
1952年冬,军队有关部门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开始着手进行军队军衔制具体实行的方案策划工作,并很快提出了方案。这份关于军衔实施的方案是:军衔设六等十二级。“六等”,即:帅、将、校、尉、军士、兵。“十二级”,即:元帅分三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将官分四级: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分三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分四级:上尉、一级中尉、  相似文献   

4.
1955年至196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计有1614名高级军官被授衔将帅军衔。其中,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  相似文献   

5.
陈辉 《党史博览》2009,(12):26-29
骑兵出身的将军数量居开国将军榜第二 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共有1614名(包括以后补授、晋升的在内)什同将领被授了元帅和将军军衔,其中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23日,中央军委授予周子玉、于振武,丁文昌、隋永举4人上将军衔。这是1988年中国军队恢复军官军衔制度以来第四次向高级军官授予上将军衔,四次共授予46人上将军衔。 新的军官军衔设三等十一级,其中将官设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 1988年9月14日,恢复军衔制度后的第一批上将军官  相似文献   

7.
正在1955-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先后被授予和晋升少将军衔的军官达1360人。其中,有32人担任过解放军的大军区军政主官(含大军区代司令员、专兼职政治委员)。开国少将担任过大军区军政主官的人数,同开国上将的26人,开国中将的41人相比,绝对数不少,但任职百分比只占开国少将总数的2.4%,从中也可看出开国少将能担  相似文献   

8.
正1955年9月27日,国务院隆重举行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将官军衔典礼。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宣读了国务院总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将官军衔的命令。周恩来分别把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一一授予粟裕等在京的将官。当年典礼仪式的这种报道,点出了粟裕一个突出之处:他是人民解放军10位大将的首位,也是第一批1038名将官中的第一位。10位大将中,粟裕的资历、年龄应该排在中后部。1907年出生的粟裕比许光达年长  相似文献   

9.
正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有16名军、师职指挥员为国捐躯,如果他们健在,可能会有8人成为开国将军。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正军职可授中将军衔,副军职可授少将军衔;正师职可授大校军衔。抗美援朝战争中4名为国捐躯的军职干部可授将军衔;1965年解放军取消军衔制之前,先后在1961年、1962年、1963年、1964年四次晋升军衔,4名在抗美援  相似文献   

10.
开国少将年富力强,战绩辉煌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共授予少将军衔798人,其中:  相似文献   

11.
孟红 《党史文汇》2010,(10):59-62
在1955年至1964年期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者中,有21位山西籍开国将军曾经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为保家卫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上将1名,中将1名,少将19名。他们分别是:上将董其武,中将常乾坤,少将车敏樵、  相似文献   

12.
凌李一  凌辉 《湘潮》2013,(4):24-27
2009年7月20日,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新晋升的3位上将中有一位是成都军区政治委员、籍贯湖南平江的张海阳。之前,张海阳在1995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2003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他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党的第十七届、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相似文献   

13.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时,有一位将军本来是按中将军衔上报的,因毛泽东主席审阅时批示“韩有功, 中晋上”,正式授衔时被授予上将军衔。此“韩”即是以骁勇著称的将军韩先楚。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和保卫者。在长期的创立和保卫政权的革命及建设过程中,军队建设是永恒的主题和任务。军衔制是人民解放军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军队正规化、现代化的标志。1955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次实行军衔制。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在创立新中国的伟大革命实践中资历辉煌、功勋卓著的解放军将领授予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军最早获得军衔的人,目前都认为是1945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少将等军衔的彭真等6人。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从有关史料看,早在红军改编初期,即八路军、新四军成立不久,我军不少军官就有了军衔。早在抗战初期,我军便已酝酿实行军衔制。1937  相似文献   

16.
王树人 《党史博采》2009,(10):39-40
<正>新中国成立后,从1955年人民解放军开始正式实行军衔制度到1965年取消军衔制为止,在建国后第一次实行军衔制的10年时间里,我军先后授予少将  相似文献   

17.
1955年9月2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周恩来提出的建议,决定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同日,毛泽东发布了授予元帅军衔和勋章的两项命令。9月27日,国务院隆重举行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典礼。以后,又陆续晋升了一批将官。到1965年,有1614名军官被授予少将以上的军衔,其中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7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条例》规定:军衔定为尉官、校官、将官和元帅4等14级,即准尉、少尉、中尉、上尉、大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元帅。随后,国防部部长彭德怀、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签发了《关于军士和士兵评定军衔的指示》,对所定时间、等级区分、评定标准、评定方法等作了明确要求。全军上下开始了评定军衔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一位上将的身旁相伴相依共 同生活的也是一位将军,这在古今中 外恐怕是极少极少的,中国人民解放 军队伍中,却有一对这样的将军夫妇, 他们便是聂力中将和丁衡高上将。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 行军衔制,至"文革"前夕结束,李贞 少将成了首次授衔的1600多位将帅 中唯一的一位女将军。33年后的1988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了军衔制, 在雄壮的军乐声中,又有5位女军人 被授予少将军衔,她们成了新中国的 第二代女将军。 聂力,聂荣臻元帅的女儿,全国 人大代表,原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 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兼秘书长,是5位女将军中职务最高 的一位。 1955年,聂力考入了苏联列宁格 勒精密机械及光学仪器学院。1960年  相似文献   

20.
全建业 《湘潮》2018,(12):60-60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评定出十大元帅、十大大将及若干上将、中将、少将。当时,有1000多名将军要评衔,评定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授衔的初步方案公布后,大多数人对此都表示认可。但也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对结果并不满意。有的人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不是很舒服;有的人眼泪长流,两三天不吃饭;有的人跑到领导那里,说自己如何劳苦功高,索要高级军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