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到底有多少红军指战员长征途经了青海班玛地区?以往的研究者有多种说法,主要有:1.青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的《青海历史纪要》中说:"红军第二、四方面军在朱德等同志的率领下......?7月下旬,红军左翼约5000余人"进入青海境内.2.格桑本?、朱永馨?发表在《青海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上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青海的情况》一文说:"红四方面军之一部"?,由骑兵数百作前导,步兵数千为后续,进鱼托沟,到达班玛县境.3.《红军长征经过青海果洛的一些情况》一文说:"九月初,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将近万人"长征经过了青海.4.张嘉选发表在《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第6期上的《红二方面军长征经过青海再探》一文认为,"红二方面军进入青海的人数大约15000人."5.《红军长征经过青海果洛地区人数之考证》一文则认定,"进入青海省境的红二方面军人数应为18000人."6.张世华、索南发表在《西北史地》1992年第1期上的《红二、四方面军长征左纵队全部经过了青海班玛地区》一文,由于增加了长征左纵队中的四方面军部分,因而进入青海的红军人数就大为增加了:"左纵队经过青海班玛地区的大体人数……二方面军三个军约15000人,四方面军三十军、四军十师、十一师,骑兵独立师,西北局党校、红军总部,总部五局约10000人.总计约25000人."  相似文献   

2.
正泰宁县红军街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城岭上街。1933年8月中旬,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红军东方军由连城北上,到达泰宁,准备实行第二阶段作战计划。与此同时,由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政委率领的红一方面军指挥部(总部)也从江西抵达泰宁,在此指挥东方军和红一方面军在江西抚河以东地域的战斗。总部机关设在岭上街的陈家大院里。红军总部在泰宁期间,除了指挥红军作战外,还积极开展宣传,巩固红色政权,领导当地群众  相似文献   

3.
1932年4月1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和中革军委委员毛泽东率领红军东路军收复龙岩城。4月13日,红军东路军红1军团从龙岩出发。第二天,东路军总部和红4军到达南靖县水潮宿营,而红5军团从赣南信丰赶到了闽西龙岩。同一天,红1军团总直属队到达南靖县和溪宿营,红5军团的红3军则马不停蹄,追赶上红1军  相似文献   

4.
萧华在吕梁     
<正>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革命战争年代,他曾两次转战山西吕梁,留下许多佳话美谈。随军东征获首胜关上战斗是东征红军渡河后,红一军团与晋绥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1936年2月26日,由红军抗日先锋军总司令彭德怀指挥,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率领的红二师,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师、红四师联合参战,与阻止红军东进的阎锡山王牌军之一,装备精良、行动迅疾、  相似文献   

5.
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一部和红军总部长征来到班玛。从此,班玛和红军长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班玛藏族僧俗民众对红军长征指战员在筹措军粮、提供住宿、救护伤员、争当向导等方面给予很多支援,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遭到严重失败,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党中央领导人博古和李德被迫放弃抵御敌人的计划,决定撤出中央苏区。10月11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项英签署发布了关于将中央主力红军组成野战军实行战略转移的命令,这个战略转移后来被称为长征。10月上旬开始,由中革军委、红军总部各直属机关组成  相似文献   

7.
红军东征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首次为在山西建立对日直接作战的战略支点作出的关系全党、全国以及整个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军事行动。1936年2月,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在毛泽东、彭德怀的率领下,渡河东征进入山西。  相似文献   

8.
1935年4月,张国焘擅自决定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根据地,向岷江以西进发,于6月12日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两军会师后,中央决定红一、四方面军分两路北上,并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可是,当两路红军刚过了草地,张国焘又擅自命令由他率领的左路军和右路军中的红四方面军部队掉头南下,重新越过草地向川康边退却,并于10月5日在卓木雕另立中央。结果,使红四方面军在不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湖之畔的泰宁城关有一条“红军街”,这里因有保存完好的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旧址和红军书写在街道两边墙壁上的各式标语而得名。在众多的红军标语中最为难得的,当属几乎用整堵墙书写的巨幅文告。 1933年8月中旬,由朱德、周恩来率领的红一  相似文献   

10.
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军委决定以红三军团为主与三十四师等部分红军组成东方作战军。7月,在彭德怀、滕代远率领下由赣入闽,在闽西北、闽中地区消灭了大量国民党军队和反动地方武装,恢复和开辟了新苏区,建立了各级临时革命政权,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相似文献   

