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民事审判工作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民事审判庭与立案庭的分工立审分立是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重要成果,对于实现案件统一管理、规范审判流程、促进公正与高效的有机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立案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第一个环节,案件受理和案件审理紧密相联,做好立案工作是审判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从目前各地反映的情况看,在立案庭和民事审判庭的业务分工方面,还存在某些职能划分不明确、不统一,少数案件  相似文献   

2.
2000年8月7日,农历立秋。金风送爽,稻寂渐熟,大江南北的农家将浸入收获的喜悦。 正是在这一天,最高人民法院宣布:全面启动机构改革。 这场改革主要包括:把最高人民法院原有的审判业务部门改建为立案庭,刑一庭、刑二庭,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民四庭,行政庭,审监庭,执行办,研究室;非审判部门实行管理与服务职能分开,建立精干的司法行政机构;审判业务部门空缺领导人选实行民主推荐、组织考核,然后经法定程序任命;审判业务部门全面推行审判长选任制;非审判业务部门领导实行竞争上岗;在上述改革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实…  相似文献   

3.
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由立案庭作为案件流程管理的职能部门,监督审判工作不新鲜,可贵的是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为使监督职责划分更为明确,强化案件审判流程管理,于去年12月将原立案庭一分为二,设立了新闻社案一庭和立案二庭,由立案一庭专门负责立案和审判流程管理工作,立案二庭负责信访和申诉复查工作,这在全国尚属首例。日前,记者就此事专程采访了该院立案一庭庭长张翼声。  相似文献   

4.
《特区法坛》2002,(71):30-32
在新世纪的第一年,省高院立案庭在院党组和最高法院立案庭的正确领导、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认真开展立案信访工作,继续深化信访申诉改革,较为圆满地完成了信访、立案、申诉案件复查和审判流程管理等各项任务。分别被最高人民法院和省有关部门授予“全国法院立案信访先进集体”和“全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5.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总结和探索立案审判职能的特点规律,部署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11月22日至2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全国法院立案审判实务座谈会。全国各高级人民法院分管院长及立案庭负责人出席了会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苏泽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立案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案是审判的第一关,没有立案就没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全国法院立案工作会议于2003年2月在济南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党的十六大和第十八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回顾总结1996年全国法院立案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研究解决当前立案工作与改革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部署今后一段时期的立案工作,动员全国法院立案审判工作人员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规范职能,强化措施,努力开创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新局面。笔者就提交本次会议的调研报告和会议交流中提出的观点、意见进行归纳、介绍。统一思想,找准立案庭的定位,规范立案庭的职能。众所周知,目前各地法院立案庭的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基层人民法院审判管理运行机制为切人点,对审判管理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全面阐述,认为基层法院审判管理运行机制还存在职能行使行政化、运行管理虚弱化、内设机构职能交叉化及人员配置角色混同化等方面的的问题,分析了审判管理四个维度方面的问题,提出审判管理机制一体化在构建过程中成立专门审判管理部门、要严格规范审判管理流程、要设立法院各类人员分列管理体系、要丰富审判管理指标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既要注重审判管理的科学调度,又要充分利用案件质量、效率评估指标体系来激发活跃审判管理中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论刑事诉讼庭前审查程序的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甄贞 《法学家》2001,(2):20-28
现行刑诉法对原庭前审查程序作了重大修改,将庭前实质性审查改变为程序性审查,取消了庭前案卷移送制度.而司法实践对该程序的改革更是超前一步,将审判流程管理职能也赋予了庭前审查程序,实行立审分立,"将审判管理的全过程分为立案审查、庭前准备、排期传递、跟踪督办、依法审理、案件评查、违法处理、结案归档八大环节,并对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以及运行程序和期限作了明确规定,"①使立案庭掌握案件流程控制权,与审判庭分工负责、相互协助、相互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9.
法〔2004〕1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机关机构改革方案》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关于内设机构及其职能的有关规定,本院立案庭、审判监督庭、民事审判第三庭、民事审判第四庭、行政审判庭分别承担相应案件的审判监督职能。在开展审判监督工作中,除与对口业务庭发生工作联系外,还需与各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审判监督庭及其他业务庭发生工作联系。由于上下级法院内设机构的职能分工不尽一致,当前在工作协调上遇到一些困难,影响了审判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为…  相似文献   

10.
潘攀 《江淮法治》2011,(16):2-F0002
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辖五县二区7个基层法院。全院设有立案庭、刑事审判一庭、二庭、民事审判一庭、二庭、三庭、行政审判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等9个业务庭及政治部、纪检组、机关党委、监察室、研究室、办公室、技术室、计财处、涉诉信访处、审判委员会办公室、法警支队等10多个部门,现有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120多人。  相似文献   

