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做活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五个“结合”。 1.表扬和批评相结合。抓先进,帮后进,抓两头,促中间,是行之有效的思想工作方法。旗帜鲜明地表扬先进,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天职,首先是善于发现工作对象的优点和长处。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同时,发现缺点问题也要及时指出,必要时要适当开展批评。  相似文献   

2.
过去,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后进转化法”。就是说,通过艰苦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使落后分子思想不断进步,逐步变成不落后的甚至是先进的分子。建国以后,我们许多企事业单位里,都有这样的“后进转化”工作。现在回过头来看,或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工作在很多情况下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一个单位的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化作用,不仅仅是指人们通常所说的促使后进向先进的转化,而是有着比较广泛的含义:即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使人们的思想、行为向着符合党的方针政策,适应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道德要求的方面不断转化。几年来,随着思想政治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上的拨乱反正,“高于一切”、“冲击一切”、“以阶级斗争为  相似文献   

4.
在做后进或失足边缘青工的转化工作中,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一些情况:有的事半功倍,收效显著,后进转化稳定;有的事倍功半,后进转化反复大,收效甚微;有的费力不讨好,后进不仅没转化过来,还滑得更远,陷得更深,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中间到底有不有规律可循呢?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客观现实中的某些积极因素怎样影响并反映到后进青工头脑中,又怎样变成转化心理和转化行动;研究后进向先进转化的心理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转化心理的结构及活动规律,以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搞好对后进或失足边缘青工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政工干部,最头痛的是做后进职工、特别是那些态度蛮横、不讲道理的后进职工的思想转化工作。这样的后进职工,态度蛮横,不讲道理,做好这部分人的转化工作确实难度很大。目前在职工队伍中,有极少数人处于后进状态,个别人已经到了失足的边缘。这些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面不小。他一个人不工作倒是小事,往往能把整个班组搅得不安宁。我们单位就有一名这样的职工,车间多次找厂领导提出:“只要他能离开车间,我们宁可承担他的工资,把他养起来。”可是,把这个“出名人物”调换给谁,谁都摇头。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职工队伍,从总体上看,是一支吃苦耐劳敢打硬仗、能经得起各种考验的队伍,近些年来,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我们队伍中也有后进职工,对安全生产和其他各项工作影响较大,几年来发生的打架斗殴、偷盗赌博、行车、人身安全事件,大部分都与这些后进职工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后进职工转化,是摆在我们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件大事。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后进职工的转化工作呢?促使后进职工转化的方法和手段较多,有政  相似文献   

7.
做好后进青年的转化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广大政工干部的神圣职责。正确确定帮教对象,有针性地做好后进青年的转化工作,就能达到育人的目的。但是,在如何确定帮教对象的问题上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从我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有经验教训的。前几年,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我们对后进帮教的对象、范围认识不够明确,把在工作中和生活上有这样或那样缺点、毛病的某些职工列为帮教对象,甚至把同干部顶过嘴,偶尔说过几句错话的同志也作为帮教对象。结果是越帮越多,越帮越顶,加之我们帮而无方、教而无理,使帮教者与被帮教者关系紧张,起不到帮教的目的。甚至造  相似文献   

8.
后进青年在其向先进转化的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反复或“迴归”现象。开展转化工作的过程,就是对这种反复现象不断认识,并创造条件使之逐步消除的过程。本文试图从分析各种反复现象入手,就反复的实质及其表现形态,以及消除反复的一般条件作一个大概的分析,以便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題的深入思考。 (一) 做好后进青年的转化工作,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后进青年向先进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后进青年的转化工作中,有的同志提出:“对后进青年不用着急,他们随着年龄增长,成家立业之后,就会产生某种家庭责任感,就会考虑付出更多的劳动来支撑经济生活,到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成熟起来。”这种“自然成熟论”,对研究后进青年的转化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长期以来坚持的“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模式,在新时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榜样的力量也是有限的,而且在我们的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夸大宣传和过度宣传两种现象,也使先进典型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就转变后进人物来看,投入的时间和人力过大,往往得不偿失,有时后进职工稍有好转甚至仅仅是停止了错误行为,就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又是表扬又是鼓励,反而挫伤了大多数人的积极性。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始终坚持着眼于大多数,不妨试一试“抓中间,促两头”。一个企业中间层的职工总是…  相似文献   

