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采购是政府部门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不仅与政府自身运作休戚相关,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所指的政府采购是狭义的政府采购,采购成本包括直接的费用支出及交易成本两个方面。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在直接的费用支出上,规模偏小,结构不尽合理;在交易费用上,由于执行机构、中介机构及供应商行为存在不规范之处,致使其存在偏高隐患。为此,需要健全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完善其机构设置,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合理地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及范围。  相似文献   

2.
科斯定理的基本结论是在自由交易、交易费用为零、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权利的初始配置不影响经济效率。本文指出科斯的研究成果客观上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生产高度社会化和垄断组织的出现,导致交易费用大幅上升,导致市场障碍排除法的产生,以及20世纪30年代后经济法立法高潮;国家成为市场交易的替代方式,导致了宏观调控和国家投资经营职能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彭辉 《比较法研究》2023,(2):172-185
囿于交易标的标准难、数据产权确权难、价值评估定价难、供需双方互信难、实施落地操作难、交易公平监管难等问题,实践中的数据交易契约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契约,使数据交易市场面临着市场失灵的一系列挑战。妥善配置好剩余控制权是防范化解数据交易不完全契约带来的机会风险,优化互利互惠数据要素治理结构,建立体现公平效率数据要素收益分配的重要支撑点。由于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的性质属性各有差异,因此不同类型数据交易的剩余控制权配置在充分博弈谈判之后配置机制也不尽相同,基本原则是当交易成本较低时,剩余控制权主要配置给双方当事人;当交易成本较高时,将部分重要的剩余控制权配置给政府监管部门等机构,以此最大限度地保障数据交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科斯定理是关于交易费用的理论。它的提出为分析制度的经济意义铺平了道路。按照科斯定理,制度(包括法律制度)都是交易费用导致的必然结果。民法、商法、经济法体现了经济对法律不同层次的需求。完全竞争市场的状态并不存在,市场缺陷的存在,导致市场失灵,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介入经济生活重新分配法定权利这种方式,比市场主体通过交易实现权利转移的方式,能够获得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率。经济法正是规制国家介入经济生活进行法定权利分配的法律。有无法定权利分配是经济法区分于民商法的分水岭,也决定了经济法的独立部门法地位。  相似文献   

5.
徐建刚 《法学》2020,(2):54-67
信赖不等于信赖利益,合同作为当事人之间的特别结合关系,信赖贯穿于其始终。因信赖获得给付而支出的费用区别于因信赖法律行为有效性而遭受的损失,二者在发生的前提、因果关系的判断及概念区分层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以"盈利性推定"确定费用的性质仅适用于追求经济性目的之情形;在费用支出具有精神性目的时,此种推定并不成立。在性质上,费用因目的落空而构成一项独立的财产损失,费用赔偿是一项独立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费用赔偿范围的确定须满足"对获得给付的信赖"与"合理性"的要求。费用的合理性要求在性质上属于不真正义务。合理性不等于必要性,合理性的判断要从费用支出的时间、因果关系的界定以及合同风险的规范分配等方面进行。此外,在费用支出旨在追求经济性目的时,须注意避免费用与履行利益的重叠。  相似文献   

6.
论计算机信息交易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爱民  周伟萌 《法律科学》2010,28(3):118-126
计算机信息交易是指以计算机信息为客体的在线电子交易,是电子商务的一种特殊类型。计算机信息交易包括计算机信息在线销售与计算机信息在线服务。从法律性质上讲,计算机信息交易是一种信息产品交易,而不涉及知识产权许可与知识产权转让。计算机信息交易的核心是信息产品上的信息财产权,而不是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7.
传统上,财政学和财政法均认为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外部性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传统公共物品理论。而交易成本公共物品理论则主张,财政法的经济学根基不在于外部性,而在于解决外部性的交易成本的高低。政府应以更低的交易费用来提供公共物品,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费用。财政和财政法的主要职能是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费用,而不是所谓的教务式的“提供公共物品”。借“私人不愿提供公共物品”之名而行垄断之实,其结果往往导致该物品的交易费用增加。因此,在决定一类物品由谁提供时,政府应该这样思考:该物品由私人提供和由国家提供,哪种方式交易费用较低?政府如何降低其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8.
iPad案中判断"白手套"交易是否存在欺诈,关键在于隐瞒买方真实身份是否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有关"诚实信用"的教义分析显然没有能力解决这一问题。有效的替代进路是对不同裁判方案的可能后果进行经济分析。"白手套"做法的正当性在于隐瞒相关信息有助于抑制"敲竹杠"、降低谈判费用、促成有效率的交易。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的哲学、经济学和法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粟源 《知识产权》2008,18(5):3-32
引言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美方称:"我们在与小偷国家的代表谈判";我方回敬:"我们在与强盗国家的代表谈判".表面上看,双方平分秋色.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因为美国是强盗不假,但那主要是指过去;  相似文献   

