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南亚(包括阿富汗)穆斯林人口约4.2亿,其中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马尔代夫为穆斯林主体国家,四国穆斯林人口比例均在80%以上。南亚是受伊斯兰极端主义威胁最早、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极端组织较多,恐怖事件频发。“9·11”事件后各国都援引相关法律打击取缔极端组织。巴基斯坦取缔了15个伊斯兰极端组织及其变体。孟加拉被印度及西方称为恐怖组织新“天堂”,据称境内的极端组织不少于15个,政府已取缔3个。阿富汗是伊斯兰圣战运动的策源地之一,塔利班时期极端势力达到巅峰,目前还活跃着塔利班、“基地”和伊斯兰党等组织。印度以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及东北几邦较为集中,政府已公布12个恐怖组织的名单。  相似文献   

2.
7月23日,埃及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发生连环爆炸,造成9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受害者除埃及人外,还有一些在当地度假的欧洲和海湾国家游客。这是埃及近20年来最严重的恐怖事件。埃及被疑为诸多伊斯兰极端思想的发源地之一。“原教旨主义分子”一词首先出现于萨达特执政时期的埃及,用以称谓渐成气候的伊斯兰武装团体。①埃境内极端组织众多,成立时间较长,有相当牢固的国内、国际根基,且均以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埃及世俗政府、建立伊斯兰政权为目标。埃及恐怖组织与政府长期尖锐对立,曾制造多起重大恐怖事件。如埃及最大的伊斯兰极端组织“伊斯兰组…  相似文献   

3.
南亚(包括阿富汗)穆斯林人口约4.2亿,其中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马尔代夫为穆斯林主体国家,四国穆斯林人口比例均在80%以上。南亚是受伊斯兰极端主义威胁最早、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极端组织较多,恐怖事件频发。“9·11”事件后各国都援引相关法律打击取缔极端组织。巴基斯坦取缔  相似文献   

4.
二、埃及 1、圣战组织(Jihad Goup)70年代后期成立的埃及伊斯兰极端组织,分为两派:一是由阿巴德·阿勒祖马尔领导的早期圣战派;二是由阿曼·阿勒宰·瓦西里领导、自称为“征服者先驱”的新圣战派。阿曼·阿勒宰·瓦西里现在阿富汗,是本·拉登“新世界伊斯兰阵线”组织中经济事务的主要负责人。圣战组织将被关押在美国的“瞎子谢赫”(教长)奥马尔·阿卜杜勒·拉赫曼尊奉为精神领袖。目标是推翻穆巴拉克政府,建立伊斯兰政权。该组织还要求根除西方对穆斯林国家的影响,并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作为攻击目标。  相似文献   

