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纹线中空特征应用于某些残缺、特征数量不足的指纹检验中的可行性。方法引入指纹三级特征理论,从该特征的存在机理、稳定性特点及与其它类似特征的区别等进行观察。结果纹线中空特征稳定存在,且在比对工作中具有可操作性。结论纹线中空特征是对常规特征的补充,对指纹比对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技术对原配、选配钥匙开启各种锁具遗留在弹子顶部和钥匙上的痕迹及附着物的无机元素成份进行检验;对被配匙机配制过的钥匙上的擦划痕迹进行检验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检验显形痕迹和微量附着物的分布(隐形痕迹),较之常规的痕迹检验方法准确、可靠性强,拓宽了检验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曲形槽状齿钥匙上的增配痕迹特征及其随开启次数的变化.方法 用被增配过的原配钥匙进行模拟开锁实验,观察开启前后的增配痕迹.结果 发现原配钥匙上的增配痕迹主要为钥匙板侧上的夹持痕迹和齿槽底面、齿槽壁上的擦划痕迹,且齿底面上的擦划痕迹随开启次数增加较稳定,齿壁上的擦划痕迹随开启次数增加呈渐变性变化.结论 原配钥匙上的增配痕迹主要为夹持痕迹和仿形针擦划痕迹,夹持痕迹反映不明显,仿形针擦划痕迹较稳定.  相似文献   

4.
乳突纹线的细节特征是指乳突纹线局部的细小结构,特殊形态及组合结构。传统指纹检验中乳突纹线的细节特征共9种。本文通过对指纹检验应用实践的总结和进一步研究,发现乳突纹线中还有一种特征,表现为某一根或相邻的数根乳突纹线,其原本流畅的走势突然发生变异,我们将这种特征称之为“弯折”。  相似文献   

5.
塑料薄膜上镰刀刃尖擦划痕迹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地区经常发生破坏生产经营案件,这类案件集中在农村,现场大多在室外,现场可供侦查的痕迹物证较少,但往往工具痕迹出现几率较大,笔者在侦破一起用镰刀割韭菜大棚案件过程中,利用镰刀刃尖在塑料薄膜上的擦划痕迹检验认定了嫌疑镰刀。1案情简介2004年4月4日,林口县某村陈××家8个韭菜大棚的塑料薄膜被割坏,直接损失1万余元。在现场勘查中提取一枚旅游鞋足迹,模糊不清,无鉴定价值,但在割破的塑料薄膜刀口的上部提取了两处刃尖的擦划痕迹,从塑料薄膜上的刀口走向,运刀的方式及足迹行走方向可推断作案工具是镰刀,且为右手持镰刀。2检验器…  相似文献   

6.
在刑事技术指纹检验工作中,现场指纹受到压力、承痕体等客观条件影响,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有的指纹显现后因中心、三角重叠或错位,碰巧重叠部分拼接纹线又比较流畅,如果简单的从表象分析,往往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以下总结两起变形指纹的检验经验,希望能给同行以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交通事故案件中,特别是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痕迹检验技术常常在案件侦破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从轮胎印痕,擦划、碰撞痕迹,整体分离痕迹三个方面介绍车辆痕迹检验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硅胶仿生指纹膜印泥痕迹特征与真实指纹印泥痕迹特征的差异,为鉴定硅胶仿生指纹膜印泥痕迹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利用液态硅胶制作仿生指纹膜,然后用仿生指纹膜和手指在相同情况下蘸取印泥,分别以轻、中、重3种力度在A4纸上垂直按压形成印泥指印,并对其拍照提取,比较仿生指纹膜印泥痕迹与真实指纹印泥痕迹的特征差异。结果仿生指纹膜印泥痕迹多见“空白”“断裂”,边缘部分不规则、凹凸不平,小犁沟宽窄程度随力度变化明显,细节特征反映不清楚;真实指纹印泥痕迹自然、纹线较连贯。结论仿生指纹膜印泥痕迹特征与真实指纹印泥痕迹特征之间存在差异,根据两者之间的特征差异可以帮助鉴别仿生指纹膜印泥痕迹。  相似文献   

9.
公安部第二研究所痕迹室自1989年10月始对机器配制钥匙痕迹的检验进行研究,随后应用于实际办案。至1994年6月已办理大小案件200余起,其检验原理为:用半自动或自动配匙机增配钥匙后,原钥匙齿面上留有擦划痕迹。半自动配匙机留下的痕迹是纵向和斜向分布的擦划线,横向不等距分布的条状压印痕迹;自动配匙机留下痕迹由平面齿部的纵向擦划和斜向齿部的斜向平行擦划线束痕迹构成,个别有横向等距分布的条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红松在生长过程中形成节子纹线特征,运用松节纹特征进行同一认定检验。  相似文献   

