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富兰 :我的丈夫我和万立春结婚时 ,他家里贫寒 ,当时是石板房 ,屋里没有粮食 ,捞一把吃一把 ,结婚也就很简单。他在小双、朱良、西营、仓上工作 ,每回都是他过生日我才去 ,给他做几个菜。其他干部不知道 ,他也不告诉人家 ,怕人家花钱送礼。我跟他结婚半辈子 ,他把屋里的活都甩给我了。他说 :“家里的事 ,你担八十斤 ,我担二十斤。”他工作好 ,晚上回家也写文章 ,一写就是半夜 ,白天又下村跑。他在西营区林特站当站长时 ,到朱良乡搞技术培训 ,讲了满满一个星期 ,每天都讲到晚上。人家奖励他1000元 ,他不要 ,给了乡上。他在朱良乡当党…  相似文献   

2.
选择     
表弟高考分数下来,还不错,上了一本,中等偏上的学校都还可以选选。要填志愿了。爸妈也这几天也开始干着急,既想帮孩子动手填写,又害怕没有照顾孩子的想法。于是他父母不断问他,你到底想上什么专业,他回答"不知道";再问他,毕业后想做什么工作,他回答"还没想过"。原来他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埋头苦读语数外、理化生之  相似文献   

3.
<正>5年前6月的一天,农七师工八团奎屯社区退休职工王爱国八十多岁的母亲史妙英突患脑梗塞住院,二十多天的治疗留下了半身瘫痪。王爱国是家里长子,弟、妹在外地工作,他将母亲接到家照顾。一日三餐是正常人最平常的事,但病瘫在床的母亲不能自己张口吃饭,王爱国就像小时候母亲给自己喂饭那样,一勺一勺把饭送到嘴里,每顿只吃一小碗饭,但要20分钟才能吃完。自母亲病后,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晚上隔两小时给母亲翻一次身,到了夏季,为防止生褥疮,他每天  相似文献   

4.
正晚年的李先念有两件事,让小女儿李小林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她回忆:晚年父亲身体欠佳,医生说要补充维生素,家里就每天给他榨一杯橙汁,当李先念知道榨一杯橙汁要五六个橙子时,心疼地说:"太浪费了,以后不要榨橙汁,吃两个就行了。"还有一件事,李先念在北京医院住院时,孩子们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就常到人民大会堂的餐厅去打一份汤,一份要花25元钱。李先念知道后,一再叮嘱说:"别去打汤了,太贵了。"  相似文献   

5.
正吴伯润,印江自治县罗场乡清河村支书,在妻子心中,"他是老实人",在群众眼中,"他有点拗"。"炉火已经烧好了,一会儿你记得添煤。"每天一大早,吴伯润都要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用手语与妻子沟通好后,才出门办理公务。妻子罗继华虽然是先天性聋哑人,但是热情好客。夫妻俩结婚30年来,吴伯润一直用心照顾妻子,每天回家他都耐心地比划手势与妻子沟通一天的见闻和感受。妻子把家里打理  相似文献   

6.
最美的陪伴     
<正>父亲是爷爷的养子。父亲的生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家里还有两兄一姊。在那个困难的年月,父亲被送到了爷爷奶奶家。我出生前一年奶奶就去世了。从我记事起,就看到父亲每天都在悉心照顾日益年迈的爷爷。爷爷70岁时摔坏了股骨头,不能下床。父亲每天很早就起来给爷爷接尿、洗漱,母亲则给爷爷煮奶熬粥。爷爷大小便失禁,父亲总是耐心收拾,从来没有不悦之色。他是那样细心、小心,  相似文献   

7.
高产羊     
某乡一把手何书记的二妹全家搬到了县城,临走时,把家里养的一只羊送给了他。何书记没有养动物的爱好,就把羊交给了食堂的厨师大李帮忙饲养。第二天,何书记刚刚起床,大李就端着一大碗羊奶送来。他说:何书记,这是您的羊产的,以后您就不用再买奶了,我每天给您送来。等大李走后,书记夫人说:大李这人不错,实在。  相似文献   

8.
人到晚年,很多老人由于没人照顾而住进了养老院。也有的老人认为进养老院是一件丢人的事,所以宁愿在家里一个人孤孤单单地无人照顾,也不愿住进养老院。其实,是否进养老院应看各个家庭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9.
陆仁 《党员文摘》2008,(4):19-19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已82岁高龄了,但仍然没有停止研究工作,每天进行物理演算。他的方式是“随时工作”,累了睡上两三个小时,然后起来接着做,有时甚至拔掉家里的电话线,专心于物理推演。现在,他每天仍要“生产”出几十页手稿。仅2006年一年,他就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研究的都是理论物理界的前沿问题,如黑洞、暗物质、中微子等。著名科学家朱光亚、周光召评价道:“耄耋之年。他仍在挑战物理。这样的年龄还能有如此科学成果。在科学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相似文献   

10.
金海之歌     
田培良 《实践》2014,(4):43-45
金峰他们是初二下午从乌审旗回来的,带回了亲友们的一连串问候。去年秋天家族大团聚,老老少少聚集起100多口子,自那以后,一些不大走串的亲戚又都热热和和地交往起来了,这是很让金海高兴的。 相互拜年的热乎劲下去以后,金海又打开电脑,开始录入他的几篇译稿。他还是想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来。外面的应酬都推掉了,一则身体不做主,二则他也不大愿意去酒桌上讲那些言不由衷的客套话。每天就在家里待着,上午趴在电脑上忙译稿的事,下午就陪伴两位老人说些让他们开心的话。这中间,林娜来过两个电话,催他早些回去,他一推再推,一直住到正月快尽了才开始起身。  相似文献   

