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刘钰 《法制与社会》2010,(36):179-181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时期,新生代农民工的心态、价值观念和职业选择等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城市梦也更加执着。然而他们想要真正融入城市,也面临着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素质、权力维护,就业难等障碍。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高度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诉求,以推进这一群体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解教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该群体的融入状况不仅关系到该群体的健康成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以16名未成年解教人员为研究个案,运用社会学的定性研究方法,从身份融入、家庭融入、社会交往融入、职业融入四个方面,探讨了未成年解教人员的社会融入状况及其问题,为促进未成年解教人员的社会融入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中缺乏职业保障、收入低、城市认同和自我价值感低,缺乏社会支持,成为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人,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促进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提升其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中,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城市社会的特殊群体,其法律信仰的缺失正成为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的现实阻碍。本文通过分析进城务工人员树立法律信仰的阻碍因素和积极因素,探讨进城务工人员树立法律信仰的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中,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城市社会的特殊群体,其法律信仰的缺失正成为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的现实阻碍。本文通过分析进城务工人员树立法律信仰的阻碍因素和积极因素,探讨进城务工人员树立法律信仰的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缺失与归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个必然趋势。然而当前已经率先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却面临着户籍制度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整体排斥。因此,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有效地增加制度供给,并为这一转变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是促使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数以亿计的农民不断涌入城市,他们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和智力支持.然而,他们并没能分享到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发展成果,这与当下农民工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社区紧密相关.本文从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协力主体的角度阐释了当下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状况,分析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难的原因,对破解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难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16周岁以上的青年农民工,目前,我国这个群体的人数已超过1亿人,已经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是有“梦”的一代,他们在城市生活多年,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与他们的父辈即第一代农民工已大相径庭。他们对城市的认同,要远远大于对农村的认同;他们不愿退回农村,即使回去也做不了合格的农民;他们迫切想融入城市,但又很难逾越横亘在面前的制度、文化之墙。新生代农民工就这样怀揣着青春与梦想,“漂”在城乡边缘,成为了一道风景,却不那么亮丽。这一现实也要求中国的城镇管理政策尽快做出调整,为新生代农民工中的相当部分人融入城镇提供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苏南城乡社区文化发展的一体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苏南城乡社区发展的一体化进程中 ,其社区文化发展的一体化进程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苏南城乡社区文化发展一体化的两个最鲜明的特色是 :苏南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融入了农村社区“人和”的特色 ;苏南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融入了城市社区“注重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的特色。苏南城乡社区文化发展的一体化进程大大丰富了苏南模式的内涵 ,在我国城乡社区文化建设中起到了示范、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居住在城市而户籍在农村的老年人群体——随迁老人出现,本文从随迁老人的闲暇时间安排、社会交往以及对城市社区的心理认同三个方面,分析了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以及社区融入状况,并得出以下结论:随迁老年人在社区中的人际圈很小,人际交往较少,闲暇时间中的娱乐活动较贫乏,对社区的了解不多,社区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总体社区融入程度较低。基于这一研究结果,在社区建设及老年人自身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对于丰富随迁老人精神生活以增进其社区融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推动了流动人口的形成,这当中自然包括了流动青少年群体的产生,由于我国城乡差异的存在,流动青少年基于教育、工作、生活等差距的存在,很难真正融入当地城市生活,并由于各种不公平待遇激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当前,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足以引起重视,本文主要从流动青少年的含义出发,在了解当前我国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特征与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全面有效的预防其违法犯罪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了社会排斥的概念及其特征,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了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遭受的经济、政治、社会关系、制度设置等多重不利境遇,理清造成农民工多重弱势地位的机制,认为制度层面的社会排斥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提出从户籍制度、土地流转机制、社会保障制度等重要的制度和政策入手,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促进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下岗失业人群中,有众多的"主动边缘化就业人群"。本文对该群体的现状、处境、心理因素、社会适应等诸方面作了深刻分析,对其作了理论上的界定,并对改变其被动状况的途径作了颇有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韩玲  许鹏 《行政与法》2013,(4):17-20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逐年递增,新生代农民工在流动人口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既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也面临着现实的发展困境。为了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服务与管理,有必要从法律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使新生代农民工走出城市融入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城市管理体制中尚存在不少负面因素,阻碍了我国城市管理法制化的进程,也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与美国相比,我国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与之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其行政管理模式、中央与地方分权以及社会自治等方面的制度设置对于我国城市管理法制化的过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子女与城市社会主流文化冲突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建  王春丽 《法制与社会》2010,(28):235-236
农民工子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未来的发展也将关系到城市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但他们与城市社会主流文化的冲突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城市融入。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与城市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的冲突及其产生的原因,反映了农民工子女艰难的生存状况和相对较弱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7.
张青松 《法制与社会》2012,(19):211+217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进城务工的主体,他们向往城市,迫切希望融入其中,最大愿望是享有平等的城市市民待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在实际过程中,受到了户籍、住房、社保、教育和收入分配等诸多问题的困扰.要从解决这些关键问题入手,提高城市的包容性和接纳能力,要有更多的政策创新,使其转变市民化道路通畅起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效力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拆迁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因拆迁引起的问题日益突出。作者认为,作为拆迁依据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对于拆迁纠纷的产生应当承担一定责任。本文从《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法律地位、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该条例的法律效力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9.
何蔚 《法制与社会》2011,(27):184-185
外来人员犯罪及未成年人犯罪长期以来一直是摆在我国相对发达地区司法机关面前的两个重要课题,而作为二者"结合体"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更是一个地区繁荣与稳定中无法忽视的环节,这一问题对于"北上广"之类的一线城市则显得更是突出。对此,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有义务对这一群体进行深入的了解与研究,从他们所面临的现状、成长环境以及融入社会的困难等方面入手,找到并解开这一群体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20.
于阳 《河北法学》2014,(5):121-129
城市流动人口经济地位较低、融入城市生活能力不强,加之因得不到社会支持而形成相对被剥夺感,极易演变为城市违法犯罪活动的实施主体,从而影响城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西方犯罪学领域社会支持理论在预防和降低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犯罪中发挥着五个方面的重要功能,该理论对预防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重要启示包括建立外来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网;注重外来流动人口城市归属感和工作满意度的培育;积极探索破解流动人口因户籍和居住环境所造成的融合难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