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比是一种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通过正确的对比,可以看到差距、找出问题、明确方向。但是,如果比得不得当,“跟谁比、比什么、怎么比”,没想清楚,比的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对于那些不该比、不能比和无法比的非得去比,只会自寻烦恼,甚至会越比越泄气、越生气和越不服气,还会比出失落、沮丧和痛苦来;对于那些必须比、应该比和可以比的积极主动去比,则会越比越长志气、增底气、提硬气,比出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来,比出干事业的动力来。所以,正确的比,才是我们提倡和需要的。  相似文献   

2.
<正>比是一种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通过正确的对比,可以看到差距、找出问题、明确方向。但是,如果比得不得当,没想清楚“跟谁比、比什么、怎么比”,比的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对于那些不该比、不能比和无法比的非得去比,只会自寻烦恼,甚至会越比越泄气、越生气、越不服气,还会比出失落、沮丧和痛苦来;对于那些必须比、应该比和可以比的积极主动去比,则会越比越长志气、增底气、提硬气,比出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来,比出干事业的动力来。所以,正确的比,才是我们提倡和需要的。  相似文献   

3.
谈“攀比”     
正落马官员的悔过书总能提供别样启示。比如,收受违纪违法赃款近2000万元的安徽省蚌埠市原副市长刘亚在其悔过书中说:"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个人利益、个人享受至上,暗地里总爱攀比:比谁的房子好,比谁在省里‘关系硬’,比谁提拔得快。结果比出了腐败思想,比出了不平衡心理,比出了低级庸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读过刘亚的悔过书,人们不难发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7,(3):69-70
经过严格的考试选拔,我被县委机关录取了,被分配到信访办公室做助理,在这里接触了不少来自基层的信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反映问题的信件,既没署名也没留联系办法,不知该如何处理。我问办公室的其他同志,有的告诉我扔到一旁别理它,有的告诉我统统转给有关领导,让领导自己去定。究竞怎样处理比较妥当呢?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4,(15):36-36
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爱动脑筋、想问题的,但也有些人看这个社会到处都是“问题”,患上了“焦虑症”,悲观厌世、心灰意冷,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有的同志遇到问题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不负责任、无所作为;有的同志刻意放大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以存在的问题去否定取得的成绩……这些都不是正确的“问题意识”,而是意识上出了问题,必须坚决摒弃。  相似文献   

6.
答询     
如何正确填写“入党志愿书”中的 “家庭出身”栏? 近几年来,我们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在填写“入党志愿书”中的“家庭出身”一栏时,大部分同志按照原定出身填写,一些比较年轻的同志也是按父亲或祖父的出身填写。但也有一些人,特别一些比较年轻的同志,填写得比较混乱。请问应如何正确填写“入党志愿书”中的“家庭出身”栏?  相似文献   

7.
特殊党课     
清晨,当满载四十多位干部职工的大客车驶入大青山后,已经寂寥了一个冬季的大青山顿时显出了生机,一次特殊党课的序幕拉开了……莱西市财政局的干部大多比较年轻,工作有闯劲、有朝气,但思想也客易波动,起伏较大,个别干部甚至出现了与别人比收入、比享受、比待遇,而不是比工作、比贡献的不良苗头。如何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增强干部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党性观念,是局领导班子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近日,他们做出决定:走出条件优越的办公大楼,把党课的课堂摆到偏远的山区,邀请模范老党员讲传统、讲党性、讲奉献、讲作风,让干部自己去接触、自己去对比、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受,让思想接受一次深刻的洗礼……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 《党建》2013,(6):1-1
<正>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学习能力比较强,很多同志有自觉读书、勤于读书的习惯。同时必须看到,当前领导干部读书的状况不容乐观,归结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二是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三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四是学而不思、知行不一,学用脱节。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同志对读书抱有不正确的观念。有的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差不多了,不  相似文献   

9.
要比出志气来李邦云  比,即比较。比较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法。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赛、比武、也都是"比"字当头,可见比较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喜欢运用比较的方法。"王某是与我同年毕业的,早就提升为处长了,我这科长还是个副的,"张某很有...  相似文献   

10.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阿Q正传》中的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鲁迅先生用这句话把阿Q“比烂比下”的丑陋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谁能料想,时至今日,“阿Q谬论”不仅没成为历史尘埃,还有了新的表现。“要查,每个人都有事”“比我问题严重的多的是”……在纪检部门近年来查处的案例中,不少问题官员就存在这种寡廉鲜耻的“比烂”心态。面对组织的调查,不是去反思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是反过来抱怨组织,以别人的“大恶”来为自己的“小恶”开脱。如,有的贪官在职级上与高的“攀比”,一般干部与科级干部比,科级干部与处级干部比,处级干部与厅级干部比,厅级干部与省部级干部比,这些人比上比下,比出来的结论是“你贪我贪他贪,大家全都在贪”;有的贪官在数量上与金额大的“攀比”,贪了几十万元和几百万元的与贪了几千万元和上亿元的比,这些人比大比小,比出来的认识是“我贪的是人家的零头,根本用不着小题大作”:有的贪官在事实上与问题多的“攀比”,“我查来查去就是一点经济问题,不像人家什么问题都有”,这些人比多比少,比出来的感觉是“他人属于作恶多端,自己只是白玉微瑕”。  相似文献   

