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战况惨烈的2001年台湾“立法院”选举中,以民进党为首的泛绿联盟成为赢家,继掌握“总统府”、“行政院”之后,民进党又成了“立法院”中的第一大党。民进党在政坛上“号令武林”的局面似乎就要出现。但是,政局是否能因民进党的强势而稳定下来?国民党的颓势何时止住?台湾民众在国家认同和族群意识方面的分裂将引导台湾走向何方?没有一个问题有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26日,台湾人陈盈豪制造的电脑病毒CIH在全世界发作,致使数百万台电脑瘫痪,使台湾“病毒王国”的恶名更加远扬。台湾是怎么成为“病毒王国”的呢?台“毒”对我们会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3.
试论两岸关系的张力与极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问题何时可以解决?如何解决?这是一个长期困扰两岸政界与民间社会、却又很难回答的问题。1979年元旦中国大陆方面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84年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六点政策主张、1987年台湾方面宣布解除“戒严”,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1990年11月台湾方面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12月祖国大陆方面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历史性会谈  相似文献   

4.
还剩不到七个月时间,2004年3月20日台湾又要进行领导人大选了。是陈水扁继续连任?还是出现二次政党轮替,泛蓝“复辟”成功? 笔者愿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尝试作一些研判。  相似文献   

5.
泰国首都曼谷19日深夜发生军事政变,正陷入危局中的陈水扁立刻召见台湾当局“国防部长”李杰,商讨时局,以防兵变。就在“倒扁”“挺扁”冲突不断的敏感时刻,台“行政院”破天荒地举行国际记者会,尴尬的是,英国BBC记者劈头就问,台湾会不会像泰国一样上演军事政变?台湾“行政院”发言人郑文灿说,台湾军队“国家化”,必须超越党派,不能介入政治纷争。“陆委会主委”吴钊燮称,台湾发生政变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6.
童妓至少六七万? 台湾有红灯区,世人皆知;台湾有童妓,也不足为怪。但当一国际组织提供资料称台湾“至少有7万名童妓”时,则吓人一跳。 最近,一个简称为“终止童妓运动协会”的国际组织提供资料称:童妓,印度有30到40万,菲律宾有10万,斯里兰卡有3万,泰国则高达200到300万,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是“至少有7万”。  相似文献   

7.
读者     
《南风窗》2006,(7)
解读阿扁“废统”2月底,陈水扁扬言要废除台湾行之已久的“国统纲领”和成立有年的“国统会”,此举招来举世注目,掀起轩然大波,得到的反应是四处围剿,无一称是。中美官方和海外侨胞都一致谴责阿扁此举是改变两岸现状,破坏民族感情,阻挠统一过程,制造无谓麻烦。但令人玩味的是,以阿扁之奸狡和精滑,何以要触犯众怒,甘心做一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呢?难道他已如《圣经》所说,“要自毁,先发疯”吗?或是说,他已准备停当,只待下一时机,就宣布更改国号,成立“台湾共和国”了?正确的答案是:非也!阿扁何尝不了解当前局势,一旦中华民国的老字号改为“台…  相似文献   

8.
台湾经济恶化状况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下半年以来,台湾经济由盛转衰,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岛内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均创下战后以来的最低点。“9.11事件”后,台湾经济在年底复苏的期望再度落空,今年出现战后以来的首次经济衰退已无可避免。那么,当前台湾经济空前恶化的主要特征有那些?导致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能否短期内走出低谷?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声音     
《南风窗》2005,(8)
谁在侮辱亡灵1926年6月17日,日本殖民政府统治台湾第31年,“台湾青年大同盟”发表《台耻纪念日宣言》,开头是这样写的:“今天——6月17日,到底是个怎样的日子呢?岂不是日本帝国主义以铁链捆绑我们350多万同胞的“台耻纪念日”吗?我们同胞在悲惨的地狱下,已度过了31年岁月。现在,回忆过去的哀史,我们怎能不痛心疾首?  相似文献   

10.
自“邓旋风”刮过广东,广东人立刻陷入了成千上万的“考察团”、“取经团”的冲击之中。广东上下官员为此忙得不亦乐乎。忽有一日,广东的香味也传到了海峡彼岸。台湾“海基会”向大陆“海协会”提出,想看看广东,到底好得怎样,比比台湾又如何? 双方文来电往,6月15日,台湾“海基会”珠江三角洲考察团一行7人,加上随团台湾各大传媒24名记者一起“登陆”深圳,展开为期10天的考察活动。中央高层官员南下协调“海基会”赴珠江三角洲考察一事,惊动了中央高层部门。有关负责人事先南下深圳亲  相似文献   