11.
在上期的《也从“两个100%”想到的》中,笔者对存在“两个100%”现象,也即“明知故犯”的原因提出了一孔之见,搁笔之后,尚觉意犹未尽,还有些想法想在这里说说。 还想到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抓典型恐怕是我们多少年来最为得心应手的一种工作方法。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历史上,最让我们自豪和炫耀的是,我们曾经树立了张思德、董存瑞、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反映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还宣传过一批影响巨大的先进集体。这些先进典型以无以伦比的榜样力量感召和激励了共和…  相似文献   

12.
“抓两头、带中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传统方法,就是一头树先进典型,一头做后进转化工作,通过抓两头,把中间层群众带动起来。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抓点带面,依靠突破两头来推动整体发展。这种方法在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中曾发挥过显著的作用。但“点”能不能带动“面”、关键还在于能否正确确定所抓的“点”。如果重点确定得不恰当,其结果往往会事倍功半,带而不动。那么,把重点一味地放在“抓两头”是否恰当呢?  相似文献   

13.
典型示范是思想政治工作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方法,主要是发现和总结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影响和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历史上,我们曾经树立了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闪耀着时代光芒的先进典型,以王进喜和王启民新老两代“铁人”为代表的劳动模范,更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典型示范的成功样板,同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抓两头,带中间”。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作用,注重做好后进人员的转化工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点上突破,推动一般。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所谓“抓两头”,首先有一个着眼点的问题,这就是要着眼于带动中间。抓而不带,或者带而不动,就失去了“抓两头”的重要意义。苏州振亚丝织厂曾以“怎样按人的思想规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题,进行了一次讨论。有的同志提出,对“抓两头、带中间”这个传统做法要进行改革,要赋予新的内容,认为“抓两头、带中间”要与“抓中间、促两头”结合起来,在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上下功夫。细细琢磨、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15.
树立先进典型,理直气壮地宣传和组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是冶金行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冶金战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五十年代,我们宣传了以厂为家的老模范孟泰和技术革新尖兵王崇伦;在六十年代,我们宣传了发奋图强的马万水工程队;到了八十年代,我们宣传了勇于改革的“当代愚公”李双良。这些有时代特点的英雄模范人物,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  相似文献   

16.
《疏导》1997,(2)
柳州分局柳州机务段通过“从班组中来,到班组中去”的反复实践总结,找到了能够使班组精神文明活动经常化、持久化的“四小”载体,即:小核心、小课堂、小阵地、小活动。──班组“全保”小核心,在班组设立了政治工长,使班组的学习宣传、思想教育、后进转化、业余活动等工作有专人负责,班组精神文明建设有了组织保证。──政治学习“小课堂”.针对铁路运输一线班组任务忙、时间紧的特点,实行“班前十分钟政治学习制度”,并在“精、近、短、活”四个字上下功夫。“精”,每次学习内容少而精,学习主题单一,或阐明一个观点,讲清一个…  相似文献   

17.
董思松在马鞍山钢铁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1年第3期撰文指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它是转化人的思想的工作,思想本身无法定量;或者说它是以理服人的工作,这“理”和“服”也是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无法以量计。1、人的思想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性别、年龄、阅历、受教育程  相似文献   

18.
有关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文章,常常谈到“苦口婆心”;许多人在交流做后进青年思想工作的经验时,也不乏这类事例。应当说,这是多年的经验之谈,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以至将来,人们对它的“有效力”都深信不疑。但是我觉得,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如果我们不是画龙点晴、恰到好处地做思想工作,而是一味苦口婆心,那么效果很可能有违我们的初衷。不妨让我们看一个隐去姓名的实例。有一个青工,吊儿郎当出了名。但他已经逐渐感到:如果自  相似文献   

19.
“霍桑效应”,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它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观察对象、受到别人注意时,而改变行为倾向的效应。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效应所带来的积极因素随处可见:一个后进战士,由于带兵干部的关心而感到精神振奋,工作积极主动,渐渐改变了自己的形象;一个后进单位,由于上级领导的重视,激发了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工作面貌焕然改观,迅速摘掉了后进帽子;……然而,由于没有考虑到这种效应而发生的失误也不少。例如,在抓试点工作中,试点单位由于格外被关心、被重视而受到了极大的激励,遇到困难往往能齐心协力、迅速克服,一时间,试点单位的工作表…  相似文献   

20.
怎样做好后进青年的转化工作,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青年工作中亟须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正如一个青年成为后进有一个变化过程一样,从后进转变为先进也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一个比较曲折、复杂的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充满着矛盾运动的过程,这个长过程的矛盾发展变化,呈现出阶段性每个不同阶段的矛盾,又具有共不同的特点。(参见毛泽东《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