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读《光明行》丛书成了必修课自从北京监狱系统为服刑人员编写的第一套教育读物《光明行》系列丛书问世以来,阅读《光明行》丛书就成为服刑人员改造学习生活的必修课。《光明行》丛书从法律、道德、劳动、心理、文化、健康等诸多方面对服刑人员的改造学习生活进行指导。通过阅读《光明行》,让我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通过阅读《光明行》,让我提升了素养、启发了心智;通过阅读《光明行》,让我打开了心锁、融合了亲情。我从《光明行》丛书中吸取新的精神养分,以一种昂扬的姿态进行崭新的精神洗礼。  相似文献   

2.
2008年12月4日,安徽大学法学院部分师生与《法律与生活》杂志社安徽站工作人员一起走进合肥监狱,在服刑人员中开展法制宣传日帮教活动,并向服刑人员赠送了3期《法律与生活》杂志。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6月,我因涉嫌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被捕,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入狱后,面对高墙、电网、铁门、持枪的武警,我知道了监狱的威严,也明白了它会囚禁自己不再回头的年华和人生最宝贵的自由。服刑人员的不良情绪、恐惧、失落、焦虑、烦恼、忧郁、愤怒等在我身上时有发生。想着自己漫长的刑期,感觉度日如年。改造过程中,我每天低头劳动,不和其他服刑人员聊天、沟通、交流,见到警官就远远地躲开,在孤独中过着改造生活的每一天。2012年6月,《光明行》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系列丛  相似文献   

4.
针对绝大多数服刑人员来自农村,且无参保机会,刑释后由于生存压力难以告别昨天的现实问题,海南省美兰监狱建立了刑满释放人员短期生活保险金制度,颁布实施了《美兰监狱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短期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凡余刑满1年以上、在监狱改造表现良好、家庭经济困难的服刑人员,  相似文献   

5.
我市社区矫正工作于2005年3月在咸安区温泉街道开始试点,2006年8月全市铺开,截至目前,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507人,已解矫816人,现在矫691人。为了增强矫正措施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我们根据《湖北省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实施办法》要求,积极探索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管理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永川新胜地区检察院十分重视《检察风云》杂志的宣传征订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延伸到高墙内。春节前,该院检察长陈佳兴专程到监狱向服刑人员宣传《检察风云》杂志,欢迎服刑人员自愿征订,服刑人员听了陈检察长的宣传后,当即就有20多人订阅了2003年全年的《检察风云》20余份。  相似文献   

7.
正一年前,《光明行》系列丛书走进了我的服刑生活。警官说《光明行》丛书有直抵心灵的力量,嘱咐我们服刑人员好好学习。一开始,我觉得这不过是套走形式、讲空话的书,准备将其束之高阁。突然,扉页上那句"文化看似柔弱,实则坚强"的话直抵我的心灵,让我不由得捧起书读了起来。没想到这一读,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这套《光明行》丛书,我最喜欢的是《道德与践行》。书中浓缩的传统文化精华,教给我为人处事的哲学和人生的智慧。学习的过程,也是检视和挑战自己的过程。我曾经是一名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因积极抗击"非典"火线入党,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我没能抵御住利益的诱惑,接受了医药代表的药品回扣,犯受贿罪被判处10年重刑,成了行业的反面典型,事业前途尽毁。  相似文献   

8.
各地案讯     
第一次走近《法律与生活》7月10日,《法律与生活》杂志社浙江站来到浙江省第二监狱开展帮教及赠书活动,为我们服刑人员构建一个学习、提高法律与生活知识的良好平台,期待我们早获新生。也是在那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法律与生活》杂志社《读者》栏目: 我是一名法学博士,也是一名服刑人员.因而,对“去犯罪化标签”的规定感触特别深.在此,想借用《读者》栏目的版面表达一下我的心声.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2月26日公布的《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禁止让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诉人穿着识别服、马甲、囚服等具有监管机构标识的服装出庭受审.此举被普遍认为彰显了现代司法文明.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读者》栏目: 我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服刑期间,我写了很多作品,打算向媒体投稿.相关媒体工作人员告知我,因我在服刑期间,没有发表作品的权利.我想问一下,我有没有权利发表作品? 一名服刑人员 2014年12月 法律解答 解答人:沈朝斌(四川明致律师事务所律师) 你来信所称向媒体投稿,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发表作品.从法律上讲,这属于法律规定著作权中的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服刑人员发表作品的权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金铭海 《中国司法》2008,(7):110-110
针对绝大多数服刑人员来自农村,且无参保机会,刑释后由于生存压力难以告别昨天的现实问题,海南省美兰监狱建立了刑满释放人员短期生活保险金制度,颁布实施了《美兰监狱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短期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凡余刑满1年以上、在监狱改造表现良好、家庭经济困难的服刑人员,本着自愿原则书面申请参加投保。经过监狱相关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  相似文献   

