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换一个视角看“白日梦” 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爱“做白日梦”成为了我个性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人在开会时进入梦乡。而我则一般在“做白日梦”,神游物外。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种习惯帮助我更好地适应了“领导者”这一角色。  相似文献   

2.
声音     
领导能力“我做梦也没有想过能当CEO。可是,为什么我能管理那些技术人才呢?尽管我不是学技术的,但我一直在技术公司做工作,我知道技术是什么,我了解一些东西,了解领导和管理力方面的东西,就是你必须知道你知道什么东西,你也必须知道你不知道什么东西。我不知道怎么给计算机编程,但是我确信计算机能够释放多大潜力。所以我  相似文献   

3.
在普遍支持禁止体罚的社会舆论下,我们知道了不应当做什么,但我们不太明确应当做什么。  相似文献   

4.
张俊如 《乡音》2014,(4):52-52
初识《乡音》是在2008年,那时,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我从原来的工作单位来到滦县政协。刚到政协,我对政协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知道政协工作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5.
南易 《人民政坛》2007,(2):40-40
《人民政坛》编辑部:我是2006年底刚刚当选的县人大代表。我知道代表职务光荣,责任重大,但由于没有经验,平时对人大代表的职责权力了解不多,因此对于如何履行代表职责不是很清楚。县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马上就要召开了,可是我还不知道作为代表,在人代会上该做些什么,有什么权力和义务。我想,可能不少新当选的代表都有和我一样的疑问吧。请问,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应履行哪几方面职责?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会开网店呢?我和弟弟从小患有脊髓性肌无力症,就是全身没力气。我只读过两年小学,弟弟连学校的门都没进过。我不知道自己这样的身体可以做些什么,父母也每天都在心里发愁。  相似文献   

7.
小楼春秋     
小时候当有人问起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说是公安局的,人家又问干什么的,我说不知道。其实我知道爸爸是便衣警察,是抓坏人的。可我当时保密意识极强,好像爸爸是个地下工作者我决不能暴露他的身份。那时爸爸工作很忙不是每天都可以回家,节假日也不能正常休息。有一年...  相似文献   

8.
1978年,我应美国一个美术馆的邀请,去做驻馆艺术家。刚去的时候,每次坐美国朋友的车,下车常会看到奇怪的眼神。起先我不知道为什么,直到有一天碰到一位比较心直口快的朋友问我:“刚才你是不是有什么不高兴,是不是我说什么话,你误会了?”  相似文献   

9.
不堪重负了,希望工作时间越短越好,工作越轻松越好,受不了委屈,需要尊重;不知道啥是责任了,今天开心就干,明天不开心就走了;喜欢自由了,不喜欢别人叫我千什么就干什么,只做自己喜欢做的;打心底觉得上司不如自己,看上司不顺眼,懒得和上司说话;错误面前拿借口当理由,心里还在暗想:你们这些人只知道说,自己做还不知道会做成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0.
此次四川汶川强震确实给我非常大的刺激,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心神恍惚,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一个巨大无比的天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大大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4,(4):152-152
2001年6月6日,朱镕基总理来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院,出席辞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的告别会。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和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等陪同。朱铬基说:“我自从做总理以来,事情很多,因此好几次提出要辞去院长一职。但他们每次都做工作,说起了作用,但是我也不知道起了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叶芳 《台声》2003,(1):25-26
忽然收到《台声》杂志的一封约稿信,一时间有些惊诧,又有些茫然,惊诧的是:仿佛一晃之间,《台声》已走过了长长的20个年头;茫然的是:我一时竟不知道要对这封热情的邀约说些什么,写些什么。正像《台声》的副主编汪舟先生所说,我父亲叶纪东和我与《台声》杂志有着父女两代人的情缘,总该有些要说的,要写的。把它写出来,做个回忆、做个怀念、做个感言,或是其他什么,都算是对《台声》办刊20周年的一种庆贺吧!20年前,台联刚刚成立之时,父亲被在京台胞推选为北京市台联副会长,由于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对台湾广播工作己有…  相似文献   

13.
我是在收拾书桌时看到那块创可贴的。找拿着那块创可贴报是纳闷了一阵儿。我想不起我什么时候以何种途径弄来了这块创可贴,也想不出要拿它来做什么用,且为什么又取而弃之,把它塞到了两本书的夹缝中。我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明白。其实我知道这个世界千头万绪,我不可能什么都想明白─—事实上我也真的想不明白,但找还是忍不住要去想。这种习惯好听点儿讲是思索或思考。不好听点儿就是瞎琢磨乱寻思发神经——当然这仅仅是针对我自己而言的。我就这么面对着这块创可贴凝神了许久,终于把它装在了我的衣袋里。然后我有条不紊地背上坤包,心安…  相似文献   

14.
刘能 《人民政坛》2012,(3):34-34
《人民政坛》编辑部: 我是一名新当选的乡镇人大代表。在镇人代会上我提了一条关于支持我们村里通自来水的建议,很希望能得到有关单位的重视,并得以办理落实。但我不知道代表建议提出后,还需要做些什么?这方面能否给我一些提示? 佚名 2012年2月13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安》2013,(4):67-67
开车陪太太一起出门买东西,因为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我就问到底要去哪里。太太回答说:“你不用管,我告诉你怎么走就行了。”我们上路了。太太很辛苦,因为每个路口都要她提醒我,应该往左、往右还是直行。我也很辛苦,因为到每个路口都提心吊胆,不知道往什么方向去。  相似文献   

16.
马德 《乡音》2014,(6):48-48
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在放纵和坚守那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相似文献   

17.
园丁梦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被问过这样的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自然也不例外,遇到过几次这样的提问。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听见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想了许久。其实在那个年龄,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想要做什么。转眼就到了小学三年级,新来的班主任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我又想了许久。那时候班主任年轻英俊又和蔼可亲,课也上  相似文献   

18.
李俊儒 《今日广西》2008,(20):62-64
“蓝老师,我不知道拿什么感谢您,就请您收下我做您的干儿子吧!”蓝为明病愈后拉着蓝老师的手动情地说。日前,忻城县果遂乡古楼小学“留守儿童”蓝为明突发急病,蓝老师独自把他送到村卫生所,并为他支付了医药费。这只是广西关爱“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9.
核武归零?     
二战后有人曾请教爱因斯坦,询问如果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各国会使用什么武器。爱因斯坦回答很干脆:“我不知道会用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人类用的肯定是石块和木棒。因为人类文明在‘三战’的核打击中被毁掉了。”  相似文献   

20.
不少人都知道我国历史上有个萧何追韩信的故事,却不知道他还是个搞后勤的能手。据史书记载,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后,有一天,在皇宫里大宴群臣时说:“各位大臣可以毫不隐讳地议论一下,我为什么能得天下,项羽为什么得不到天下?”大臣们议论纷纷。不少大臣称赞刘邦体恤百姓,善于用人,赏罚严明,所以能得天下;项羽有勇无谋,嫉贤妒能,不善于用人,所以他不能得天下!汉高祖刘邦听后说:“你们只知道事情的一方面,不知道事情的另一方面。要说出谋划策,决胜于千里之外,找不如张良;要说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筹集粮响,我不如萧何;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