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泰国北部的清迈及其邻近地区,历史上同我国特别是同云南西双版纳关系十分密切,元代至顺年间曾在这一带设八百等处宣慰使,明洪武时又改置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明嘉靖年问八百大甸入缅甸,以后又归曼谷王朝。因此,研究清迈地区的历史对于中缅、中泰、泰缅关系史和泰国史,都有重要的意义。1983年11月,泰国清迈大学历史学家卢乍亚·阿帕空先生来我所访问期间,作了“曼谷王朝同泰北各邦关系”的学术报告。他的论文《1884—1908年间泰北各邦行政制度的变革》,较为详尽地论述了曼谷王朝同泰北各邦的关系。现编译如下。  相似文献   

2.
缅甸是泰国的西部邻国,两国关系源远流长。根据历史记载,泰缅两国关系可以追溯到由泰族人刚形成较统一的国家的久远的年代,素可泰王朝建立时期,两国就有了较密切的交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泰缅两国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十多年来,两国的关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一、泰缅关系源远流长 公元13世纪以后,在泰国中部和北部(今清迈一带),先后出现了由泰族人建立的较为统一的国家素可泰王国、兰那王国和帕天王国的时候,缅甸的蒲甘王朝正处在土崩瓦解、日益衰落的时期。当时由泰族人建立的这些国家与缅甸的蒲甘王朝之间都互有交往并建立有较密切的关系。素可泰王朝时期,虽然出现过兰那军队攻入缅直通地区等的一些战争,但从整个来看,兵戎相见的日子并不多,和平友好相处占主流。素可泰王朝自1257年摆脱高棉帝国控制,宣告独立后,起初力量并不强大,还要应付高棉帝国的不断讨伐,以后经过一两代人的努力,才逐渐发展起来。壮大后的素可泰王国开始也主要是向湄南河上游发展,多与北部兰那王国(中国称八百媳妇或八百大甸)交往,双方也发生过一些战争。到了第三世王蓝甘亨大帝统治时期,国力才达到鼎盛  相似文献   

3.
泰王国是东南亚的君主制国家之一。从公元1238年泰族建立第一个独立政权素可泰王朝起,经历了阿瑜陀耶王朝、吞武里王朝,直至今日的曼谷王朝九世王朝。泰国国王和皇室成员深受泰国民众的尊崇和敬仰。本文主要介绍"泰国之父"兰甘亨大帝的杰出贡献。关键词:兰甘亨功绩"泰国之父"  相似文献   

4.
洛布里,位于泰国曼谷以北153公里处.在6世纪到10世纪期间,这里被称为“拉埚”,属于孟族建立的达瓦拉瓦提王国的领域.后来,素可泰以及大城王朝先后统治这个地区.在11世纪时,柬埔寨吴哥王朝的苏雅瓦曼一世驱逐了居住在这里的孟族,并把洛布里作为吴哥王朝西边的门户.因此,在洛布里,不难发现现今仍保存多座中小型高棉寺院.  相似文献   

5.
洛布里,位于泰国曼谷以北153公里处,在6世纪到10世纪期间。这里被称为“拉埚”,属于孟族建立的达瓦拉瓦提王国的领域。后来,素可泰以及大城王朝先后统治这个地区。在11世纪时,柬埔寨吴哥王朝的苏雅瓦曼一世驱逐了居住在这里的盂族,并把洛布里作为吴哥王朝西边的门户。因此,在洛布里,不难发现现今仍保存多座中小型高棉寺院,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泰国曼谷王朝进行的拉玛改革对近代泰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深远影响, 其成 果主要体现在制度、规则和观念等规范的改变上。泰国在保持信仰等根本传统不变的情况下, 按照 西方流行观念做出部分融通, 重塑了自身身份, 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这些规范层面的改变在与西 方的交往中被感知, 它们一方面通过外交途径发挥作用, 一方面也促进了外交活动的展开  相似文献   

