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贵州在实践中探索出林禽模式、林畜模式、林菌模式、林药模式等多种林下经济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每年正月初三,望谟县大观镇大观村的村民都会自发祭拜山里的大树,这在当地被称为祭神树。"我们这个村97%以上的村民都是布依族,祭树的习俗也传承了很多年。"大观村党支部书记岑立雄告诉记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年祭树期间都会封  相似文献   

2.
春节慰问送温暖 1月25日,腊月十六,年关将至。在喜迎猴年春节之际,辽宁党刊集团领导也牵挂着王宝营子乡和安子沟村的困难群众。这一天,党刊集团领导到安子沟村走访慰问。下午两点,在王宝营子乡党委书记刘志成、乡长朱林田等人的陪同下,党刊集团领导首先来到了安子沟村老党员崔玉兰家。  相似文献   

3.
正沿河充分利用古茶品质特点,积极开展"古树绿茶""古树红茶""古树黄茶""古树乌龙茶""古树白茶"等系列产品研制,不断擦亮"千年古茶"这张名片,使茶产业成为助农增收脱贫的有力支撑。"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万物复苏,春茶宜采。4月1日,沿河自治县塘坝镇榨子村热闹不已,一场古朴的"古茶春采祭"正有序举行。  相似文献   

4.
虎年三愿     
捎来绿叶的春风,伴着迎新锣鼓,震天动地,回荡在星河旷野;奔驰而来的神虎,披着满身吉祥,昂首长啸,跃进了2010年。 虎属阳物,有“兽中之王”的美称,而我国也素有崇虎之俗。原始社会晚期,狩猎部落先民拜虎为神,称之为“虎神”,与“龙神”并列,谓之龙虎文化。《易·乾》上说:“云从龙,风从虎。”  相似文献   

5.
西岗头社火     
正"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宋代大词人辛稼轩的《青玉案·元夕》千古名句,说的正是中国的狂欢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今天,在河北的很多村庄还保持着元宵节"社火"的习俗,其中太行山深处的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西岗头村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代表。"过会"是对元宵社火活动最亲切的叫法。在井陉矿区,各村过会都有固定的日子和流程。自正月十二开始,一直到正月二十,几  相似文献   

6.
郝亚鑫  冯自科 《云岭先锋》2021,(4):F0003-F0003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楚雄州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的男女老少换上彝族服装,到村子中心广场,参加盛大的彝族赛装节。"赛装赛到日头落,跳脚跳迄月当空"既是这个传承1300多年"乡村T台秀"的真实写照,也是永仁县擦亮文化名片、筑牢民族团结根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正>按照网上地图提供的信息,从沈阳到葫芦岛市建昌县王宝营子乡安子沟村的距离约为400公里,即800里。这是一台彩电要"走"的距离,而它之所以会经历这么漫长的旅程,还要从上个月的一次走访说起。4月10日,我将走访的第一站定在了黑沟村民组。这是个带有感情色彩的选择。10多年前,为了反映王宝营子乡大山深处的家庭特别是孩子们面临的教育困境,  相似文献   

8.
天坛始原名天地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在当时的北京内城正阳门外,总面积273公顷,经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改建,建筑宏伟壮丽,环境庄严肃穆,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明嘉靖九年(公元1 530年)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坛,此处就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并改名为“天坛”.明清时祭祀每年举行3次,由皇帝亲自主持,正月上辛日到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祈祷上天保佑五谷丰登;四月吉日到圜丘坛为百谷祈求膏雨;冬至到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登.大祭时,主祭皇天上帝,配祭皇帝列祖列宗,以及日月星辰、云雨风雷.  相似文献   

9.
正春节慰问送温暖1月25日,腊月十六,年关将至。在喜迎猴年春节之际,辽宁党刊集团领导也牵挂着王宝营子乡和安子沟村的困难群众。这一天,党刊集团领导到安子沟村走访慰问。下午两点,在王宝营子乡党委书记刘志成、乡长朱林田等人的陪同下,党刊集团领导首先来到了安子沟村老党员崔玉兰家。崔玉兰今年83岁,村里修建文化广场的水泥刚抹平时,老人怕被人踩出坑来,拿着手电筒从早上一直义务看守到晚上9点多,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5,(8)
<正>淖尔大典是成吉思汗"四时大典"之夏季大祭,每年农历五月十五举行。"淖尔",蒙古语,意为"湖泊",淖尔大典有盛奶大典之意,草原人民迎接鲜奶像湖泊一样涌流的季节时,向苍天、向圣主祭献,祈求鲜奶像湖泊一样丰盛、牧人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今年,结合每年阴历五月十三(今年阳历是6月28日)举行的阿拉坦甘德尔敖包祭和阴历五月十五(今年阳历是6月30日)举行的乙未年成吉思汗淖尔大典,还举办了精彩纷呈的第二届成吉思汗马文化节。  相似文献   

