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政治分析及防范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许毅,欧阳宗书1997年7月以来,一场来势凶猛、持续不断的金融风暴无情地席卷了东南亚,它对有关国家经济的损伤大大地超出人们的意料,对人民切身利益的冲击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时至今日,也难说风暴已经停...  相似文献   

2.
金融风波考验下的香港经济将继续增长[香港]张萍讲入1997年下半年,正当香港经济以更加快速的步伐迈进时,亚洲爆发了一场由东南亚开始并迅即扩散、蔓延的严重金融危机。香港也遭受10多年来最猛烈的金融风波冲击,导致利率上升、股市急跌,经济增长也受拖累。不过...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金融动荡,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场国门外的风潮对中国金融机构、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企业乃至普通百姓都进行了一场有关金融风险的生动教育。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金融体系的正常安全运作对于经济全局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东南亚金融危机,暴露了...  相似文献   

4.
自1997年以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亚洲和其他地区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韩、泰、马、印尼等国经济损失近6000亿美元,这些国家按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水平一下子倒退10多年。这场金融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市场机制进行剖析,寻求危机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规律,以期得到更深刻的启示。一、东南亚金融危机形成的机理1997年5月以后,发展势头一直良好的泰国开始经历了国内股票市场的大幅度下跌。随后,泰国长时期的经济结构失调引发了国际投机资本对泰铢的冲击,迫使泰国中央银行…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金融危机是对全球经济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自去年七月起,一场金融风暴从泰国骤起,横扫东南亚国家。这场风暴使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新加坡、台湾和韩国先后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目前,危机余波未尽,必将对我国利用外资产生影响。对此,我们应探讨对策,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下面,就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市利用外资将产生的影响试作分析。 首先,日本、韩国和东南亚诸国的货币贬值会在不同  相似文献   

6.
1997年夏,一场举世罕见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延宕至今,令人惊心动魄。金融,作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杠杆,其成败得失关系到国计民生,决不可等闲视之。我国在如此剧烈的金融危机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朱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坚定地表示了人民币不会贬值的决心。这是我们改革开放20年来取得辉煌成果的有力证明.然而,由于我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之中,在整个经济运行中还存在许多体制、机制性的矛盾,我国同样存在着发生金融危机的条件,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头脑。针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本期推出多篇探讨这一问题的文章。厉无畏…  相似文献   

7.
1997年下半年,一场金融危机在东南亚突然爆发,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先后被卷入。这次金融风潮很快波及韩国,韩国的股市、汇市随之大幅下跌,这时又恰逢韩国大量短期外债到期,从而使韩国陷入了债务危机,长期以来隐匿的金融体制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此次韩国的金融危机虽是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而引发,但内部诱因事实上在韩国经济体制的运作过程中早已埋下。去年1月23日,韩国第二大钢铁公司——韩宝集团所属的韩宝钢铁公司因无力偿还到期的贷款而被迫宣布破产,并直接导致了与之相关的Zo家企业的倒闭.成为韩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  相似文献   

8.
《政策》1998,(4)
泰国1997年3月初发生的一场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东南亚各国,引发亚洲金融风暴,其余波仍在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首先从泰国开始,迅速席卷越南、老挝、缅甸、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日本也受到了危机的影响,中国香港和大陆也未免受到危机的冲击,危机的影响甚至遍及全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唯恐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得不亲自出面干预危机。危机的影响至今还在继续,此次危机涉及国家之多、影响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人们所意料不到的。危机引起亚洲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股市暴跌、货币贬值、许多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进出口和旅游业萎缩、外商投资…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始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又称为亚洲金融危机,尚历历在目.2007年一场更大的金融危机,又称之为金融海啸,不期而遇.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是如何爆发的?我们怎样认识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对我国铁路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怎么应对?笔者参考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金融危机的相关论述、部分专家学者对金融危机的阐述,综合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和我省的影响,探讨应对的措施,为实现湖北经济新一轮发展服务,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省金融学会、省法学学会、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于7月7日在湖北省社会科学活动中心联合召开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湖北的对策座谈会”,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省经团联执行主席、博导夏振坤认为,造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这些国家的国内政策错误或不当,尤其是国内金融政策走得太快,金融干预过多,金融结构调整滞后,以及经济政策泡沫化。从外部…  相似文献   