11.
<正>舒永平的家庭三代同堂5口人。多年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平凡的事、点滴的情奏响"和谐小康幸福家庭"的音乐篇章。今年39岁的舒永平,是农十师一八八团水管站分管渠系的一名领导。在家里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大大小小的事都离不开他。作为长子,父母年岁大,为更好地照顾父母,自婚后就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一开始他的家庭并不  相似文献   

12.
对于肖华而言,江青突然提出的 “儿子问题”,仅是一场恶梦的开始。 1966年初,肖华对即将到来的那场浩劫毫无思想准备。 他的肝病还没有痊愈,每天还在按时吃药、打针。不过他已在春节前回到了北京,主持总政治部的工作。 肖华每到夏天来临的时候,他的转氨酶就突然升高,不得不减少工作量。 周恩来建议病中的肖华到北戴河去休息。 就这样,肖华由夫人王新兰陪伴,来到了北戴河。  相似文献   

13.
无需试探     
正刘局长是市局的一把手。自从一年前他从副局长位子上扶了正,才真正体验到了当一把手的好处。不管是办公室还是家里,常常是高朋满座,有汇报工作的,有找他办事的,也有啥事没有就为了套近乎的。这么多对他言听计从的下属,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呢?他心里一直纠结。他也想过试探一番,看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中午下班的路上,手机突然响了,拿出来一看是父亲打来的,心想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在我印象中,父亲除了家里有急事很少主动给我打电话,况且我每次给父亲打电话,他总是问我和媳妇工作都还好吗,问我儿子的学习情况,再就是说家里一切都好,没有事不要经常打电话,浪费电话费,说完就挂了.  相似文献   

15.
1984年,19岁的邓霞高中毕业了,被分配在农一师一团十三连包地。两年后,22岁的邓霞调到了团商贸公司,1994年她又到新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财会系脱产学习了两年,让人艳羡的工作和温暖的家庭使邓霞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工作起来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人的一生谁都没法预测。1998年,34岁的邓霞下岗了,她一下子觉得太阳仿佛没有从前明亮了。回到家里,无声的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一家3口要生活,生长发育的女儿需要营养,丈夫每月工资也只有700余元。生性倔强、不甘落人后的邓霞去过广州,到过南疆喀什、北疆石河子,一边打工,一边悉心学习、观察,看是否有适合自己做的事,  相似文献   

16.
林文江从小就患有聋哑症,小学一毕业,新成立的农七师一二八团帆布制品福利厂要招收工人,他就成了厂里的一名职工。记得刚进厂的时候,厂里为了照顾残疾人,只安排他们干一些轻一点的杂务活。小林心想:厂里照顾是关心咱,可学不到真本事。于是,他找到厂领导要求到生产第一线学织手套。领导告诉他,第一线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他说:"领导的好意我领了,织手套用的是手,不是嘴巴和耳朵,只要能学上本事,苦点累点没有啥。"领导看他态度又坚决又诚恳,决定让他试一试。小林不仅心灵手巧,还特别好学。到手套车间工作的一年里,他不仅学织手套,而且还向其他技术员学习修理手套机。有一  相似文献   

17.
郭庆晨 《前线》2010,(11):57-57
最近夜读,见陈元回忆父亲陈云的往事时.谈到了这么一件事: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陈元正在读中学。一天,他发现父亲有一阵子不去公园散步了,感到很奇怪,父亲平时特喜欢这么做,还爱跟游人聊天。怎么现在老在家里闷着呀!于是,他问爸爸。爸爸说:“现在群众吃不上饭,我没脸见他们。”原来,陈云当时在中央主管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原来我也是光盯着土地,种地挣钱,时间长了,发现一条腿跑不快,要想富,就要学会多种经营。"十三师火箭农场农六连职工杨国刚说。今年44岁的杨国刚18岁开始就种着25亩棉花。当时棉花产量低,收入少。凭着年轻人的拼劲,他在种地的同时还趁着农闲时间做些小生意。卖过建材、批发过鞋子、服装还开过餐厅。2011年他又在朋友介绍下看上了一家餐厅。凭着以往经历和诚  相似文献   

19.
晏婴是春秋末期的齐国宰相。有一次,他正在家中吃饭,突然齐景公派人到他家来了,他得知这位大臣还没有吃饭,便将自己的饭分出一半请客人吃,结果客人和他都没吃饱。使臣回府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齐景公。景公昕后,十分感慨地说:“晏婴家里这样穷,我却一点也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啊!”于是,便派人送一大笔钱给晏婴,让他作为招待宾客的费用。可晏婴坚决不收,一次又一次地向来者陈说,  相似文献   

20.
恩来有十条“家规”: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出差顺路时去看看;二、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三、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无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五、不许请客送礼;六、不许动用公家的车子;七、凡是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八、生活要艰苦朴素;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能炫耀自己;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刘伯承夫人汪荣华在家里贴了一张“告示”:儿女们,这部电话是党和国家给你爸爸办公用的,你们有私事绝对不许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