5.
恐怖组织的认同构建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个体恐怖分子在群体中找到自我、组织内部同一性的构建以及组织一致对外的恐怖主义活动。在整个认同构建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恐怖组织内外群体文化融入策略选择的矛盾,具体表现为:第一阶段,潜在恐怖分子在主流文化中认同受挫,转而寻求加入恐怖组织。第二阶段,恐怖组织以自身所处的宗教文化为基础,构建其组织文化,并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加深组织成员对这一文化的认同,但与此相对,恐怖组织外群体却很难认同其组织文化。第三阶段,恐怖组织内外群体文化融入策略选择的矛盾持续激化,最终导致恐怖组织采取一致对外的恐怖主义活动。通过“伊斯兰国”作为案例,对上述恐怖组织的认同过程进行分析后发现,“伊斯兰国”的“成功”是与其“成功”的文化融入策略密切相关,而其在阿富汗的受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文化融入策略“失当”所导致的,即“伊斯兰国”在阿富汗不但无力完成与塔利班的竞争,而且无法解决组织面临的跨文化冲突问题。因此,在打击“伊斯兰国”等暴恐极端势力时,关注文化融入策略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在美俄各自主导的反恐力量、叙利亚和伊拉克政府军、库尔德人武装等多方力量的打击下,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军事实力、领土面积和财政收入损失惨重。2017年7月,"伊斯兰国"占领的伊拉克摩苏尔地区丢失,这标志着该组织在遭受沉重打击后进入衰败阶段。但目前该组织并未消亡,而是在组织结构、战术策略和恐怖手段等方面发生了变化。转变后的"伊斯兰国"将继续利用网络技术和社交工具传播极端思想、制造恐怖活动、获得资金支持。此外,"伊斯兰国"武装人员的扩散、跨国"圣战者"的回流及其庞大的分支网络和众多的效忠团体将继续对中东和世界的安全形势构成威胁。为此,国际社会应加强协作,将"伊斯兰国"残存势力清除出叙伊境内,建立以大国协调为基础的国际反"伊斯兰国"合作机制,消除其重新崛起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情况 勤劳、聪明的中国人在有人的地方就能活,目前世界各地都有他们的身影。俄罗斯境内的外国人以中国人最引人注目。据估计,俄境内的中国人约六七十万,超过50万人口的大城市都有中国人,其中莫科斯约有15万,圣彼得堡等西部城市约有五六万,其余40多万分散在远东及滨海地区,还有约两万人在漫长的边界线上常进常出或随国际列车往来于两国之间从事货物贩运。在俄失控的改革最复杂的时候,在俄各大城市商店货架空空如也的时候,在中  相似文献   

8.
1971年,巴基斯坦的东方省(东巴)变成了独立的国家——孟加拉人民共和国,这充分说明民族利益是高于所谓的宗教一致性的。但是,从巴基斯坦这样的“标准伊斯兰国家”分离出来,这并不意味着伊斯兰教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因素已经停止了对国家社会发展一切领域的重大影响。然而,新成立的穆吉布·拉赫曼政治对存在于东孟加拉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之间分不开的密切关系注意不够,就导致了后来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以及国家宪法的多次修改。孟加拉国成立后,为了强调独立,割裂与巴基斯坦的联系,穆吉布·拉赫曼政府及议会宣布,废止巴基斯坦联邦宪法,宣称奉行政教分离原則,取缔与宗教有关的各政党。孟加拉  相似文献   

9.
中东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IS)窜起后,迅速成为国际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新中心。2015年,该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连续制造了多起恐怖袭击事件,显示其威胁已由中东地区向全球蔓延。毗邻中东、一直饱受极端主义困扰的中亚地区也成为"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渗透与影响的重灾区。原来接受"基地"组织领导和支持的中亚本土及寄身于中亚的极端势力也纷纷投靠"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或与之形成合流,传播和宣扬极端伊斯兰主义,招募人员前往中东参加"圣战",制造或威胁制造恐怖袭击。基于中亚地区自身安全的脆弱特性,"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已经对中亚的安全构成多重威胁。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极端组织是利用激进原教旨主义派别的政治理念和信仰体系,并做进一步扩大化和绝对化的解释,煽动宗教狂热,欺骗和麻痹追随者,进而达到政治目的的政治组织。从本质上讲伊斯兰极端组织不具有宗教属性,但却是从宗教中蜕变出来的“怪胎”,它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联系紧密,但又不等同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目前,世界上的伊斯兰极端组织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不从事实质性暴力活动,但坚持自己对伊斯兰教义的极端解释,蛊惑信徒推翻现行世俗政权;第二种是以反对民族压迫和某些西方国家侵略、干涉为己任,从事实质性暴力活动;第三种是打着伊斯兰教的旗号,在“圣战”口号的掩护下使用暴力恐怖手段,它们与宗教的关联只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冠以宗教的名义,藉以掩盖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因此也有人将之称为“带有宗教色彩的恐怖组织”。本刊自2005年第五期起,将整编国内外官方媒体提及的伊斯兰极端组织的基本情况分中亚、中东、南亚、东南亚、欧美等地区陆续刊出,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