12.
目前,北京市丰台区和义街道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38名,其中剥权类社区服刑人员14名,缓刑类社区服刑人员18名,假释类社区服刑人员6名。通过对这几类人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我街道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记得去年我去监狱看你时,你答应我,要好好学习,努力改造,但我这一年并没有听到期待中的好消息……”这是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检察官杨斌写给被自己亲手公诉送入监狱的服刑人员的信。“杨斌姐,我出狱了过两天就去广州看你……”这名服刑人员刚刚出狱便迫不及待地打电话联系杨斌。(1月18日《法制日报》)  相似文献   

14.
许振奇 《中国司法》2011,(11):71-77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比重很大的国家,有约7亿人口生产生活在约100万个村庄。作为农村人口的社区服刑人员,在我国的现有社区服刑人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截至2010年3月,全国已试行社区矫正的地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303234人,其中属农村人口的社区服刑人员212833人,占70.1%。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我国社区矫正从2003...  相似文献   

15.
司法部近日出台了《监狱人民警察六条禁令》和《劳教人民警察六条禁令》,包括“严禁殴打、体罚或者指使他人殴打、体罚服刑人员(劳教人员)”“严禁索要、收受服刑人员(劳教人员)及其亲属的财物”等条款,明令禁止殴打、体罚服刑人员等行为,情节严重者将遭辞退(2月21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16.
从服刑人员中分离出可以实施心理矫治的人,是监狱开展心理矫治工作的前提。监狱心理矫治的对象应当是心理不健康之服刑人员,并对他们的心理矫治应当实施标准化的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7.
正在监狱组织的学习《光明行》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系列丛书活动中,我通过认真学习,从心灵深处认识到这部丛书是一座多维视角的知识宝库,它在给我们带来看得见、摸得着、贴得实的各种实用知识的同时,更为我们的思想注入了思维活力。特别是当我们在改造中遇到困惑和难题时,静下心来请教这位良师益友,必能找到满意的答案。对此,我深有体会,这部丛书确实是让我学有所用、学有所思、学有所成的新生之路指示图。烙画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监狱的特色改造项目,烙画劳动在培养服刑人员劳动意识的同时,也让服刑人员尽享艺术之美的心灵滋养。我所在的分监区于2004年成  相似文献   

18.
一份稳定的汽车修理工作,一个月2000元的固定收入,一种简单而又幸福的生活。谁也无法想象,这是一名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然而,这是事实!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像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应营子村小刚这样安定生活的社区服刑人员已经达到1506人,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2006年1月,双滦区被河北  相似文献   

19.
喻晓 《法律与生活》2014,(12):40-41
正翻开《光明行》丛书中的《监狱与服刑》一书第141页,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为服刑人员写了这样一句话:"服刑也是生活,也可活出自己的精彩。"我反复读这句话,脑中悬疑的一个很久很久、难以释解的问题终于有了正确的答案。迷茫我是2005年因涉嫌泄露国家机密罪而被拘留羁押的,经过3年零6个月的审查、起诉、审判,终因诈骗罪被判无期徒刑。入狱之初,由于我思想深处对自己所犯罪行认识不够深刻,内心总想寻找机会再进行申辩。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党十分重视对犯人的思想教育。新中国监狱成功地改造了第一代服刑人员。我国《监狱法》不仅在服刑人员能否改造这一命题上反映了服刑人员能够改造的观点,而且明确改造服刑人员是监默的基本职能,监狱工作应以改造服刑人员为宗旨。对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既是法制社会的常态性执法。也是秩序社会、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当强化思想教育在改造服刑人员中的核心地位,同时要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