7.
尼泊尔的种姓制度源于印度。随着梨查维人进入加德满都谷地并建立王朝 ,种姓制度在尼泊尔开始萌芽。马拉王朝时期 ,贾亚斯提迪国王 (1380 - 14 2 2 )实施宗教和社会改革 ,正式建立了尼泊尔的种姓制度。 19世纪下半叶 ,忠格·巴哈杜尔将军攫取政权后颁布国家法今 ,对种姓予以重新划定 ,并推及全国。 196 2年马亨德拉国王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了种姓制度 ,但种姓制度的残余犹存 ,影响犹在。  相似文献   

8.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在柬埔寨定居的华人约有40多万 ,占柬埔寨全国人口的4 %。华人在柬埔寨定居的历史已经十分久远 ,最早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前。扶南 ,是柬埔寨人的第一个王国 ,始建于公元1世纪。公元3世纪以后 ,扶南逐渐强盛 ,与中国的商务往来也逐渐频繁起来。到3世纪后半叶 ,两国为商务往来互换了使节。在两国交往中 ,一些中国人在柬埔寨定居了 ,在那里劳动生息 ,世代相传 ,成为柬埔寨最早的华人。据史料考证 ,公元7世纪下半叶 ,已经具有高度文明的吴哥王朝与中国盛唐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了 ,一些华人不仅已在吴哥定居 ,而且还开设了极为…  相似文献   

9.
新书架     
20 0 4年 2月 ,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四卷本《中亚通史》。其中 ,古代卷 (上、下 )和近代卷由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王治来先生撰写 ,现代卷由广东韶关学院教授丁笃本先生撰写。这套系列丛书共计 1 5 4万字。古代卷 (上 )叙述的是从远古旧石器时代到公元 9世纪前期阿拉伯征服和统治时期的中亚史 ,按时代先后叙述了东西方各个强国在中亚地区争霸和建立王朝进行统治的历史 ;古代卷 (下 )叙述的是阿拉伯帝国解体以后中亚各伊斯兰王朝的分合与演变 ,特别是中亚的突厥化和操突厥语各族的命运。从时间上说 ,则是从公元 9世纪中叶至 1 6世纪中叶 ,跨…  相似文献   

10.
在公元十三世纪小乘佛教传入柬埔寨以前,柬埔寨并存着婆罗门教、大乘佛教和原始宗教。(一)婆罗门教的传入与发展。公元一世纪婆罗门教随着混填的入侵而传丁进来。扶南王国建立以后,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信奉婆罗门教的人越来越多,婆罗门教在首都和对外贸易的港口,更为流行,这其中商人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跋摩王朝时期,统治者是印度人或其后裔。公元五世纪下半  相似文献   

11.
巴基斯坦当前政治经济与军事政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不少发展中国家 ,军事政变和军法统治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军事统治在中东地区至少有1 0 0 0年历史。在 2 0世纪 ,许多国家都经历过军法统治。 80年代初期 ,联合国几乎一半的成员国都处于军事统治之下① 。从 1 943年至 1 984年 ,全世界发生过 6 1 5次军事政变 ,其中有 31 6次获得成功。这其中的 2 0 3次发生在非洲 ,2 0 8次发生在拉美 ,1 1 3次发生在亚洲 ,73次发生在中东 ,其它则发生在欧洲②。有的地区由于军事政变频频发生 ,人们已经见惯不惊。在南亚地区 ,军事政变发生在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在独立建国的 2 7年中就经历了 1 6…  相似文献   