10.
邓纲 《现代法学》2001,(1):80-82
外部性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法律制度首先确定权利 ,然后采取提起侵权之诉 (民法方法 )或者政府直接干预 (经济法方法 )来矫正外部性。选择哪种方法 ,由交易费用的大小决定。影响交易费用大小的重要因素是权利和权利主体具有私人性还是社会公共性特征 ,经济法则适用于交易费用过高导致民法失灵的情形。从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可以推论 ,经济法以调整对象的社会公共性为本质特征 ,与民法相互配合 ,共同调整现代社会中日趋复杂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交易客体是历史范畴。不同社会形态下交易客体的广度与深度不同。市场经济中,人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成为交易客体。在WTO谈判中,西方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对交易客体任意解释,致使有关国际协议中“信息技术产品”的概念十分模糊。历史上,与交易客体相连的有英美法的产品、货物与大陆法的给付概念。我国长期客体与标的、标的物不分,可能是受大陆法观念的影响。财产的概念,在我国一是指财产制度;二是指财产法律关系:三是指与交易主体相对应的交易客体。交易客体的本质是效用,也就是它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交易客体必须具有商销性、实用性、融通性。本文在商品与服务的概念下对交易客体进行了细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传统上不乐意接受将国际仲裁作为争议解决方式,而更倾向于将争议诉诸中国仲裁机构或法院,主要是基于国际仲裁费用高昂的考虑。国际仲裁有时甚至被认为是只有大型跨国公司才承受得起的"奢侈品"。但是,国际仲裁费用高昂并非"命该如此",对费用成本的控制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涉案当事人对仲裁程序的设计,以使仲裁成为高效、经济并有助于企业的争议解决方式。国际仲裁的费用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律师费用、专家费用以及仲裁员的费用。本文通过描述国际仲裁的费用构成,分析影响仲裁费用水平的因素,提出一系列能够有效控制成本的切实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排污权交易立法框架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幸红 《中国律师》2003,(12):44-46
排污交易制度(emissionstradingsystem),又称排污指标交易制度,指在特定区域内,根据该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确定一定时期内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在此基础上,通过颁发许可证的方式分配排污指标,并允许指标在市场上交易。分配排污指标作为污染控制的一种方式和总量控制制度相配套,是一种体现了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环境保护新方法。排污权交易制度则将市场机制引入了污染控制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已经至少在10个城市进行过排污权交易试点,涉及的污染物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以及生产配额。但是,由于我国多年处…  相似文献   

14.
合同解除之后,返还义务人支出的费用如何返还,理论和实践存在一定的争论。费用返还可能会涉及合同规则和非合同规则之交叉,协调好相关规则至关重要。德国债法改革对费用返还规则做了一定的修订,这可以为我国解释论的构造提供智识。返还义务人支出的费用应当分为三种类型,即必要费用、有益费用和无益费用,无益费用在返还之时无需考虑。必要费用原则上都应当予以返还,善意和恶意的当事人在必要性的认定上应当采取不同的标准。必要费用的返还也有例外,例如因为对法定解除权人的保护,免除其价值返还义务之时,相对人则无需再返还必要费用,但是如果相对人所为给付的价值已经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的,则仍然需要返还。有益费用是指最终使得相对人获得利益的费用,根据不当得利规则的原理,不管当事人主观是善意或恶意,亦或者对合同解除具有可归责性,原则上也应当予以返还。  相似文献   

15.
在损害赔偿法中,替代交易是一种有效的计算期望损害赔偿的方法,其已经得到各国国内立法以及国际条约或示范法文本的支持。替代交易相对于传统的期望赔偿或实际履行有独特的理论优势和操作性便利,如接近合同履行后的地位、增加确定性、阻止或最小化间接损失的社会成本、有效分配市场风险等等。替代交易的构成体现为实体要素和程序要素,其中实体要素中合理性最为重要,实践中有必要将替代交易分为搜寻和实际选择两个阶段,而且替代交易无需经由法院或非诉讼程序。替代交易是一种任意性救济方式,只适用于不履行的情况,同时在其适用上不限于商事交易和货物交易等。我国未来的合同法修改应当将替代交易予以制度化,以使期望损害赔偿更具现实力,实现合同救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侵犯知识产权诉讼中,侵权人主张的合法来源抗辩成立,依法应当免除赔偿责任。但对于权利人在诉讼中主张的合理费用,应根据民法信赖保护制度中的交易安全理论,结合案件的不同情况判定侵权人是否应予承担。  相似文献   

17.
我国买卖法虽未明文明确“修理优先”,但此项结构性原则不仅可从法政策层面推导,也能借助私法规范之间的脉络互动得以呈现。修理作为补正履行手段,专为物的瑕疵量身打造。买受人支出的运输费用构成补正费用,应由出卖人负担,买受人擅自修理而支出必要费用,出卖人应依无因管理法则返还。《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6条并非费用返还的规范依据,而是买受人主张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产权与效率     
一、产权的涵义从法律经济学角度考察产权,产权体现着效率原则,表现在:第一,产权是为追求效益最大化所作的制度安排,法律经济学家认为:资源是稀缺的,即资源供不应求.同时,市场交易是需要成本的,法律权利的初始配置很重要,它应尽量配置到能产生最大效用的人手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的风险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扭保融资的困境在于银行基于风险的担忧慎于放款。人的有限理性、投资活动中的大量不确定性、交易费用的存在都表明了现实中的契约是不完全的。依据不完全契约理论,有些行动和相应的经济后果必须通过事后再谈判解决。因此,对银行的事后风险补偿保障是关键,实质是控制权再配置问题。这样,既避免了盲目补贴,又可一定程度破解知识产权融资瓶颈。  相似文献   

20.
廖志敏 《法学》2007,(1):42-51
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的对担保制度效率的质疑是错误的,因为其忽略了造成外部性的约束条件即担保权的稀缺性,忽视了通过价格机制消除外部性的可能性,也忽视了法律干预所需要的高昂成本。这场效率之争反映出法律经济学研究传统模式的缺陷对经济效率和社会改造的过分迷恋,对经济学实证传统的偏离,以及对真实世界约束条件的忽略。法律经济学的重心应当从效率研究转向制度解释,关注法律制度所赖以形成和转变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