11.
鲁青 《党史博览》2001,(10):55-56
红军时期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 发动和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 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 此创建了第一支人民军队。参加起 义的部队有: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 军第二十军,叶挺率领的第十一军 第二十四师,朱德率领的第三军官 教导团等武装,总兵力3万余人。这 支武装可被视为人民解放军最初的 规模。 在土地革命时期,囿于当时的 历史环境和条件,中央军委对全国 红军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统一的编 制,各地红军发展不平衡,编制和名 称也不统一。1930年1月,中共中央 制定了编组红军的计划,统一安排 了各部队的番号,提出了“猛烈扩大 红军” 的口号和具体方案。这一时 期,各地红军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获  相似文献   

12.
一 1936年夏,红一方面军东征胜利,回师陕北后,中共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合的战略决策。5月中旬,红一方面军主力改编为西方野战军,由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挥师西征,迎接红二、四方面军;7月初,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并肩北上,挺进甘肃,向红一方面军靠拢。 7月底,西征  相似文献   

13.
钱江 《湘潮》2015,(7):128-130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的包围,实施战略大转移,由此挽救了危急中的革命。红军长征将指向哪里?是红军战略转移的第一个重大决定。中央红军领导人将探路突破口选在了湖南桂东,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湘赣红军两个师离开根据地全力西进突入湖南,再向湘鄂川地区前进,与贺龙率领的红军会合。这是漫漫长征路的第一个正确选择,由此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为什么选择向桂东突围1934年4月28日,江西苏区北部重镇广昌失守,  相似文献   

14.
1936年10月下旬,红军第三十军、第九军、第五军、骑兵师、特务团、教导团、妇女团加上总部机关共21000余人,先后在甘肃靖远地区西渡黄河,于11月上旬组成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为便于统一领导,领导机关为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副主席徐向前。  相似文献   

15.
魏国营 《共产党人》2011,(18):52-53
1936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发布西征命令及西征战役计划。由红军一方面军第一、第十五军团和红二十八军、红八十一师、骑兵团等共1.7万余人,组成"中国人民抗日红军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作战。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任  相似文献   

16.
史迹寻踪     
漳州芝山红楼该楼用红砖砌成,位于漳州城西芝山南麓,原是浔源中学校长楼,现为毛主席率领红军进漳纪念馆。1932年4月20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攻克漳州后,居住和工作在这里,也是当时中共福建省委代书记罗明和中共漳州中心县委书记蔡协民、常委曾志居住过的地方。解放后,漳州人民为纪念红军攻克漳州所取得的重大胜利,将这幢红色楼房称为“红楼”,成了人民心中革命胜利的象征。(下图)  相似文献   

17.
红军在漳州筹款的过程,是贯彻和执行毛泽东同志的城市政策思想的过程。整个筹款工作是在有领导、有组织、有秩序的情况下进行的。其筹款的特点是:一、红军在漳州筹款时,从地方经济状况和民众心理状态出发,提出了筹款百万的要求,决定由财经处李富春、毛泽覃同志负责筹募,并且给东路军总部和红三、四、十五军提出应该担任的筹款数目,然后由各个属部层层依数筹集。例如,“总直属队应担任筹款数目:特务连两万元、工兵连一万元、交通队五千元、总部五千元、无线电二十分队两千元、三分队  相似文献   

18.
为隆重纪念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囝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80周年,4月24日,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漳州市委联合主办,中共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承办的“红军进漳和中央苏区”理论研讨会在漳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19.
1931年12月14日,被蒋介石驱入江西"围剿"红军的原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一万七千余人,在该军中共特别支部的策动、组织与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导下,由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等人率领于驻地宁都城举行了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宁都起义",宣布加入红军,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  相似文献   

20.
石码红4军旧址群位于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1932年4月20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21日下午,红4军的先头部队进驻石码镇。红军驻石码期间,石码成立了工农革命委员会,领导龙溪县和海澄县人民,配合中央红军开展三大任务:抗日宣传、筹款和扩红。5月,红4军控制的红色区域达66.7%。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码红4军旧址群主要包括龙海一中红军楼旧址、红4军军部旧址、红4军政治部旧址、西湖小学红军旧址等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