12.
张小欣 《东南亚》2003,(2):53-58
禅宗在越南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公元 6世纪禅宗首次传入越南 ,经过几个世纪的广泛发展 ,在李陈王朝时期 ( 1 0 1 0— 1 40 0年 )达到高峰 ,不仅出现派别并立、论著迭出的繁盛局面 ,而且形成“百姓大半为僧 ,国内到处皆寺” ,① “佛法宏被大地 ,信士多习禅宗”②的社会风气。陈末以后 ,由于僧团内部积弊日久 ,儒道影响日增等原因 ,禅宗才逐渐由盛转衰 ,但它仍一直是越南佛教的主要流派。自 1 7世纪始 ,禅宗再次复兴 ,先后发展出许多新派别 ,影响遍及越南南北 ,由于禅宗在越南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以致越南在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3.
章波 《西亚非洲》2007,11(2):26-31
历史上波斯民族和犹太民族存在传统的友好关系;巴列维王朝的西方化、世俗化政策有利于伊朗和以色列的接近;以色列需要打破在中东地区和伊斯兰世界的孤立局面;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以色列需要通过伊朗转移伊拉克犹太人;1950年伊朗承认以色列。50年代初伊朗开始向以色列供应石油;50年代中期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促使伊以建立了战略关系。以色列向伊朗提供了军事、武器等方面的援助。两国有共同的地缘战略利益。50~60年代,以色列同伊朗联合抵抗苏联和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的威胁、干预及影响。1958年革命后的伊拉克成为伊朗和以色列共同的敌人。美国一直支持以色列和伊朗的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下半叶的蒙日关系经历了正常化与进一步发展两个阶段。为了推进两国关系发展,蒙日均制定了发展相互关系的基本政策:日本积极支持蒙古的民主化改革,建立两国间互惠的经济合作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合作;蒙古则寻求同日本建立全面伙伴关系。蒙日间的经济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日本向蒙古提供政府开发援助、互利贸易和日本对蒙直接投资。伴随着政经关系的发展,蒙日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日渐活跃。  相似文献   

15.
前 言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后,泰国的产业化有了显著的进展,随之,泰国社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但是,由于产业化多在特定的地方和地区进行,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曼谷、中部与东北部的地方之间、以及城市与农村的地区之间的差距。尤其是总与“贫穷”这一形容词联系在一起的东北地区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梁志明 《东南亚》2003,(1):22-28,58
从 1 9世纪下半叶早期思想启蒙运动起始 ,直到当代的经济革新与开放 ,在现代化启动和发展进程中 ,中越两国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是影响越南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现代化启动时期中越两国的联系研究现代化的著名学者罗荣渠先生提出了“推进现代化的三大浪潮”的论断 ,他指出 ,世界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是 1 8世纪后期至 1 9世纪中叶由英国工业革命推动开始的 ,然后向西欧扩散的工业化进程 ;第二次是从 1 9世纪下半叶至 2 0世纪初 ,工业化向整个欧洲、北美扩散并取得胜利的过程 ,同时在非西方世界产生强大的冲浪 ,拉开非西方世界走向…  相似文献   

17.
泰缅边境的缅甸难民问题已存在30年之久,目前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大量缅甸难民长期滞留在泰国境内,对泰国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为泰北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不菲。虽然缅甸的民主转型为缅甸难民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但难民问题已经发展到了不再是单纯的缅甸内政问题,难民问题的影响已经扩散至周边国家和地区,其最终解决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18.
一、孔雀帝国的农业经济基础公元前六至三世纪,恒河平原地区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获得了空前规模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粮食生产增加了,人口有了明显的增长,人口的增加又需要开垦更多的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政事论》许多地方劝告国君,重视开垦新地和移民,强调振兴农业、畜牧业以及工商业对国王统一事业的重要性。拓荒和向新开垦地区移民的活动在孔雀王朝之前就已开始,到孔雀王朝时代,这种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国王所建村庄,或建于原居住地,或建于新区,或从其他国家移民,或鼓励从自己国家移民。”(2—1)可见,垦植和移民  相似文献   

19.
刘兴波 《东北亚研究》2004,(2):59-61,64
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强弱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强弱与转型。韩国自60年代建立权威政府以来,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因此,它的建立与运作都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但随着权威统治合法性的逐渐弱化,政治转型便提到日程上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韩国的军人权威统治向民主政治转变与过渡,到90年代就开始巩固其政治改革与民主政治,而这种政治转型是从权威主义政体内部演变出来的一种民主化。  相似文献   

20.
缅甸,是古代我国与印度等西部国家之间海、陆交通的必经之地。印度文化在到达东南亚其他地区前,就由海陆两路进入缅甸,给予缅甸最大的影响。但是,它到十一世纪,即缅族建立的蒲甘王朝(1044—1287)阿奴律陀(Anawratha)在位时(1044—1077),才创建成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这在缅甸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缅甸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对缅族创建蒲甘王朝,统一缅甸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