11.
图片新闻     
《特区法坛》2007,(2):F0002-F0002
2006年11月28日至12月8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代表团应邀对英国伦敦皇家刑事法院、上诉法院、德国吉森地方法院及海牙国际法院的案件管理、审判管理及法官管理进行了考察。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代表团由张光琼副院长任团长,成员有: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庆俐,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曲鹏远,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助理巡视员肖廷金,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监督庭庭长卢芒,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行政审判庭庭长赵立,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督查办主任柏伟,民事审判一庭庭长张家慧。立案庭审判员李梅华任随团翻译。代表团所到之处,均受到了有关方面的热情接待。  相似文献   

12.
1999年以来,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及省院《实施意见》,全面开展审判方式、审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和内外监督机制等方面改革,并逐步推进审判组织制度、法院内设机构的改革。一、开展“大立案”工作改革(一)制定了《茂名市法院案件流程管理规程》。前年11月份,该院制定了规程,对大立案工作作了明确规定。一是实行统一立案,所有受理的案件都由立案庭统一审查、登记、核准诉讼费、编案号、分流、移交各业务庭。二是规定诉前财产保全工作由立案庭负责。三是开展案件“四排定…  相似文献   

13.
《北方法学》2018,(6):104-116
法定法官作为一项宪法性原则,其核心内涵是法院的案件分配作业必须受制于事先一般的、抽象的法律规定,何等案件由何位法官承审绝不能等案件诉诸法院后再临时委任某个法官。审判委员会闭门讨论决定案件是一种事实上废除法定法官原则的定案方式,它侵犯乃至剥夺了当事人的公正审判权,理应依据法定法官原则对之进行改革。审判委员会改组为刑委庭和民委庭后,所有原本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都由立案庭直接分配至刑委庭或民委庭审理。各级法院应该重新修订既有的案件分配规则,并改革审判委员会遴选机制,以使无行政职务的精英法官能进入审判委员会。此等改革不触动审判委员会的宏观指导职能及其行使方式,改革阻力应该不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苏省高邮市人民法院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了立案、信访工作,推动了审判事业的新发展。该院立案庭先后被最高法院授予"立案信访先  相似文献   

15.
蒙城县人民法院内设刑事审判一庭、刑事审判二庭、民事审判一庭、民事审判二庭、行政审判庭、立案庭、执行庭、审监庭、法警队、办公室、政治处、研究室、纪检组、监察室、工会共15个机构,以党组书记、院长张虹为核心的院领导班子,在狠抓审判工作的同时,把整顿纪律作风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6.
1978年山东法院机构设置图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13个中级人民法院130个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第二刑事审判庭第一刑事审判庭接待室办公室司法行政处政治处2008年山东法院机构设置图政治部执行局办公室组织人事处法官管理处教育培训处立案庭刑事审判第一庭邢事审判第二庭刑事审判  相似文献   

17.
郜飞  刘志强 《法制与社会》2013,(21):205-206
目前,审判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加强审判管理,确保公正、高效的司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亟待破解的司法难题。审判管理包括审判工作的过程管理(即审判流程)和审判工作的结果管理(即绩效考评)。审判流程管理是指法院内部由专门机构根据案件性质及审理(含执行案件,下同)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和阶段,结合各部门的职能分工,进行组织、跟踪、监督的审判运行程序和法院内部的管理机制。司法工作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多向性,且判断价值目标是否实现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同时,司法产品的非大众化特性决定其难以进行量化考核。  相似文献   

18.
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依照宪法担负着独立的审判职能,它的职责是完成国家赋予它的司法审判功能。我国的三大诉讼法、法院组织法、法官法都对法院担负的审判功能和外部诉讼活动的组织和过程做了详细规范。但我们从法院的内部结构看,它也是一个组织体,是由一些功能性的部门组成,所以它事实上不可避免地面对一系列的内部行政事务,它也要履行与审判有关的某些行政职能。因此,法院内部的行政管理就有可能与法院的审判工作有些交叉、混和,  相似文献   

19.
反思与重塑:法院系统内部审判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审判管理模式侧重于院庭长对个案的把关,使监督制约很容易扭曲为对独立审判的干预,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审判制度与法院内部行政管理体制的交溶。审判管理权是带有司法特性的准行政权,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应当是服务与被服务、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故审判管理改革的关键应当是将审判管理职能与审判职能逐步分离,使审判管理回归本位,并赋予其新的内容,从制度上保障审判活动的规范运作和审判权的正常行使。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为规范我院各类案件诉讼费的收交和缓、减、免交申请的办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内设机构及新设事业单位职能》、《最高人民法院案件审限管理规定》和《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及其补充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我院各类案件诉讼费的收交和缓交、减交、免交申请的办理,统一由立案庭负责。第三条一审法院报送的上诉案件,当事人已交纳诉讼费的,立案庭予以立案,并将案件卷宗移送相关审判庭。一审法院报送的案卷中未附诉讼费交款收据,也未附上诉人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申请的,立案庭向上诉人发出预交诉讼费通知,待收齐诉讼费后,立案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