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奚玮  魏巍 《学习论坛》2008,(10):64-67
作为权利救济的两种方式,信访和行政诉讼制度都具有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救济功能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功能.当公民权益受到行政机关侵害时,一些人热衷于通过信访这一"人治"途径而冷落诉讼这一"法治"手段寻求权利救济,造成二者发展的失衡及司法资源的浪费.从公民热"访"冷"诉"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可以看出,应完善现有的信访和行政诉讼制度,以期合理配置司法和行政资源,使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宪政视阈下当前我国信访困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红暄 《唯实》2009,(7):62-66
信访是公民和政治体系之间的政治沟通行为。目前,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公民信访、信访工作机构不能及时化解的问题和现象。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看,形成这种信访困境的原因主要有:地方公共权力高度一体化;人民代表大会信息沟通通道对信访通道的挤压;信访制度自身的缺陷;中国政治文化中浓厚的“清官”情结的影响。化解我国的信访问题,必须对现行的信访制度进行改革。信访制度的改革应是渐进的。应确立“民主”、“法治”、“以人为本”的现代信访制度理念;引入人大代表接访制度和律师参与信访制度,为信访通道分流减压;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强信访工作的责任感;整合现行信访机构,借鉴西方申诉专员制度,明确信访工作机构的权利救济功能和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3.
虽然《信访条例》规定了信访案件"三级终结制",但现实生活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却长期被信访案件"终而不结"、"谁终结、谁被缠"等现象所困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现行的信访终结制度不够完善、上访解决问题的成本较低、属地政府化解信访矛盾的手段欠妥等原因所致。因此,应转变作风,树立群众观念,依法规范信访部门的接访行为,依法做好信访案件的复查复核和督查督办工作,适时修改和完善《信访条例》,进一步规范访民的上访行为,依法终结信访案件。  相似文献   

4.
现行信访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权利救济和反官僚主义。但是,由于制度设计的理性不足,信访制度消解了司法制度的权威,同时自身也陷入了官僚化的泥潭。而这些导致了“信访洪峰”和“限制上访”的困境。因此,应理性地进行制度设计和改造,以保证信访制度与其他制度之间的和谐,以及信访制度本身内部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深入分析我国信访制度的现实问题可以发现,体制方面的弊端是造成信访困境的根本原因,行政、司法层面的缺陷是信访洪峰出现的导火索,现行信访制度自身的特点是引发信访困境的直接原因。解决信访困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本性的措施;完善复议和诉讼是策略性手段;同时,还应推进信访制度的法制化,改革现有的信访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6.
信访制度是我国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是党和国家机关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渠道,同时信访制度事实上还作为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承担着大量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和权利救济的功能。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各类社会矛盾通过信访窗口大量涌现,不断积聚的“信访洪峰”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现行信访制度已经显现出诸多不适应。因此,研究信访制度的形成发展历史、信访制度功能的时代变革以及当前信访制度发展的困境,并健全完善现有信访格局,对于适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访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见表达方式,也是我国公民参政议政的特殊途径,该制度出现50多年来,对我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信访制度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最近几年不断出现的"信访洪峰"对信访制度的存在价值提出了挑战。实际上,信访制度仍有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改革信访制度应从整个社会改革的角度着手,关键是推进司法制度的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尤其是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当前信访制度的困境及其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信访制度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愿表达和纠纷解决机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转型,现行信访救济机制在大量社会矛盾面前表现出的软弱和力不从心,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审视现行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建构整个国家的权利救济体系,有效解决群众上访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信访制度的结构及运作方式逐渐演变为一种特殊行政救济手段.我国信访制度存在功能定位不准确、信访部门权力有限、缺乏制度规范、司法权威的公信力不高等深层问题.借鉴日本的行政苦情制度,我国信访制度改革应朝着定位准确、有的放矢,制定专门法规受理程序,增强信访机构的权威性,建立和完善配套措施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0.
行政信访的范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治的角度来看,"信访洪峰"的出现是信访范围无限化的结果.信访作为一个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理应有个范围界限.这个界限,不仅可以明确行政信访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界限,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行政信访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