12.
风暴肆虐后港台不同天青梅1997年7月2日,由于严重的“泡沫经济”和国际炒家的兴风作浪,一场潜伏已久的金融危机在泰国引发,短时间内迅速蔓延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泰铢和菲律宾比索同美元的比价下跌将近50%,印度尼西亚盾和马来西亚林...  相似文献   

13.
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至今已经一年多了。就目前的情况看,这场危机可以概括为四个特点:一是范围广;二是损失大;三是时间长;四是引发社会和政治动荡。我国由于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开发策略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经济尚未受到直接冲击,但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一东南亚金融危机殷鉴不远,认真研究和反思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是我们目前每个决策者和理论界应予以重视的问题。一、如何处理金融市场开放与国际资本管理的关系这次东南亚风波之所以影响到香港金融市场,而几乎未影响中国内地,主要是因为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度和货币的可…  相似文献   

14.
“金融市场接触传染”——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在市委统战部、市委讲师团组织的一次报告会上,中国银行金融研究所陶礼明所长指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与以往金融市场的传统传导机制有所不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形象地称之为“金融市场接触传染”...  相似文献   

15.
深化经济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情况下的我国经济形势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展望”研讨会上的发言蒋正华(1998年5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各位同志:我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发言。从去年开始的东南亚及东亚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6.
首发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而引发的金融破产案,留给人们的教训和经验是很多的。就我国房地产业而言,如何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戒,深入探讨我国房地产业的融资之路,以化解房地产融资风险,很有必要。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谈些看法。(一)从表面上看,国际投机者兴风作浪是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源头,而从内部分析,日本的泡沫经济与东南亚国家的金融体制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原因。在这些国家里,泡沫经济的发展与房地产的过度发展有着一定的关联,表现为:(1)由于土地资源匮乏,加上少数银行家和开发商疯狂地炒买炒卖土…  相似文献   

17.
曾几何时,东南亚各国“虎虎生威”,持续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世界各国侧目,令世人惊叹。但转眼之间货币汇率、股市双双暴跌,企业和银行纷纷倒闭,人心浮动,社会动荡,经济增长率直线下滑。据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估计,1997年泰国经济增长率约为1.6%,印尼为5%,马来西亚为5.5%,菲律宾为4.5%,韩国为4—5%,而日本则不及1%,这与东南亚各国往年8—9%甚至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为何一场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各国遭受如此大的损失,我以为这与东南亚各国产业结构成长模式的弊端有着重要的关系。一个国家经…  相似文献   

18.
1997年春季开始,泰国、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使在东南亚投资的台商倒抽凉气,也让以东南亚为出口市场的台湾公司战战兢兢,毕竟东南亚市场占了台湾出口比重的12.6叽,这Ioo多亿美元的出口货值要消化、转出口绝非易事。到了9月,台湾终于对东南亚金融风暴有了感觉。过去响应当局号召,分散祖国大陆投资去东南亚“南向投资”的台商,在当地货币贬值的影响下吃尽苦头,通过各种渠道大吐苦水,大有“悔不当初”的痛苦。台湾当局在内外压力下,也对“南向政策”紧急叫停,要台商暂缓对东南亚的投资。金融风暴终于在10月登临台湾,台湾企业和民众…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金融危机下的台湾对东南亚投资高群服东南亚地区去年爆发金融风暴后,台湾当局感到有机可乘,遂再次推行“南向投资政策”,加大对东南亚投资的力度。为将这一政策付诸实施,国民党投资事业管理委员会主委刘泰英率领“东南亚投资环境考察团”于3月中旬赴东南亚四国...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上亦提出了明确要求。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缘、产业结构、外经贸结构的特点,如何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如何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直接关系到我省国民经济能否实现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