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德治教育、法治教育的内涵分析,深入探讨德治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关系。即德治教育是法冶教育的基础,法治教育是德治教育的保障,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社会具备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双重保障.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是法制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今时代的呼唤.法治和德治应当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本文首先分析了法与道德的共同性与区别,然后围绕法治与德治的互补性,法治与德治的差别,法治与德治的统一性、法治与德治的协调性灯几方面加以论述,明确了二者的关系,期待对二者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宋军 《法学杂志》2002,23(5):17-18
发展中的腐败现象完全可以控制,但须德治法治并举.发展为人们提供实现和维护德治、法治的基础;德治、法治为人们提供了推进社会健康、迅速发展的能动保障.  相似文献   

4.
儒家政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基石,儒家的德治思想又是这个基石的内核,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德治思维.儒家思想家们把从事政治活动的每个人都想象成为在道德方面完善的主体,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本文在分析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和特征的同时,从政治思维、政治理性、方法论等方面又进一步分析了儒家德治思想的局限.  相似文献   

5.
德治与法治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可转换性。基于此,德治与法治在传统的互补结构形态下,还存在着一种局部流转的结构形态。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公共生活本土化资源的缺失以及传统文化的弱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实践中出现了德治的失范问题,因此,德治的法治化流转将成为一种必然。《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将过去政府以德治理的范畴法制化,体现了德治的法治化流转倾向。  相似文献   

6.
德治及其传统之于中国法治进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乃至东亚的法治推进开始就是在矛盾冲突中进行的,德治及其传统的深刻和发散性影响,可在相当程度上解释这一系列紧张关系。德治对于我们,不仅意味着曾经的治式(传统德治),意味着传统(德治传统),且意味着当下的治式选择(以德治国方略),传统德治、德治传统与德治的当下治式间确乎存在某种生命意义的关联,而它们对于中国法治进境的意义也是独特的。在将道德具有法律不可替代的功用这一普适命题与中国古代德治这一独特作业相区分、将法与道德功能上的互补这一事实性问题与法的统治或道德的统治这一规范性问题相区分、将作为治式的德治与作为文化传统的德治各自对于中国法治进境的意义相区分之后,我们的立场是:法治即为制度的品德,其为个人的道德选择所铺设的制度性、结构性前提应是我们所寄望的。  相似文献   

7.
王双 《法制与社会》2011,(18):298-298
德治之义,简单而言,既是道德的治理、梳理,管理和统治。在申国古代它常常与人治相通,两者具有相同的内涵。这与中国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儒家文化影响是分不开的。但是,正是由于把德治简单的理解为人治,才造成了对德治思想的扭曲,进而,使推行德治的历史过程变成的对德治不断否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法治、德治与宪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治与德治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两种治国方式 ,两者的理性统一构成了宪政。离开了德治 ,法治就失去了道德基础 ,并成为不可实现的空想 ;离开了法治 ,德治也将流于空谈 ,并最终走向专制与人治。宪政是法治的最高形式 ,同时也为整个法律体系提供了必要的道德根基。作为法治与德治的理性统一 ,宪政是任何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德治的功能以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德治与法治的文化、思想渊源,自然哲学的观点来分析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用结果倒推的方式来分析德治与法治在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他们之间的联系,究其区别。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与德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英 《行政与法》2002,4(5):32-33
在市场经济中,法治和德治都各自有自己的功能优势和局限,如何寻求法治与德治的契合点?这就必须进行法治与德治的最佳配置,使其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局限得到最大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1.
胡火林 《法制与社会》2011,(26):218-219
企业管理中,有不同人性假设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最基本的管理方式有德治和法治两类。本文首先对人性假设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法治和德治在民营企业管理中的利弊,最后,本文认为企业管理应该将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德治整合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平 《行政与法》2003,1(1):80-82
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两种治国方式。要在推进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的过程中促进二者整合,必须明确法治与德治整合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渊源,强调法治与德治应理性地统一在宪政原则之下,增强法治的道德品性,培育德治的法律秉性,进而开启治国模式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论法治进程中德治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国家的法治建设均需以德治为背景和基础。深入研究德治对法治,即主要由立法、司法和守法构成的动态过程的价值及影响,对我国今后进一步加强德治建设,推动法治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郭秀莲  李金生 《河北法学》2002,20(6):158-160
德治与法制是有机统一 ,以德治国是我国治国方略的完善和创新。道德具有不同于法律的约束力和适应面。在我国历史上 ,“以德治国”、“道之以德”、“轻罪重刑”、“德重刑辅” ,德法兼用等不同时期的思想主张及其论争体现了德治思想的递进和演化过程。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需要法制 ,也需要德治予以保障。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 ,也应是德治经济。实行以德治国 ,教育是基础 ,实践是关键 ,其有效途径在于 :建立道德评价标准 ,完善道德教育方法 ,提供道德建设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5.
从传统德治到社会主义的德法兼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本文以德治为线索,考察传统德治及其要义,并认为传统德治是一种人治,进而论述社会主义以德治国是一种新型的德治,是与法治相结合的德法兼治。 一、传统德治及其要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德治思想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西周早期的周公。周公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主张反映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德治思想。孔孟沿着这一思路,提出了系统…  相似文献   

16.
寻求宪法原则下的德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国已经入宪,德治应当与法治这一宪法原则相容。我国古代有丰富的德治资源可资利用。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创建周王朝的初期就产生了德治思想,内容包括德政、统治者的私德、以德化民等,其核心是德政,传统德治与作为宪法原则的法治并不相容,它在政治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依据、治理目标、治理方式等6个方面存在冲突,必须对传统德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之与法治相容,这包括赋德政以新的时代内容、对德的内容进行限制与改造、在法律安定的前提下发挥德的纠偏作用、对道德教化作民主转换等等。德治当从正官德始,并使之法律化。  相似文献   

17.
关于“道德”与“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 ,古今中外 ,一直争论不休。仅强调“道德”或只注重“法律”的作用都是片面。道德与法律是相互区别的 ,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 ;道德与法律又是紧密联系的 ,它们共同作用于国家的治理 ,不可偏废。在国家治理中 ,德治是基础 ,法治是保障 ,且法治也是德治的保障 ;德治和法治又相互作用 ,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 ,法治是德治的理性升华。我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在治国中的作用 ,今年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将“以德治国”明确地提了出来 ,指出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地结合起来 ,这是党的又一项英明决策 ,是对邓小平理论关于治国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宪法总纲确立了国家经济的基本制度,并同时规定,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控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企业作为法律的承担者,必须在法律层面上把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进行有机结合。弘扬宪法精神的“以德治企”,根本目的是形成“以德治人心,以德治产品,以德治市场,以德治利益”的企业治理机制。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企业是关键。企业追求自身利益与履行社会责任的统一,是社会发展对企业的基本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的宪法精神在市场经济下的最新体现。  相似文献   

19.
我们说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 ,又是道德经济 ,其意是说 ,法治和德治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才能构成市场经济时代社会的有序的生活秩序 ,而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又为法治和德治的统一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理论界对于两者的统一做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述 ,但是对于法治和德治在市场经济中谁处于主导地位 ,谁处于辅助地位 ,却鲜有提及。我认为 ,法与道德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支撑 ,如果缺乏其中任何一种支撑 ,社会都将发生不同程度的紊乱和倾斜。因此 ,我们当然应该重视法治和德治的…  相似文献   

20.
德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德治的升华。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是科学的治国之道,加强公民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实施以德治国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