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管淑侠 《思想战线》2007,33(3):136-140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是历史哲学认识论的难点和焦点问题。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肯定历史认识可以达到对历史事实正确反映的客观性。非理性、价值因素参与认识过程使历史认识呈主体性。历史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和认识主体的时代局限性决定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2.
历史进步论,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历史进步论既面临一个正本清源的任务,又有一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问题。历史进步论以承认历史进步的客观性为前提,历史进步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形态变革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奠定了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理论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观,是对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论的发展,不仅打开了我们关于历史进步动力系统的认识眼界,而且宣示了一种具有明显主体建构特征的历史动力观。  相似文献   

3.
魏宏斌 《求索》2013,(11):187-189
通过对英国刑法学者维克托·塔德洛斯在《刑事责任论》书中的两个经典假想案例的再分析,发现所谓行为人主观心态的不同所导致的因果关系的不同,只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一种幻象,是人们没有正确认识引起结果的原因所导致的。正确认识引起结果的原因,坚持刑法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是正确认定一切复杂刑法因果关系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哈腾 《长白学刊》2020,(2):95-101
冤假错案的发生,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构建冤假错案防范机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证研究表明,冤假错案的发生与传统的以口供等主观性证据为中心的证据审查模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构建冤假错案防范机制的核心,应是实现证据审查模式由以主观性证据为中心向以客观性证据为中心的转型,在证据的审查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的适用原则,贯彻落实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的具体要求,广泛运用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的审查方法,从证据制度层面遏制冤假错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汪皎英 《前沿》2003,(7):15-17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过程是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双向互动过程。唯物史观的创始人正是从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这两个视角来考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因而要正确理解唯物史观的内容和实质 ,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两个视角。但这些年来人们对历史主体研究得较多 ,对历史客体则很少研究。本文是在对历史客体和认识客体的比较后 ,来尝试揭示历史客体的内涵、四种基本类型和特性  相似文献   

6.
论股票价格决定的主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超 《思想战线》2003,29(1):29-32
要理解股市 ,必先理解股票价格。股票价格是股票市场参与各方博弈的结果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与普通商品价格决定不同 ,股票价格的决定具有无法排除的主观性质。这种主观性是由股票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内在规定的 ,并使得股票市场永远是一个跌宕起伏的市场。可以认为股价决定的主观性是股价易被人为操纵 ,股市“泡沫”反复产生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7.
客观性范畴是目前哲学教学中使用频率颇高,但含义又十分模糊的概念。本文通过分析先哲们对此范畴的界定以及现代科学的启示,对客观性范畴做了如下理解:主体性不是主观的,它自身体现为一种历史积淀的“客观性”;客体亦不等同于“客观性”;“客观性”只存在于主体和客体的同一关系之中;“客观性”的获得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认识主体性的揭示,给当代中国哲学界提出了两个尖锐而重要的问题:(1)认识的主体性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来说意味着什么,是“福音”抑或是“挽歌”?(2)认识的主体性与认识的客观性是什么关系?认识和认识论究竟应当以主体性为原则还是应当以客观性为原则?对于前一个问题,我已在《主体认识图式引论》一文中谈了自己的看法,这里拟就后一个问题发表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9.
《同舟共进》2014,(9):88-88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后的今天,《同舟共进》2014年第8期推出“一战百年”专题。这个策划加上“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纪念”小专题,使这期刊物显出厚重的历史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刊物就不关注现实问题。“独家访谈”“议政论坛”“公众话题”都有探讨各种现实问题的好文章。因此,拓展历史认识,剖析现实问题,是贯穿这期刊物的编辑主线。  相似文献   

10.
乔秀丽 《理论月刊》2022,(11):25-33
历史主动精神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方位和奋斗起点上提出的全新政治命题,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百年来栉风沐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伟大成就的深层动因。探寻这一全新政治话语的理论出场,必须要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生动实践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溯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渊源;从认识框架来看,需从主导之维、作用之维、目的之维等多重维度来辩证分析其丰富内涵;从实践指向来看,需在保持理论学习、坚持自我革命以及践行初心使命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历史主动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The U.S. regards Chinese news media outlets as part of a propaganda machine of the government because they are state-owned. On Twitter, almost all Chinese news agencies and journalists are labeled as China state-affiliated media, implying their reports are neither true nor objective. The United States also argues that since its media is mostly privately held, they are free and independent,  相似文献   

12.
鄢新萍  鄢松波 《理论月刊》2004,(12):16-17,42
80多年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始终是我们党致力于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则只能是围绕着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核心命题来进行。本文通过对党的先进性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三个代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与民族性的矛盾 ,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以及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思考中 ,必须立足民族现实 ,放眼世界历史。  相似文献   

14.
王昕 《理论月刊》2009,(6):65-68
西方现代艺术不断摆脱它对社会教化以及世俗的功能性关联,转而与人自我的存在联系在一起,艺术自律是我们今天探讨艺术意义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一元.与此同时,我们对艺术历史性的理解是建立在对当代社会技术统治的客观主义的反抗基础之上的,历史性绝非抽象的概念而是与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根本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对历史性概念的认识与重建必须纳入对这个时代的基本生存的理解之上,否则我们不仅不能理解历史性概念的内涵,同时也无法理解当代艺术具有的真正出路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南方谈话”这篇珍贵的文献是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以来理性思考的浓缩,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检验, 其真理性更是日渐凸现,其科学性也得到了反复印证。今天重读此文,更能体会到该文献内容的广博深刻,领略 到作者的远见卓识及其伟人风范。  相似文献   

16.
青年人是社会中最富活力的群体,他们对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利益与价值的冲突也最为敏感。因此,对青年的冲突意识与冲突行为的研究,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整理古村落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已越来越关注历史文化在现实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历史文化的长廊中,村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城、古村已是人们休闲旅游中观光的新热  相似文献   

18.
简圣宇 《前沿》2011,(5):68-71
从笛卡尔建构"我思"哲学起,现代主体性哲学开始了其形成、演变以及遭遇困境的进程。但无论是笛卡尔还是黑格尔,其主体性理论体系总弥漫着唯我论的阴影,过分强调自我主体的主体性,就将导致主体性的过度膨胀。一方面,人为制造了主体间的等级秩序,自我主体之外的其他主体和自然界往往被视为异己的"他者"而排斥;另一方面,由于不愿与其他异质主体进行对话、互动,自我主体逐渐走向封闭独白,结果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不但难以克服,而且愈加严重。这就昭示着主体性哲学必然被主体间性哲学所取代。  相似文献   

19.
角色认知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罪犯在改造中,存在着角色认知的误区,导致角色行为与现实脱节,不能正确认知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产生角色冲突,导致角色失败。因此,在改造中,强化罪犯的角色认知意识,是转化罪犯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Jian Xu 《当代中国》2008,17(56):529-542
This essay studies Hong Ying's Hungry Daughter primarily as a novel, treating its autobiographical structure and enunciation as novelistic techniques aimed at developing a doubled subjectivity that straddles past and present to give the memory of social suffering a class consciousness. Choosing not to treat the work as purely a memoir, I highlight the fictional form of narration in the work's character portrayal and temporal configuration. I undertake to show how the personal and the private in Hong Ying's novel invariably lead outward to the collective experience. By focusing on the novel's distinctive qualities in developing a class-conscious subjectivity that mediates between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suffering and the writer's imagination, I seek to set the work apart from the trendy memoir writing that produces cross-cultural commod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