11.
对台湾“开战”?自从2000年属于台独势力的陈水扁当选台湾领导人以来,北京几乎就再没有使用过“战争”这个词。在这期间,别无他法的大陆政府只好打经济融合和魅力攻势牌,尤其是对华盛顿打这种牌,目的是使它减少对顽固不化的台湾的军事支持。现在,北京是否正在改变这种温和态度?当人们看到一贯要求人们对中国形势放心的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竟然在头版发表了一篇题为“搞独立将会引发战争”的文章时,心里就自然会想到这个问题。这个提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内对台湾问题紧迫性的一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
·继尼克松之后,美国总统首次直飞中国进行专访,克林顿为何而来? ·先文化后政治,从民间到官方,这是“克林顿模式”?还是“江泽民模式”? ·北大学子关心总统微笑背后隐藏着什么 ·重申“三不”令台湾慌恐不安  相似文献   

13.
2000年5月20日台湾政党轮替,迄今刚满三周年。这三年中台湾差一点罢免“总统”,换了三个“行政院长”,一堆政务鞠躬下台。经济一直没有起色,只是告诉大家要有信心(公益广告说的),而“行政院副院长”林信义亦说台湾人民要有过苦日子的准备。在意识形态对立和政党恶斗中,美国经历了“9·11”,台湾碰上经济大萧条,现在两岸又罕见地对抗同一个看不见的敌人(SARS病毒),坏消息接踵而至。很多人开始怀念从前,不知谁该为这一切负责,但“政党轮替”之后台湾人民并没有生活得更好——当然这也未必是“政党轮替”这个制度变迁的错。  相似文献   

14.
据7月初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空军决定大幅提升IDF战斗机性能,此举的主要意图是使IDF战斗机拥有“境外作战”能力。据台湾媒体报道,从IDF未来可配备反辐射导弹、空地导弹与青云燃料空气炸弹来看,台空军期望IDF拥有独立对地攻击能力,以实现台湾军方疯狂叫嚣的“决战境外”的作战目的。那么,台湾空军对IDF到底是什么态度?改进后的IDF性能到底怎么样?分析一下这些情况,将有助于我们了解IDF的作战实力和使用企图。  相似文献   

15.
张华 《台湾研究》2014,(3):70-78
美国对台湾“政治安排”的政策对“合情合理安排两岸政治关系”有重要影响。美国对台湾政治定位的政策是“认知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台独”或“两个中国”,但同时又“对台湾地位不持立场”。在两岸关系的解决方式方面,美国对台湾的前途持开放立场,但认为应透过对话和平解决,且要尊重两岸民众的意愿。美国这一政策增加了对统一前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的难度,但在某些方面与大陆对台政策也有一致性。目前,两岸应充分利用这些相契合的政策,推进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6.
环保主义者     
北京人说话有时是有些“损”的,早些年在饭店吃饭,你如果不小心惹火了服务员,她们会白眼珠一翻,撂你一句:是不是想来盘儿油炸苍蝇?让你一个星期都没胃口。 这件事还是听一帮生意场上的台湾“哥们”说的。早几年,他们一票人(台湾人不说“一帮”,说“一票”)去北京,刚回大陆,见北京小妞个个水灵,自然要找茬“逗逗闷”,于是乎便招来了一盘“油炸苍蝇”。  相似文献   

17.
从去年5月台湾大选、陈水扁登上“总统”宝座至今,已有八九个月时间。大陆固然不希望有台独背景的陈水扁上台,但还是抱着“听其言,观其行”的态度,给其一段观察期,此间对台湾并无直接迅速的压力。孰料陈水扁就任后,台湾自乱阵脚,几乎没有稳定过几天,经济急转直下,股市跌跌不休,政坛更乱得不可开交,“行政院长”辞职,副“总统”忙着跟媒体打官司,“总统”自己一会儿陷入绯闻案,一会又要面对“在野党”的联合罢免。台湾《天下》杂志最近的调查表明,因为失望,  相似文献   

18.
去年6月,台湾领导人李登辉对美国康奈尔大学进行了所谓“私人访问”,在该校欧林讲座发表了“民之所欲,长在我心”的讲演。这个讲演违背了“一个中国”的原则,散布了多种明显具有“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倾向的言论。特别是在国际场合推销“中华民国在台湾”、“两岸分裂分治”及“对等政治实体”的政治理念,并声称要“向不  相似文献   

19.
去年9月初,台湾2006年“国防报告书”正式出炉,其中的“空军建设”部分着重强调台军要具备“早期预警能力”。联想到近十余年台湾购买“铺路爪”预警雷达,发展卫星,引进预警机,购买16号数据链等一系列举动,可以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台湾当局还将会为打造其所谓的“三位一体”预警系统继续挥金如土。  相似文献   

20.
台湾经济要素禀赋的构成,决定了它必然要走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它对外部经济的高度依赖性。事实上,也正是开放型模式保证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乃至创造了所谓的“经济奇迹”。不过,近些年来,台湾兴起一股“本土化”思潮,在这种狭隘的思潮影响下,台湾当局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所谓的“本土性”政策,使得台湾经济逐渐从开放形态走向半封闭状态,给台湾经济的发展带来种种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