11.
我当过兵,转业后长期在党政机关工作,曾有幸见到过许多我国妇女界的领袖人物和模范人物,也阅读过不少世界女界名人的传记和文章。在众多的英豪身上,我感受最深的是,一个妇女,要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高尚的人,就必须从三个方面严于律己,见贤思齐。 一、要从不怕吃亏起步。当今,在诸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吃亏论”在一些干部群众中相当流行。有的和提拔快的人比,说吃了亏;有的和发了财的人比,说吃了亏;有的和分了房的人比,说吃了亏,等等。说实在的,自己也有吃了亏的想法。有时,我和五、六十年代在一块工作的同志比,觉得其中有的人  相似文献   

12.
正比与反比     
生活中免不了同他人去比,特别是有了一官半职之后,"比"的兴致就更大些.不过,有的人同他人相比是正比;有的人同他人相比,却是反比.  相似文献   

13.
在我看来,人生在世,就要有理想,有正确的价值观,不能碌碌无为,白活一生。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而要为他人、为社会做点什么。雷锋同志说得好,“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只有这样,人的一生,才是光荣的一生、闪光的一生。  相似文献   

14.
有问必答问:我们单位进行党员民主评议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同志刚刚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在评议中,有的同志认为,既然是受到了党内处分,当然就是不合格党员;有的则认为,受到党内处分和不合格的性质不同,后者更为严重。我觉得两种意见都有道理,不知如何处理,请给予解答。(吉林临江一读者)答:您遇到的这个问题确实比较难把握,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如何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我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谈点儿自己的看法,供您参考。首先,要弄清二者的性质,即什么是党内警告处分,什么是不合格党员。党内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选人用人要注意社会公论。这是对党的干部路线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对我们的各级干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正确认识社会公论。 在这个问题上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看法。有的同志认为:敢闯敢干的干部容易得罪人,群众评价不一定好;有的同志认为: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评价干部会失之偏颇;有的同志担心:社会上有少数人别有用心制造舆论,误导社会公论,使社会公论失之公允。因此,有些同志总是对社会公论持怀疑态度。其实,只要我们对社会公论加以全面客观地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包含丰富的辩证思想,全面把握这种思想,对我们干部正确对待社会公论,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戚义明 《党的文献》2015,(2):121-124
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需要解决如何进行自我批评、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特别是有失偏颇甚至根本不正确的批评、如何正确地对别人展开批评三大问题。毛泽东认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个整体,但作为领导者,对自己的批评是主要的。领导干部要强制地省察自己,多想自己的缺点,这样方有出路。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误解、不太正确的批评甚至是恶意中伤,只要不妨碍大局,要练习忍耐,多多原谅人家,在等待和忍耐中增益其所不能。批评别人要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毛泽东的这些论述和做法,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有的单位在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一些同志总喜欢习惯性地强调一句:"以上讲的这些问题,对事不对人??"对"对事不对人"这句话有个怎样理解的问题。如果理解正确,就能在批评中产生积极的作用,反之就会在批评中产生一些负面作用。"不对人"容易造成思想松懈麻痹。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经常运动有助延年益寿。有的人每天专门抽出时间去运动,而且认为每次运动不出点汗,就觉得运动量不够。有的人给自己下了"军令状",不论多忙、多晚,都要去24小时健身房运动一会儿。也有很多人对缺乏运动有不得已的"苦衷"。有的人说,每天工作那么辛苦,下了班就想躺着,哪有时间运动啊。还有的人说,二孩到来,照顾孩子的精力都不够用,哪儿还有时间锻炼呀。问题是,不论什么时间段都可以运动吗?运动一定要有合适的场地吗?其实,一天中,有一些时间段是不适合运动的.  相似文献   

19.
正重温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这一经典,可感受到,党委会工作十二条有的看似很小,却条条小中见大;有的字数不多,却句句是法宝。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善于体会,学习蕴含其中的规矩意识,学习体现出的胸襟气度,提振自己为官的"精气神"。一是要体味其中的"正气",勇于当"标杆"。政者,正也。毛主席在60多年前就有了"不要在背后议  相似文献   

20.
(一)党风问题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有的同志把党风方面的问题看得过于严重,认为现在是党风“最乱”、“最糟”的时期,比国民党时期更腐败,对搞好党风建设信心不足,甚至悲观失望;有的同志则认为目前党风没啥大问题,对以权谋私和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的严重性、危害性认识不足,对群众的不满情绪不理解。对当前的党风究竟如何看?笔者最近访问了晋中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张大圣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