11.
小卡片     
<正>知识窗中秋节源于古人对月亮的崇拜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古人经长期观察认为,月亮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祷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祭祀活动。《周礼》记载,我国周朝时就有中秋之夜击鼓赋诗以"迎寒"的活动,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举行"夕月"仪式。春秋战国时,日神、月神被分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变而来。北魏、隋唐以来,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人们为了祈求月神为农业发挥有利作用,或为了庆祝  相似文献   

12.
萧晴  萧冬远 《党史天地》2007,(12):55-56
在我们老家鄂东农村逢年过节都有祭祖的习惯。每年清明、中秋、春节必祭,春节期间要祭4次,腊月二十四、二十八、除夕夜和正月十五。祭祖的仪式通常是:先点亮蜡烛,再摆设祭品(酒和菜),然后烧香和纸钱。在烧纸钱的时候,一家人按长幼顺序向祖人叩头,一边叩头一边念叨着当年的收成和来年的希冀,仿佛是在向列祖列宗汇报和祈愿。这时仪式渐人高潮,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07,(6)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所以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5,(2):60-61
<正>春春季查干苏鲁克大典,每年农历三月十七至二十四举行。这一大典也称"鲜奶祭"仪式,是以萨满教习俗中古老的祭天、祭祖仪式而延续下来的庆典、祭祀活动,意在祈求苍天和祖宗保佑人畜兴旺、大地平安,是成吉思汗祭奠中最隆重的一次。夏夏季淖尔大典,每年农历五月十五举行。"淖尔大典"有"盛奶大典"之意,是成吉思汗时期开始举行的"盛奶节"。在节上首先向苍天、向圣主祭献,祈求苍天、圣主保佑大地,使草原五  相似文献   

15.
一封匿名信   1999年元月 22日,一封写有桥山镇镇长张海峰在仓村乡任乡长期间贪污公款 7万元的匿名举报信,摆在黄陵县检察院主管副检察长和反贪科长的桌上。他们对举报信及张海峰本人情况进行分析后,决定对张海峰进行调查。当日,反贪科长带领 4名干警驱车前往仓村乡政府初查。   初到仓村乡政府,他们便被拒之门外。检察院干警们费尽周折找到乡党委书记后,才使查帐工作得以顺利展开。他们首先查到了举报信中所称的假报告,依据此线索, 3名干警去仓村沟煤矿核实该矿是否收到 7万元技改资金。当两个办案组在仓村沟煤矿汇合时,随同…  相似文献   

16.
正"贪污分子受到了惩处,老百姓讨回了公道。感谢党和政府。"新政镇高堂沟村村民王清林在退赃表册上签字捺印后,拿着装有现金的信封,感动不已。这一幕,发生在今年7月仪陇县在新政镇高堂沟村举行的公开退赃大会上。与王清林一样,领到退赃款的还有同村数百名群众。数年前,高堂沟村内却见不到这样欢快的场景。那时,因为土地承包的问题,村民意见很大,认为自身权益被侵犯。公开退赃,提升群众获得感仪陇县纪委监委相关人士介绍,针对高  相似文献   

17.
种植紫薯技术简单,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好。贺涛带领村民已种植紫薯200亩,产业发展日渐红火。2012年11月21日,天空飘着小雨,在安县兴仁乡长沟村四组,“大学生村官”贺涛又来到田边查看紫薯长势。在他的面前,成片的紫薯已长出一尺多长的藤蔓。贺涛说,种植紫薯技术简单,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好。目前,长沟村已经种植紫薯200亩。  相似文献   

18.
支部园地     
正支书自述让群众变"看"为"干"2017年8月,我到长顺县长寨街道板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板沟村的基础设施和人均收入离出列要求还有差距,怎样在-几个月时间里让板沟成功出列呢?这成为我日思夜想的问题。初到板沟村,我就对村子进行了走访调研。板沟组有66户267人,  相似文献   

19.
袁家沟村地处陕北清涧城东百余里的山峁沟壑之中,从这儿向东再走20里地,便是奔流湍急的黄河,河的东岸便是山西绵绵起伏的吕梁山脉。67年前的冬末春初,毛泽东策马挥师东征抗日时,曾在袁家沟村宿营半个月,就在这里,这位集政治家、战略家、哲学家和诗人于一身的世纪伟人,写出一首气壮山河的咏雪词《沁园春·雪》,成为中华诗词史上的千古绝唱。那是1936年2月5日(农历正月十三),毛主席一行住进袁家沟村,运筹策划东征事宜。袁家沟村的地形很独特,一道南北走向的山梁从中横卧,把村子分为东沟和西沟两部分,两条沟里住着20余户人家,沟里流出两条小溪,…  相似文献   

20.
五年前,当张福恩从枣庄矿业集团离岗到刘沟村任支部书记时,党员群众对他避而远之,甚至扬言把他撵出刘沟村,但在两年后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他以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在不久前结束的刘沟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全村20名党员齐刷刷地把票投给了他,58岁的张福恩再一次以全票实现连任。是什么让党员群众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是什么让党员群众如此信赖一位"外来"的村支书?事情的原委还得从刘沟村说起。2006年以前,刘沟村群众上访不断,六年换了三任村书记。党员群众中流传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