11.
在命案及伤害案(事)件现场勘验检查中,常见人体损伤部位多为可塑性的软组织体,偶有硬骨质部位受损伤,但由于人体皮肤的衬垫作用,多数反映不出铁锤、棍棒、刀斧等诸类造型凶器的局部细微特征,人体骨质上形成的砍切擦划痕迹的检验和利用较为少见。本文介绍砍刀在人体骨胫骨上所形成的擦划痕迹,希望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方形坡状齿钥匙增配痕迹形成规律、增配痕迹随开启次数的渐变过程以及增配痕迹的变化因素。方法用被增配过的原配钥匙和增配钥匙进行模拟开启实验,观察并记录开启前和开启过程中的增配痕迹。结果被增配钥匙的坡面上有明显的印压痕迹和擦划痕迹,增配痕迹随开启次数增加呈渐变性变化,且原配钥匙和增配钥匙上的增配痕迹变化不同。结论增配痕迹为印压痕迹和擦划痕迹,印压痕迹随着开启次数增加而逐渐消失,擦划痕迹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汪凯 《刑事技术》2009,(3):27-27
2008年8月19日,某小区居民楼发生1起抢劫案件。勘查中在一铁制栏杆上发现1枚汗液指纹,肉眼观察,反差微弱,隐约可见部分纹线。于是将该铁栏留有指纹部分锯下提取,采用光学方法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4.
国外有关指纹学的论著中将指纹特征的分类层级分为三级:一级特征即指纹线类型特征;二级特征即指纹线的宏观细节特征,如分歧、结合、起点、终点、小点、小棒、小钩、小眼、小桥以及罕见的交叉线、错位线、点线、节线等;三级特征即是指纹的微观细节特征,主要包括乳突纹线边缘形态、纹线宽窄、细点线和汗孔特征等[1].在指纹鉴定中常常遇到模糊、残缺、变形的疑难指印,这类指印的宏观特征点较少,如果按照常规的鉴定方法根据指纹的一级和二级特征则难以作出认定同一或否定同一的判断.而这类指纹的鉴定意见在刑事、民事案件的审判中又是十分重要的证据.此外,鉴定中有时还涉及伪造指纹的鉴别等等.为此,指纹三级特征在指纹鉴定中的应用价值也日益凸显,本文将针对此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15.
陈林 《刑事技术》2013,(3):18-18
“哈气法”是对疑有手印表面光滑的非渗透性客体,可用嘴哈出水气,凝附在有纹线的物体表面,使手印纹线与物体表面形成一定反差,从而发现手印。长期以来,“哈气法”是现场勘查中发现和提取现场手印的一个基本方法。然而在DNA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DNA技术的广泛应用,指纹不仅仅用于痕迹分析,还用于个体生物属性分析。此时如果不加分析,贸然采用“哈气法”,极可能破坏了指纹作为生物检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指纹为个人所特有,其他人不可能重复出现,且指纹终身保持基本不变,可作同一认定。但任何物质不可能一成不变,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即不变是绝对的,变则是相对的;同样手(纹)印在生活、遗留过程中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异。因此,对变异手印尤其是现场变异手印的分析、判断和检验,有利于痕迹检验人员客观全面地分析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过程、心理活动和个体特征,而且有利于痕迹检验人员客观准确地认定和排除嫌疑人,对打击犯罪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手印检验工作中,通过对乳突纹线局部形态特征的种类、特点及检验方法进行研究,并运用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阐述,论证该类特征在手印检验中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提高残缺、少特征等疑难手印的利用率。乳突纹线局部形态特征的应用是对常规特征的重要补充,对手印检验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淑翠 《刑事技术》2002,(Z1):22-24
COGENT—AFIS具有多项指纹自动识别功能 ,能加快检验速度、扩大检验范围、简化工作程序 ,但该系统人是决定因素。本文从指纹比对检验 5个方面谈谈人为因素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的作用。1 指纹捺印指纹捺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对指纹的分类及提取中心、三角、特征点的准确性 ,关系着十指库数据质量。工作中经常遇到捺印质量不高的指纹 ,表现为 :(1)捺印指纹纹线模糊不清 ,(2 )捺印指纹变形 ,(3)捺印指纹不完整 ,(4)捺印指纹反差弱 ,(5 )捺印指纹着色不匀 ,(6 )捺印指纹纹线不连贯 ,存在假特征 ,等等。要提高捺印质…  相似文献   

19.
1案件简介1998年2月6日,湖南省某医院于某在家属区里被杀,现场提取“51”式手枪弹头、弹壳各一枚,由于现场提取“51”式手枪弹头没有线膛痕迹,需区分是制式“54”式还是仿“54”式手枪发射。检验发现:弹头没有线膛痕迹,弹头表面的擦划线条与弹头中心轴平行,线条没有明显旋转方向,未发现坡膛痕迹。弹壳上有击针痕迹、抛壳挺痕迹、弹底窝痕迹。笔者从枪的结构上寻找区分是否为制式手枪发射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 汗斑型物质在侦破案件中的作用仍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过去,罪犯遗留在现场的指纹往往由于汗液太浓,纹线不清或指纹搓动,没有指纹鉴定价值而不提取,使这唯一能够反映罪犯遗留在现场的信息,长期被遣弃。如某年3月17日晚19时许,女、男二人在家被杀。现场遗留有折叠式钢刀一把,在刀柄部发现指纹一枚,纹线重叠模糊不清,无法提取,后用盐水浸湿棉纱,擦试提取指纹汗斑,用热解离法检验是“B”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