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金融危机余波尚存,中国居民的"钱袋子"问题依然引人关注。现在有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个是中国成为了奢侈品消费的第二大国,另一个是金融危机的时候,"民工荒"又出现了。一个奢侈品的消费大国,2009年的消费占GDP的比率却只有29%,按照这个数据,中国其实是个消费力严重不足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上海青年就业研究离不开城市视角,因为"城市"不仅是上海青年就业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它也是考察上海青年就业时必须纳入的因素和变量。日益严重的"民工荒"现象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研究青年普遍的就业行为时,必须将他们的这种社会流动置于"城市"中去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3.
在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竟然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虽出人意料,但又有其制度因素、企业因素、农民工自身及支农政策等方面的原因。这一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结果显示:转变政府职能、企业进行转型或转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农民工享受市民待遇是缓解“民工荒”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从2004年持续到2005年的“民工荒”现象来看,“民工荒”绝不是一个短期的社会现象,也不是一个偶然的社会现象。“民工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民工荒”的实质是“权利荒”,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就必须注重对农民工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民工荒的出现并未能改变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实质,且它的触动范围有限,但它毕竟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近期的一些变化,这些细微变化有可能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引致我国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转移的重大改变。民工荒的成因主要是技能劳动力供求失衡和相对劳动力市场紧张,民工荒的出现使得我国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转移,不再是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转移,而是一个在劳动力乡城交互流动过程中逐渐实现城市就业转移的帕累托改进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新一轮"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大学生农民工,他们在提高了农民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也冲击了传统的国家盈利模式,使"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红利"转型的趋势不断加强。从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特征出发,把握大学生农民工在消费、投资需求和劳动力升级方面的刺激作用,通过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加速"经济增长红利"转型,是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早在1988年初,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倡导下成立了中国行为科学学会行为法学专业委员会,1994年"中国行为法学会"组建之后,行为法学逐渐在学界形成了一种新的学术潮流。20多年来,人们对行为法学从关注到认可,从认可到深入探究,目前,虽然还没形成完整的、体系化的理论成果,但却有了许多具有时代新意的创见成果。历史上,学派的出现与形成都是当时的社会需要和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掌握与认识。从国外不同流派的产生与发展看中国"行为法学"的产生及其价值取向;从不同的社会治理及其行为学的创建来解读传统中国的行为规范及其"行为观",对我国的法理研究尤其具有启迪性。国外形成的"法律行为"对于中国人而言十分费解;同样,外国人也很难理解中国人对"法律行为"的认知。因此,我们有必要阐明"法律行为"这一基本概念及其在我国法学体系中的地位,才可有所深入。  相似文献   

8.
从1928年井冈山的"九月洗党"到1942年初的延安整风,毛泽东在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党内成分复杂、思想复杂的问题,将党内民主建设从简单的组织清洗转向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以焕发出全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9.
"民工荒"是指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出现的总量过剩背景下的局部性、结构性的用工短缺现象。本文从"民工荒"的特点出发,结合其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民工荒"现象看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日益升温的“民工荒”正向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出警告。尤其在沿海地区,“民工荒”更加严重。“民工荒”的出现,一方面表明资方必须对劳动者承担责任,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定期培训员工等方面,同时资方也要有社会责任和道义方面的责任;另一方面表明农民工权利意识的增强和对自身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民工荒"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它打破了我国劳动力供给近乎无限的思维定势,对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与未来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资源的重新配置与科学组合是"民工荒"出现的根本原因,它会诱导新制度的出现与创新,但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府所倡导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反映了我国对国家安全问题的全新理论和战略思考。对"中国新安全观研究"的研究主要从专著、博士毕业论文和期刊文章三个方面反映,就有关安全的概念、中国新安全观的特点、中国新安全观的形成、中国新安全观的实践及有关对新安全观的质疑五个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要进一步深化中国新安全观研究,就要从对"中国新安全观"所涉及概念的明确和进一步界定,搞清楚"新安全观"研究与"中国新安全观"研究的关系和构建"中国新安全观"理论体系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困境儿童保护是儿童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我国今后儿童保护的工作重点之一。"南京幼女饿死事件"反映出我国困境儿童尤其是事实无人照料儿童的保护存在制度疏忽、预警缺失和救助方式不当等问题。中国传统的"家庭观"是造成这一现状的文化原因,法律制度执行力弱、监护权难转移以及救助方式落后则是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14.
"民工荒"是指用工短缺现象。导致"民工荒"的最终根源是农民工的"权益荒"。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权利意识明显高于他们的前辈。当权益无法满足之时,新生代农民工便选择用脚投票的离开方式。本文着重从"权利荒"的视角,探讨"民工荒"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民工荒"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对中央政府如此,对地方政府也如此。我国各地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时有四个问题不能回避,即从价值层面厘清政府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问题;从适应层面协调行政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匹配问题;从理性判断高度把握国外经验的借鉴学习问题;从个性层面打造地方政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地方特色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证分析,剖析“民工荒”形成的制度根源和行为诱因,校正了以往对“民工荒”的一些认识偏差,提出正规与非正规制度性异地歧视、技工培训制度构建滞后和超经济因素对民工行为选择的影响也是产生“民工荒”的重要原因,并由此提出若干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第三条道路"是西方左翼政治力量的政治思想,它提出的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是时代的产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实践,成功地解决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当前我国面临的许多问题与西方国家遭遇的问题具有某些相似性,因此"第三条道路"思想对当代中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封建"话语分析中国社会:从宗法社会的角度认识"封建"问题,陈独秀等人努力把宗法社会与封建论结合起来,在宗法与封建之间架起了联系的桥梁;从自然经济的角度认识"封建"问题,瞿秋白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解释中国,将自然经济表征为封建制度的主要特征,抓住了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特征和运行机制;从社会形态(性质)的角度认识"封建"、"半封建"问题,使党正确地确定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性质和任务;提出军阀和地主是中国封建制度的基础、民主革命的对象,并将土地革命确定为反封建的核心举措,抓住了革命的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贯穿于"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现实地位决定,中国要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民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不可想象和根本不可能完成的。研究和探讨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民营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和阻碍、民营经济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0月,我的一部新文集——《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破解现实问题》,由"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九州出版社出版。这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其精髓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现实问题"既包括当今的理论问题,也包括当今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