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漆玲 《党课》2013,(19):24-31
通过教学,使学员了解什么是底线思维以及如何运用底线思维,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  相似文献   

3.
每当历史处于重大变革的时刻,社会所有成员都能敏锐地觉察到历史拐点的力量和意义吗?为什么同样处于历史大变动的时代,有人麻木不仁,有人不知进退,有人则有着强烈的历史危机感和社会发展意识,这说明社会发展不单纯是历史本体论的问题,它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认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党科学判断自身的历史方位 ,居安思危 ,增强忧患意识 ,认清困难和风险 ,牢记“两个务必” ,加强自身建设 ,发挥领导作用与核心作用 ,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特别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并把它作为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这主要是我们党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机遇与挑战的思考、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的新认识以及基于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的反思。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的忧患意识具体体现为对党自身建设、对国家发展、对人民生活的三重忧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忧患意识必须以伟大斗争积蓄精神力量、必须以伟大工程作为重要抓手、必须以伟大事业指引前进方向、必须以伟大梦想作为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更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相似文献   

7.
忧患意识对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作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该树立科学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8.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地强调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科学解读忧患意识的时代内涵,必须深刻把握辩证意识、全局意识、使命意识和进取意识。只有切实领会世情、党情与国情的互动,才能牢牢把握新时期党增强忧患意识的着力点,更有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9.
忧患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自警意识、自信意识,对于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党内存在的一些消极现象充分说明增强忧患意识的必要性;必须激发全党的忧患意识,使其成为全党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牢固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0.
马超 《党史文苑》2006,(7):34-35,41
忧患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自警意识、自信意识,对于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党内存在的一些消极现象充分说明增强忧患意识的必要性;必须激发全党的忧患意识,使其成为全党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牢固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1.
李亮 《理论研究》2011,(5):60-62
精神懈怠是理想信念的动摇,是精神状态的消退,是艰苦奋斗精神的淡忘。精神懈怠来源于小富即安的心态,要克服这种骄傲自满的情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忧患意识是克服精神懈怠的良方。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反复强调“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这是对古今中外经验教训的深刻记取,也是对共产党人庄严使命的清醒认知。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3.
张斌  汪爽 《学习论坛》2023,(4):19-2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忧患意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赋予忧患意识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意蕴。习近平关于忧患意识的重要论述传承了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凸显了两个大局交汇和碰撞下的时代境遇,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忧党忧国忧民的责任担当、对自身历史自觉的锻造。增强忧患意识,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面对各类风险要做到理性认识、科学研判、准确防范,不断增强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秉持忧患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增强斗争精神、自我革命精神,充分发挥忧患意识对理想信念的涵养作用,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对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晚年又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后果。毛泽东一生的政治行为非常独特,其动因十分复杂。分析中国传统的忧患意识与毛泽东的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启示,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忧患意识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既要历史地认识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重大决策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根据;更要针对新的实际,提高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增强主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这是党中央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把“精神懈怠”提升到“危险”的层面,并且列于“四大危险”之首,在新形势下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对全体党员干部有强烈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19):32-3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曾突出强渊忧患意识,不仪号召全党同志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相似文献   

19.
经过连续近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令世人瞩目地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GDP在世界上的排名还在100位之后。因此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结尾部分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  相似文献   

20.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实际,高瞻远瞩、放眼世界,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蕴含着丰厚的科学思维,是理解和把握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智慧之匙。这些科学思维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统一于新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战略思维为发展全局指明了方向,辩证思维为想问题、办事情提供了根本方法,创新思维为发展的关键环节打开了突破口,底线思维为两个循环提供了安全保障,历史思维为新时代、新格局提供了攻坚克难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