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海 《法律与生活》2014,(19):50-51
正在新中国的法律史记里,从多个维度都绕不过国际法大家周鲠生。他是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四位顾问之一,曾为毛泽东、周恩来讲授国际法,讲解国际条约规则;作为武汉大学校长,他曾力拒武汉大学迁校;作为新中国国际法奠基人,他同时也是划定我国  相似文献   

2.
当代国际法仍然由西方文明主导的现实,使得在中国国际法学界存在着是否必要、是否可能建立起国际法中国观念的疑问。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国际法虽然具有很强的西方文化烙印,但并不局限于西方文化,其既有的发展轨迹上已经有了非西方文化的印记。在未来变革的进程中,国际法有可能受到积极参与者的立场和观念的影响,呈现出新的格局和趋势。因而,非西方的国际法理论既具有客观上的必要性,也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倡导并建构国际法的中国观念,在方法上意味着要更充分注重定性研究和规范分析,在路径上要求通过观念的批判和建构,在元理论方面提出国际法认知和运行的新概念、新因素、新论断,从而有利于在具体规则和外交策略上提升中国的形象、维护中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 现在武大设置纪念周鲠生法学奖金,是一件很有意义、很值得重视的事。用设置法学奖金的方式来纪念一位法学家,不但在武大是一个创举,就是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一个创举。在现代中国,出现了象周先生这样一位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在法学方面有卓越贡献的国际法学家、教育家,不仅是我们武大的光荣,也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光荣。武大用设置奖金来纪念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国际法探析●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教研室王玫黎中国传统的文化品格以及中国所处的世界秩序都无法从我们自己的传统里产生出近代国际法观念。①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体,至少可以追溯到周朝。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统治者———周天子仍维...  相似文献   

5.
李浩培先生的《条约法概论》可以说是我国国际法的教学者和研究者必读的经典国际法著作。笔者虽然多次读过这本书,但是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感觉和新的收获。在李浩培先生诞辰百年之际,笔者重读李先生的经典之作《条约法概论》,有一些新的感悟,特与诸位作一番交流、切磋。一、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术巨著《条约法概论》篇幅宏大,结构却是十分清晰和简洁。全书分3编,共22章,83节,在较长节中又分目,共121目,另有序言和3个附录,足见其内容之丰富,著述之艰辛。第一编为绪论,分条约绪论和条约法绪论两章,主要说明条约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和条约法的…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特色国际法理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研讨中国特色国际法理论的必要性,需要树立一种正确的国际法观,也就是认识和分析国际法的妥当方式、看待和审视国际法的正确心态。国际法观有多个维度,从国家立场、国家利益、民族文化的角度看,可以作这样的论断:不唯可以拥有一国特色的国际法理论,而且,国际法源自国家实践,国家的单边、双边、多边等不同层面的实践,还构造了具有一国或  相似文献   

7.
《万国公法》与清末国际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勤华 《法学研究》2001,(5):137-148
《万国公法》是译成中文的第一本西方国际法学著作 ,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版本是同治三年 (1 86 4)京都崇实馆本。该书首次将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思想观念以及概念术语带入中国 ,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启蒙作用 ,直接促进了清末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民事活动常常超出一国领域而渗入国际因素。与此相适应,作为国内法的民事法律也在许多领域与国际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从而在法学上提出了“民法与国际法”这样的课题。本文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出发,结合有关国际法理论,对下列问题作些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国际法与中国周边传统安全威胁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邻国的领土纠纷、分离倾向的抬头等,是目前中国周边环境中所面临的主要传统安全隐患。如何应对这些安全威胁?特别是如何能在"和谐周边"的战略理念下,处理好各种周边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中国提出的"和平崛起"概念中,和平既是目标也是途径中国的周边政策不仅应将亲仁善邻作为追求的目标,而且在方略措施上也须与强权政治拉开距离。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重视国际法的关键作用。这既要体现在新的周边安全观上,也要落实在应对周边传统安全威胁的具体实践当中。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在处理上述传统安全问题时,的确可以从国际法中找到不少应对之道,施展的空间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我国国际法学界的理论研究工作蓬勃开展,硕果累累。由法律出版社1998年付梓的《国际公法学》一书,正是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部分中青年学者长期以来教学和科研阶段性成果的结晶。作为一部上海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不仅是一部很好的重点教材,实际上也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体现了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学术著作。该书系由华东政法学院院长曹建明教授牵头策划并与周洪钧教授、王虎华副教授合作主编,多名中青年教师集体撰写而成。通览全书,可以发现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该书在体系构筑方面有独到之处。在沿袭…  相似文献   

11.
刘欣燕  黄晋  戴瑞君 《法学研究》2005,27(1):149-159
2004年12月4日至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际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商务部、司法部、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以及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立法会和香港政府知识产权署等30多个单位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0余篇,共计50余万字。 会议以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个领域中  相似文献   

12.
石蒂 《中外法学》1980,(3):79-80
<正> 上面几篇都是译自《海洋发展与国际法——海洋事务杂志》(Ocean Development andInternational Law:The Journal of Marine Affairs),第七卷第一、二期合刊。这个杂志是少数几个专门有关海洋法的期刊之一。主编是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授柏克斯(William T.Burke)。现在已经出版第七卷。第七卷第一、二期合刊是以拉丁美洲和非洲对海洋法的影响为主题的,编者是美国克雷  相似文献   

13.
以法国经典史诗《罗兰之歌》为例,通过重新细读其中法律审判场景的描写,突显其在作品中的建构过程,我们或可以进而归纳出西方文学中法律场景描写的一般模式,表明其结构中一种西方法上之法的文学——法律叙述理解传统。在方法论意义上,这种突出文学与法律的共生现象分析,彰显了一种立足文学而反思法律现象的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14.
高旭晨 《中国法律》2008,(6):37-39,105-108
十月初,瞿同祖先生仙逝,学术界同声悼念.法律史学科更以为失去一泰斗级人物。董彦斌先生嘱我写一篇纪念的文字,出於对瞿同祖先生的崇敬,本人也没有过多推辞。但应承下来後.心中也有一些疑惑,踟蹰旬月未得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森 《中外法学》1982,(4):80,37
<正> 随着我国国际往来的增加,国际法愈来愈受到有关教学和科研单位以及实际工作部门的重视。在《奥本海国际法》中译本第二次印刷出版之后,人们关切地询问:还有哪些重要的国际法专著翻译出版呢?目前,由商务印书馆组译出版的奥地利著名法学专家阿尔弗勒特·费德罗斯《国际法》已与读者见面。资德罗斯1890年2月生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1913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法律系,获得法学博士。起初他担任法官,1918年进入奥地利外交部服务。1921年任维也纳大学国际法讲  相似文献   

16.
推崇经验却不摒弃理性,保守传统却不反对改革是柏克中庸思想的体现。认为权利是具体的社会的权利,主张政治应当适合人性以及重视宗教的社会功能是柏克实用思想的展现。  相似文献   

17.
席舜 《法制与社会》2010,(8):294-294
《为权利而斗争》是一部情感甚于理智的法学名篇。本文是在研习《为权利而斗争》一书时所感悟到的中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差异为指导思想进而阐述出自己的随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际法学30年:成就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际法学科逐渐成熟,学术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影响范围趋向深远。学界在学科定位、实践问题、理论焦点上进行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出现了一系列高水平的专著、译著、论文等成果。未来的国际法研究应更注重问题意识、扎实精神、跨越学科、彰显特色,从而推进具有中国风貌的国际法学。  相似文献   

19.
<正> 哈罗德·伯曼经过发表大量的著述萌发了写作一部不同凡响专著的愿望,希望这部著作将在整个西方法律传统中具有特色的制度、价值和观念的范围内重新确定普通法的发展模式。伯曼的研究对象是英国普通法通俗的民族主义历史,职业的历史学家们长期以来就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也具有着灿烂的法律制度。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造就了与西方大陆法系传统法律的截然不同的法系。而公法与私法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分类,其最早由罗马人提出。本文指出从这个角度出发,并结合史实我们可以概括的说:"中国传统的法律是具有公法性质的法律,而西方大陆法系传统法律是具有私法性质的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